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2年高二历史练习32新文化运动(人民版必修3)
-1-补弱: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2.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B.民权C.西学D.科学3.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B.创办《青年杂志》C.发动学生运动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4.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A.《新青年》B.《少年中国》C.《青年杂志》D.《每周评论》5.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6.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A.纯粹是一场学术性的运动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7.2002年4月28日正式开馆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原北京大学红楼为基址。这主要是考虑到()A.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B.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C.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全部是北京大学的教授D.《青年杂志》创刊于北京大学8.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说明他()A.提倡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B.主张进行文学革命C.推崇“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D.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9.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读者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1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11.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伟人”。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②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③率先宣传十月革命,高举社会主义大旗④发表《文学革命论》,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中国现代化方面的小论文,结果在百度搜索到以下一段文字:“这是一位让人回味的思想者:诗人、教授、社会活动家、校长、院长、驻美大使……他倡导社会改良、文学改良和白话文,他的名字纠缠着20世纪中国史,纠缠着艰难的现代化进程。”这个人应该是()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郭沫若13.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A.宣传马克思主义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思想准备C.打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D.宣传文学革命-2-14.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其主张的实质是鼓励A.新旧文化学派之间的争论B.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北大传播C.守旧派宣传“尊王”“尊孔”D.学术研究,消除意识形态分歧15.下面四幅图片中,把封建思想作为其直接斗争目标,反映了20世纪初思想解放运动的是()16.新文化运动期间,儒家思想遭到了自产生以来最猛烈的批判。其中反对“旧道德”是针对()A.儒学“仁”的主张B.程朱理学C.封建礼教D.君权神授17.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先师,而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A.本质上是自相矛盾的B.儒家思想不再是正统思想C.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D.康有为保守,陈独秀偏激18.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历程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下列有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C.从思想上召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D.认为中国的落后是列强侵略的结果19.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20.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可见,陈独秀反对的是()A.传统文化B.儒家思想C.孔子主张D.专制主义21.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这就造成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观点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主张相比较,两者都特别强调()A.提倡解放人性B.关注政治上的平等C.注重社会民主D.关注家庭生活的平等22.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23.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A.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24.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A.《庶民的胜利》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敬告青年》25.下列著作、报刊反映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过程。其中对中国民众的求学、婚姻等社会观念的影响最大、最深的是()-3-26.“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A.进行维新变法B.发动武昌起义C.宣传实业救国D.掀起新文化运动27.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A.王韬B.康有为C.粱启超D.陈独秀28.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一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9.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种言论最早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30.蒋廷黻说:“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摘引自《中国近代史大纲》)下列与“追求近代化”相悖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二.材料题3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⑶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4-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几年后,林则徐自伊犁归来,从历史记载来看,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无奈中沉默下来。他的老朋友——编撰《海国图志》的魏源则遁入佛门,悄然病逝于杭州的一间僧舍。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与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的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地消亡了。——《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当社会改革露出端倪时,改革的拥护者并非那些无知的或不分是非的人,而是属于这样的人,即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并能从商业的观点预测到大清国未来除非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否则可能发生巨大的政治灾难。改革派的最大弱点是在做出政治判断时缺乏实践经验作为依据。他们试图在朝廷或人民都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就立即推翻大清国延续已久的古老秩序,或者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要知道隐藏在这种反对的背后,人们的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情感会被广泛地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是非常有利益的。他们既不准备接受人民所能发挥的这种作用,又不准备发动人民,以让人民知道他们的奋斗与牺牲,是为着民族利益着想,因而应该受到人民的支持和尊重。——1900年12月23日《纽约时报》材料三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反动的政治势力向革命势力猖狂反扑,妄图复辟帝制。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1913年,袁世凯发布命令,大肆推行尊孔复古,并下令各地学校恢复尊孔读经。1914年9月,袁世凯还亲自率领官员到孔庙举行祭孔大典。同年12月,袁世凯又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在袁世凯政府的支持下,各地纷纷成立各种名目的尊孔复古组织。——人民版《历史》3必修请回答:⑴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中国近代第一代探索者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思想的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⑵材料二对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否合理?为什么?⑶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这场运动中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的思想方向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这一变化有何现实意义?-5-补弱:新文化运动1、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可以看出李大钊反对尊
本文标题:2012年高二历史练习32新文化运动(人民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2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