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2年贵州省水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2012年贵州省水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实施方案贵州省种子管理站为鉴定评价省内外各单位选育和推荐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在我省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及抗逆性,为水稻品种(组合)的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本试验。1.承试单位及参试组合概况区试承试点设在海拔254~1350m之间的10个不同生态地区。分2个类别进行试验。迟熟组以Ⅱ优838为对照,早熟组黔早优2017为对照。所有品种实行统一编号试验制度。2.供种事项2.1供种量:区试每个杂交稻组合供种6.0kg(其中留存样0.5kg用作不同年度间同品种的DNA测试)。2.2供种时间:参试种子必须用特快专递在2月25日前寄达贵州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包裹外必须注明品种名称,内附品种标签,注明千粒重、发芽率等)。届时未寄到者作为自动放弃参试处理。地址为: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延安中路62号金龙酒店9楼903室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3860;联系人:黄贵民。2.3供种要求:各供种单位务必确保种子数量及质量(不能使用包衣种、净度须达到国标二级以上),若因种子质量和数量造成的问题,责任自负。。3.试验设计及要求3.1播种:各试点应按当地最佳播种期适时早播,种子催芽前用浸种灵或强氯精等进行消毒处理,但不得用激素处理。同组试验所有品种(组合)同期播种。3.2田间设计:试验田土壤肥力必须均匀一致,区试同一组别应在同一田块进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长宽比2:1~3:1,小区面积13.33平方米(0.02亩),试验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不得少于4行,种植对应小区组合;同组试验所有参试组合同期播种,同期移栽,栽插密度迟熟组应在1.2万穴/亩、早熟组应在1.5万穴/亩以上。3.3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或略高,切忌施肥水平偏高或偏低,并保证试验施肥均匀一致,要求每个小区定量施肥。各承试点应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试验免受危害,早熟组请注意预防鼠、鸟危害。3.4要求各区试承试点从苗期开始进行病虫害防治,特别注重稻瘟病的防治,可在孕穗未期(或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2~3次进行防治。3.5记载项目及经济性状考察:按《贵州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附件2),填写好记载表,尤其对生育期主要几个生育时段的记录记载应及时准确。4.结果分析在对照品种产量表现异常(对照产量低于组内平均值)的情况下,第一年参试的组合用组平均产量作对照。试验品种实行田间专家现场鉴定淘汰制。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选择两个以上(含两个)的试点对试验组合进行抗性、丰产性等田间现场鉴定,对有明显缺陷的组合停止试验,取消汇总。试验结果请分组别,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组合)顺序填写附件1的表格,进行试验结果分析。早熟组参试品种生育期比CK长3.1天以上,不作数理分析和汇总统计。5.抗性鉴定5.1鉴定内容:稻瘟病和耐冷性。5.2鉴定要求:稻瘟病田间自然鉴定和接种鉴定,按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水稻抗主要病虫评价标准》试行草案调查记载及评价。耐冷性鉴定,按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鉴定方案进行。5.3结果评价:抗性鉴定结果一式两份。于11月10日前寄达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及各相应汇总单位,品管科联系人:黄贵民(电话:0851-5283860,E-mail:huanggm1963@126.com和gzzzlqy@163.com),稻瘟病鉴定汇总单位:贵州省植保所,汇总人:袁洁(地址:贵阳市金竹镇贵州省植保所,550006,电话:0851-3761712E-mail:yuanmanl@21cn.com),耐冷性鉴定汇总单位: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汇总人:阮仁超(地址:贵州省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550006,电话:0851-3762727、3760471)。抗性汇总评价应对各供试组合1~2年的鉴定结果逐一进行评价,并与本组区试对照品种作出比较。汇总结果一式两份于11月15日前分别寄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和贵州省水稻研究所涂敏同志。6.品质分析进入续试和生产试验的品种(组合)统一由遵义市农科所试点负责样品生产与提供,严格按照国家水稻品种区试中米质检测要求执行,取样点应专门田块单独种植进行取样,每品种(组合)一个小区,小区面积5m2。栽培管理要求:中等偏下肥力,防治病虫,黄熟时及时收获,手工轻搓脱粒,自然适温晾晒,确保样品谷黄熟饱满、无病虫害、无穗发芽、无霉变,籼型谷样含水量13~14%,粳型14~15%。理化测试样样品送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食味鉴定样品(稻谷2.5公斤)送贵州省水稻研究所。7.其它事项7.1区试续试组合要进行DNA指纹鉴定。进入生产试验的组合,亲本鉴定由选育(申报)单位按《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试验田间鉴定办法(试行)》执行。7.2所有试验承担单位在收获前7天必须告知省种子管理站,由省种子管理站组有关专家统一进行田间验收。7.3各试点必须明确专人负责试验,根据本实施方案及《贵州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搞好试验,承试单位要优先保证试验所需的条件,以确保试验质量。各试点记载表及结果分析表(附件1)文本请统一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制作。7.4各试点请将区试记载表及分析结果表(附件1)及数据盘务必于11月10日前寄达汇总单位,地址:贵阳市金竹镇贵州省水稻研究所,汇总人:涂敏,邮编:550006,电话:0851-3762727、3760462,E-mail:tumin3272@163.com。年终正式书面总结和电子版报告于11月15日前分别寄(发)省种子管理站管理科黄贵民同志(E-mail:huanggm1963@126.com和gzzzlqy@163.com)和贵州省水稻研究所涂敏同志。7.5因灾需报废的试验,须在受灾后5天内向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报告情况,省品审会5天内确认。7.6试验日常工作处理和资料汇总协调人:黄贵民,省种子管理站,电话:(0851)5283860,5287841,邮编:550001。7.7水稻区域试验方案已上传至贵州省种业信息网和贵州农业信息网,请各承试单位自行到网站下载。贵州省种业信息网网址为:或中国种业信息网主页上点击贵州进入。2012年1月31日2012年区试的品种迟熟组翔优607两优585香209A/R790湘优5679香优989内5优306黔优108号谷优576川优1005先丰优167黔优131D60A/成恢3203健645A/远恢5359丰优818D44A/R894川香优1193广两优2010红两优333280A/R1066成乐901成乐2916科两优3219ZH811冈优8205风香8382贺优210广抗优T16中优727繁优7075绿3优40038A/蜀恢517中9A/R891力丰优8027凯香优52蓉18优188HF1104宜香800川优724成优576CNY87谷优3721赣香优6332成丰A/R1479两优889深两优5845花香优8号两优143贵香优662ZH20111761A/R1385贵优香11号9优102内香优6139Ⅱ优838早熟组金优990G98A/R546民源A/R93安优5819634A/R130杰优18天龙1188G98A/红恢937DM1012A/W48杨两优353安优382香早优201752012年贵州省水稻品种(组合)生产试验实施方案贵州省种子管理站为鉴定评价省内外各单位选育和推荐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在我省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及稳产性,总结参试品种(组合)的配套栽培技术,为水稻品种(组合)的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本试验。1.承试单位及参试组合概况生产试验参试分迟熟组和早熟组两个类别,迟熟组以Ⅱ优838为对照,早熟组以黔早优2017。2.供种事项:2.1供种量:每个参试品种供种量7㎏。2.2供种要求:参试种子必须用特快专递在2月25日前寄达贵州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包裹外必须注明品种名称,内附品种标签,注明千粒重、发芽率等),届时未寄到者作为自动放弃试验处理。地址为: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延安中路62号金龙酒店9楼903室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3860;联系人:黄贵民。供种单位务必确保种子数量及质量(不能使用包衣种、净度须达到国标二级以上),若因种子质量和数量有问题,责任自负。3.试验设计及要求3.1田间设计:生产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2次重复,小区面积0.2亩,各试点根据田块面积自行安排组别。同组所有参试组合同期播种,同期同田移栽,栽插密度以当地生产水平及品种特性,结合当地高产栽培措施确定。3.2栽培管理:试验田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匀,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或略高,忌施肥水平偏高或偏低,并保证同组施肥均匀一致,防治病虫害。3.3记载项目:按《全国南方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附件2),及时填写记载表,不作室内考种工作。64.结果分析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组合)顺序号填写附件1的表格,进行试验结果分析。试验品种实行田间专家现场鉴定淘汰制。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选择两个以上(含两个)的试点对试验组合进行抗性、丰产性等田间现场鉴定,对有明显缺陷的组合停止试验,取消汇总。5.其它事项5.1进入生产试验的组合,亲本鉴定由选育(申报)单位按《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试验田间鉴定办法(试行)》执行。5.2进入生产试验的组合要进行转基因检测。样品由省种子管理站统一从生产试验种中取样,送具有资质的转基因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费用由申报单位自理。5.3所有试验承担单位在收获前7天必须告知省种子管理站,由省种子管理站组有关专家统一进行田间验收。各试点必须明确专人负责试验,承试单位必须优先保证试验所须的条件,以确保试验质量。各试点试验记载表及结果分析表(附件1)文本请统一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制作。5.4各试点请将试验记载表、分析结果表及数据盘(或电子邮件)务必于11月10日前寄达汇总单位,地址:贵阳市小河区金竹镇贵州省水稻研究所,汇总人:涂敏,邮编:550006,电话:0851-3762727,E-mail:tumin3272@163.com,以便及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年终正式总结报告请于11月15日前分别寄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黄贵民同志(E-mail:huanggm1963@126.com和gzzzlqy@126.com)和贵州省水稻研究所涂敏同志。5.5因灾报废的试验,须在受灾后5天内向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报告情况,省品审会5天内确认。5.6试验日常工作处理和资料汇总协调人:黄贵民,省种子管理站,电话:(0851)5283860,5287841,邮编:550001。5.7水稻区域试验方案已上传至贵州省种业信息网“网站公告”栏7目,请各承试单位自行到网站下载。贵州省种业信息网网址为:或中国种业信息网主页上点击贵州进入。2012年1月31日2012年生产试验品种迟熟组成优8319黔优942Ⅱ优T16健645A/远恢5359丰优185丰优669翔优607Ⅱ优838宜香2866黔两优6785黔优108号早熟组G29A/R894KF-A/R425金优990天龙1188香早优201782012年贵州省水稻新品种预备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为鉴定评价供种/选育单位提供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在贵州的丰产性、适应性、生育期及其它重要特性的表现,为我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选拔参试品种提供科学依据,设立本试验。二、参试品种和承试单位参试品种分2个组别,迟熟组以Ⅱ优838作对照,早熟组以黔早优2017为对照。预试组合抗稻瘟病自然鉴定由湄潭县植保站承担。三、种子提供和接收要求(一)供种量:参试品种为2.5公斤(其中留存样0.5kg用作不同年度间同品种的DNA测试)。(二)供种时间:参试种子必须用特快专递在2月25日前寄达贵州省种子管理站品管科(包裹外必须注明品种名称,内附品种标签,注明千粒重、发芽率等),届时未寄到者作为自动放弃参试处理。地址为:贵州省贵阳市云岩
本文标题:2012年贵州省水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1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