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3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重点汇总
12012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汇总第一章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第一节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掌握公共产品的概念:纯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掌握公共产品的特征:(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分割,如国防。依据受益范围的大小,可以将公共产品区分为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公共产品。(二)受益的非排他性某个人或者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如航海中的灯塔。(三)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经济组织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斥和妨碍其他人或组织同时享用。如国防,航海中的灯塔。(四)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与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注意混合产品的概念,比如教育。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掌握)“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市场失灵的表现:(一)公共产品(二)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存在,决定了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在市场上只能是过多或者过少。(三)不完全竞争(四)收入分配不公(五)经济波动与失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市场失灵”为标准,以纠正和解决“市场失灵”这一问题来界定的。第二节财政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掌握)资源配置是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为政府资源配置。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配置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原因(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二)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掌握)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决定方式和资金供应方式。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程序。财政分配决定的原则是效率,效率取决于政治程序的制度安排。公共产品的效率由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组成。资源配置方式实质上是财政运行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实质上涉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问题。(三)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难点1.公共产品偏好表达的困难。2.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困难。(四)解决公共产品效率问题的基本途径1.实现公共产品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民主、科学的财政决策体制。包括(1)决策者(领导层)的选拔制度(2)文官晋升制度(3)决策信息的收集传送制度(4)公共产品的效率评估制度(5)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制度(6)审计监督制度2.实现公共产品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五)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包括直接满足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间接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法律设施等。1.公共产品:国防、法律设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服务、基础科学研究。2.准公共产品:教育、医疗。3.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2政府提供的劳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公共劳务;另一类是为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间接服务的劳务。(六)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主要是通过税收、投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和政策来实现。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的途径:(1)调整投资结构一是调整国家预算支出中的直接投资;二是利用税收、财政补贴和投资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2)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向,即调整资产的存量结构3.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财政收入分配职能(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掌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范围内。(二)社会公平的准则(掌握)第一,保证生存权准则;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共同富裕准则。(三)社会不公平的原因分析(掌握)第一,生产要素占有状况的不公平;第二,制度不完善。如就业不平等、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等;第三,个人及家庭状况的不同。综合来看,社会不公平的原因为:历史的原因;制度建设的原因,个人自己的原因。(四)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1.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就是社会公平的实施范围。(1)在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初始条件的不公平;(2)完善市场机制,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3)在个人偏好方面进行适当的干预——社会保障。2.财政的收入分配方式(1)在组织财政收入时要考虑社会公平;(2)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考虑社会公平:在提供社会公共劳务时要考虑社会公平;构建效率市场的制度体系;不断改善市场机制初始条件的不平等状况;(3)要实行社会保障,以利于社会公平的切实实现。(五)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财政的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1.调节企业利润水平(1)税收: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2)财政补贴。2.调节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1)税收: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2)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三、经济稳定职能(一)经济稳定的含义(掌握)1.充分就业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就业人口100%的就业。2.物价稳定—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物价上涨幅度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内,如3%~5%。3.国际收支平衡——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保持平衡注意经济稳定的含义:(1)经济稳定是动态稳定,而不是静态稳定;(2)增长≠发展:增长是数量的增长,通常用GNP或GDP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是量的增长,而且还有质的提高。(二)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掌握)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关键是要做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1.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1)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压缩需求(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3)社会总供求平衡时,国家预算应该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作用内在稳定器调节的最大特点在于无需借助于外力就可以直接产生调控的效果。表现:(1)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2)在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的安排上,如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3.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调节。3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掌握财政支出的各种分类方法;熟悉各种分类的依据分类依据分类结果解释范围1.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重要)(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特点: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与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2)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特点:政府财政付出了资金,未获得任何商品和劳务。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2.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很重要)(1)补偿性支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目前只剩下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一项。(2)消费性支出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项支出。(3)积累性支出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等。3.按照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熟悉)(1)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民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等方面的支出。国防、司法、公安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2)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为发展的支出。经济、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项支出。4.按照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熟悉)(1)不可控制性支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等。(2)可控制性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增减的支出,即弹性较大的支出。经济建设支出。5.按财政支出的收益范围分类(熟悉)(1)一般利益支出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利益的支出。国防支出、司法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2)特殊利益支出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企业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第二节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考试内容: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流通、分配和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一、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对流通领域的影响社会总需求由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政府的消费性需求所构成。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的消费需求。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减变动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转移性支出的相应部分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社会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支出,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因此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生产领域的掌握:1.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者家庭,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4影响——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掌握:2.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减少国民收入,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对分配领域的影响1.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只是所购买的商品或者劳务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2.购买性支出在总额上发生改变,而在结构上仍保持着原来的状况。(1)购买性支出普遍增加时:促进社会生产增长——国民收入增加——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提高。(2)购买性支出普遍减少时:社会生产萎缩——国民收入减少——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下降。三、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比较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一)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的影响不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三)对微观经济组织的预算约束不同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四)执行财政职能的侧重点不同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第三节财政支出的规模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可以用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常用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作为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用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财政分配的规模,反映了财政分配的真实规模,也反映了财政分配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程度,更能反映财政分配的真实状况。我国选用的衡量指标:财政支
本文标题:2013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重点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0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