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课时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①_________调整,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②_____________。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③_____________,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④_______的进程。工业化产业结构新的主导产业2.促进区域产业⑤_____与⑥_____。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⑦_________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⑧_______。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一方面改变了区域的⑨__________,另一方面又伴随着⑩_________的转移和扩散。为此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⑪______和综合治理。地理景观环境污染控制劳动力4.改变⑫_______就业的空间分布。伴随着产业转移,就业机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⑬____________或地区。发展中分工合作优势条件一体化转移对象国国家,劳动力丰富,可大量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⑭__________。就业压力根据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把企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图5-2-5),回答1~3题。图5-2-51.甲代表产业发展阶段中的()B.增长期D.衰退期A.开发期C.成熟期【答案】A【答案】C3.产业转移可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应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B.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C.处于甲阶段的产业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D.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处于丁阶段的产业【答案】B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4~5题。4.电话机、电风扇、一般电子玩具等63种产品被列入了)鼓励向外转移的目录,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A.技术含量较高B.污染较为严重C.劳动力需求较大D.能源消耗较多【答案】C5.上题所述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影响是()A.减轻工业污染C.增加生产成本B.加剧环境问题D.缩短产业升级时间【答案】D䦋㌌㏒㧀좈琰茞ᓀ㵂Ü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状况得到改善人口增加【样题】(2011年长沙调研)图5-2-6示意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1)~(2)题。图5-2-6(1)图中箭头若表示制造业近几年的迁移方向,则其表示()A.资金、技术C.工业制成品B.劳动力D.资源(2)图中所示现象将对B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激活市场,带动B地区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B.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C.使B地区同类工业部门受到严重冲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D.促进B地区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教师专享【备用样题】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C.大多数地区出现逆城市化,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D.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2)20世纪50年代汽车产业转移至丙国,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A.不利于当地产业结构提升B.不利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C.有利于改善当地自然环境D.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1.20世纪下半叶,东亚的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移比较典型,)80年代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地区是(A.我国的中西部地区B.韩国C.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D.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答案】D2.(2011年茂名期末)有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的正确叙述是()A.第一次产业转移移入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B.80年代本区的环境污染不断好转C.90年代至今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D.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欠发达的内地转移【答案】D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大,读图5-2-7,回答3~4题。图5-2-73.跨国公司将汽车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中国投资环境改善,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降低B.跨国公司所在国汽车市场饱和,开辟国际市场的需要C.我国汽车研发与生产技术处世界领先水平D.汽车工业的迁出地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答案】C)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入可以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C.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但不会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D.对迁入地而言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答案】B5.(2010年佛山质检)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图5-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5-2-8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A.产业转移的移出地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接收地主要是粤东、粤西地区B.产业转移接收地的共同区位优势主要是当地劳动者素质较高、工资收入偏低C.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接收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D.产业转移的移出地由于环境污染程度加大,务工的农民大幅减少,出现“用工荒”现象【答案】C点拨:以加快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为背景,考查了工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主要转移到粤东、粤北和粤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是技术工人不足,并非环境污染造成。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5-2-9中箭头②)。图5-2-9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材料二:见表1和表2。表1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指标山区两翼珠江三角洲全省人均GDP($)1054124955942381非农产业产值比重(%)72.6680.3396.2292.24表2广东省各地带工业化发展阶段注:2004年数据,根据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行业名称增加值构成(%)1998年2001年2004年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35.440.141.1传统产业:食品饮料、23.820.615.24纺织服装、建材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2.04.66.65材料三:1998~2004年广东省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1)从人均GDP看,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_____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_____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_________。中期后期地区差异(2)简述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答案】①新兴产业和潜力产业在增加值构成中比重上升;②传统产业在增加值构成中比重下降;③新兴产业始终居于主导地位。(3)目前,珠三角移出的产业主要是_____密集型产业。造成这类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双转移”对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的影响。【答案】①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②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③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④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资金和技术;⑤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劳动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1~3题。1.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B.劳动力C.技术D.交通【答案】B2.由上图可知()①I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②伴随着产业转移的过程,II、Ⅲ类国家污染可能加重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I类国家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答案】BB.越南众多的人口及发展中的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C.越南政府正积极推动产业升级D.产业技术水平高【答案】D【答案】A
本文标题:2012年高中地理第五章第二节第2课时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3Convertor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2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