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2012年沛县汉城国际学校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二次周练
12012年沛县汉城国际学校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二次周练总分:120分命题人:李伟日期:2012/4/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2.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3.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5.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6.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7.“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2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8.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9.“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0.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摘自凌志军《交锋》)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11.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图一图二图三A.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B.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C.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3D.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12.(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期末)《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新文化运动兴起D.五四运动解放人们思想13.《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法史的开端,弥足珍贵。下列表述正确揭示《十二铜表法》历史地位的是A.商品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B.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C.万民法替代公民法的起点D.罗马奴隶制走向繁荣的标志14.15世纪西欧一些地区成立了新式寄宿学校,课程设计围绕着教育学生快乐而健康地生活,使学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这一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A.功利主义思潮B.人文主义思潮C.理性主义思潮D.现实主义思潮15.“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A.光荣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C.文艺复兴D.1832年议会改革16.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4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2010年11月5日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这说明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走向衰落B.发展中国家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话语权扩大D.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脱钩19.“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神创论与进化论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D.相对论与量子论20.1993年,全世界最受关注的100部影片中有88部是美国片;两家美国组织和两家欧洲组织控制了全球范围的新闻收集和新闻传播。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霸权挑战B.文化输出成为经济增长点C.文化价值观已出现同化趋势D.舆论宣传得到了各国重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三】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房龙《人类的故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4分)5(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3分)(3)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3分)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某也农家子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且国中人口,甲于五洲,倘不于农务大加整顿,举行新法,必至民食日艰,哀鸿遍野,其毙可预决也。故于去春,孑身数万里,重历各国,视察治田垦地新法,以增见识,决意出己所学,以提倡斯民。——孙中山《创立农学会征求同志书》(1895年)【材料二】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那不必去管他。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906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6分)(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设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这一思想有何发展?(4分)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7年1月,沙皇亲自主持召开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围绕解放农奴时带不带土地的问题,土地贫瘠的非黑土地区的地主们主张带土地解放农奴,由农奴交付巨款赎买……。而黑土地带的地主则希望解放农奴时不带土地,或只许赎取少量土地,地主可以掌握更多的肥沃土地,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广大农民不但要求解放,而且要求无偿分到土地,革命民主主义者支持他们的要求。……秘密委员会工作几年仍无结果,而农民暴动越来越多。1861年6初,亚历山大二世要求加速制定改革法令。——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共包括一系列文件,……它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畜和器物任意买卖和交换。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二、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三、关于赎取份地手续。……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四、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为了管理改革以后的农民,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贵族地主在改革问题上发生的分歧及实质。说明促使亚历山大二世“加速制定改革法令”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后俄国农奴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宁说这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论证。(6分)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材料二】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材料三】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梁启超《李鸿章传》请回答:7(1)据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一、二的观点。(6分)(2)在人物评价问题上材料三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因素。(4分)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戊戌奏稿》一书于宣统三年(1911)在日本出版,内收康有为戊戌
本文标题:2012年沛县汉城国际学校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二次周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9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