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2年曹县三中高三二轮复习历史学案专题十二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012年曹县三中高三二轮复习历史学案专题十二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1页共4页专题十二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复习方法】在2010年的高考中,各地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方面,2011年各省市高考涉及此考点的考题不多,山东高考文综未出题。2012年对此仍应关注:(1)从文明史的角度出发,把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看做是现代化道路的一种新模式,探索苏联式的现代化模式的特殊性及其成败得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借鉴意义。(2)从命题形式看,本专题设计的习题训练应以选择题为主。【知识回顾】【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2.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上述材料最能体现A.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C.坚决退出战争的正义性D.俄国工人阶级的壮举3.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土地法令》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俄国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5.“(加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6.“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当时俄国得以“复苏”主要是因为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了新经济政策C.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7.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l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是l卢布,这一时期应是A.沙皇统治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D.斯大林体制时期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的含义是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9.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情况。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下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有2012年曹县三中高三二轮复习历史学案专题十二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2页共4页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图一图二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二、非选择题11.前苏联(1922——1991年)的历史,是俄罗斯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经验教训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昧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l)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法荑等国的工业化……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扩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l)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和方式是什么?材料二苏联工业化……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类型的工业化……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发展道路确实具备资本主义白由主义工业化所不具备的优势。——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2)依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及其弊端,分析苏联模式在二战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修正这一模式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西方国家与中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修正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拓展升华】1.十月革命的特点及道路特点:①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②十月革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③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④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2012年曹县三中高三二轮复习历史学案专题十二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3页共4页段。道路:由于俄国的特殊国情,俄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又扩展到全国的道路。但不能把十月革命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目的不同:前者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后者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途径不同:前者是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手段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两种政策的实行,除了当时形势需要外,还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4)两种政策的结果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新经济政策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俄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3.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比较西方模式(英国)“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比较(1)过渡方法的区别:苏联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经历了列宁领导下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环节。在列宁领导下,已经找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结束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后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过渡思想的对比:综观整个过程可见,列宁的“逐步过渡”思想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斯大林在领导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对资产阶级实行直接剥夺政策,对农村富农经济实行消灭政策,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B5.D6.B7.D8.B9.D10.C二、非选择题11.(1)积极影响: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负面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戈尔巴乔夫,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3)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话力;经济体制改革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12.(1)特点:自由主义工业化或“自由放任”。标志:美国罗斯福新政。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制定计划并带有强制性。弊端: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活力;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牺牲了农民利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因:该模式可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了工业化,改变国家落后面貌。表现:“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共同之处: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尊敬的赞助商:**于200X年X月X日举办一个全校性的综合型运动会,历时一周。期间包括三个部分:开幕式文艺演出、运动会和闭幕式颁发奖项(两天)。我们校学生会外联部是此类校园活动指定宣传策划单位,对商家赞助大学生活动的可行性,特别是赞助我校运动会活动的可行性有较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为贵公司作此赞助可行性报告。一、行性分析1、本次运动会得到了学院团委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规模大、参与者多,能吸引更多师生及其家属来观看,深受同学欢迎,并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引起全校性的轰动。2、在校大学生达XXXX余人,人流量大达到运动会每天入场观看人次为XXXX左右。人口密
本文标题:2012年曹县三中高三二轮复习历史学案专题十二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9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