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2年高考复习《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题目参考答案1、克思在《黑格尔批判》导言中对宗教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他们的观点与费尔巴哈的观点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认为:(1)宗教是没有获得自己或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2)宗教的社会根源是颠倒的世界;(3)实践是克服宗教弊端的正确途径;(4)宗教的本质是虚幻的矛盾。费尔巴哈认为: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2、释下面的论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答:批判的武器就是指理论的批判,即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武器的批判就是实践的批判,这里的实践实际上是革命,把理论变成具有实践的制度就是革命。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虚无的,二者是互相联系的,有一个转变的过程。3、什么叫异化?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包含哪些内容?答:异化最初指权利的转让、关系的疏远、精神的错乱,后来用之分析人与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系,即主体活动的后果反过来危害人、奴役人、控制人,成为使人不能为之是人的一种力量。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包含以下内容:(1)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异化(2)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异化(3)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异化(4)人与人的异化4、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人的本质的?答: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唯物史观形成中起了哪些作用?答: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奠定了唯物史观的以下基本观点:(1)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2)社会是有规律的(3)人与动物的区别——自觉能动性(4)人是社会的人(5)物质生产的支配作用(6)实践的观点——劳动6、马克思是如何看待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答:旧唯物主义是消极的、直观的、片面的、生物学上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主体是积极的、主动的,但只是抽象精神的产物,精神成为本源。7、马克思是如何论述人与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的?答:马克思认为:人、环境、教育三者是统一的,他们统一于革命的实践。是由于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才导致了人类的产生,同样正是由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的活动、人的自我改变和发展才推动人类向前进步。用实践的观点看,决定人的那个环境实际上是人类世世代代实践活动的产物,正是人们改变环境的社会历史事件决定着人的活动方式和性质。8、马克思在他的哪篇文章中提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9、请解释下面的论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答:这句话表达了马克思对于哲学功能的基本看法,即认为哲学应当兼具解释世界的功能和改变世界的功能。显然,不论是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哲学都是以世界作为对象的。马克思的上述看法表明,他把哲学理解为研究世界的学问,即关于如何解释世界和如何改变世界的学问。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不过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关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法论。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共同缺陷,在于它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是,“(哲学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解决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为旨归,这就是马克思所要建立的新哲学的根本特征之所在。这种新哲学,按其本质来说,就是关于如何改变世界的方法论,即“革命的实践”方法论。10、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什么?答:现实的人。11、历史发展的四个要素是什么?答:(1)物质生产(2)满足新的需要的生产(3)人口的生产(4)社会关系的生产12、市民社会有哪些含义?答:(1)指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城市化过程(2)指经济基础1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论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答:(1)全球化的含义:第一,全球化是历史的范畴,具有历史性。第二,全球化的世界性。第三,全球化的整体性。(2)对全球化的分析:第一,全球化的产生及其形成根源。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劳动分工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也是资产阶级在全世界范围内追逐利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向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其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第二,全球化的两重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球化有其积极和值得肯定的一面。首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促进了世界各国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世界性的活动与交往。最后,加快了现代化步伐。《宣言》在肯定全球化的同时,也对它的负面效应做了深刻的分析。首先,全球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在资本、技术、产品等方面依赖于发达国家。其次,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与贫富悬殊,最终加剧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14、请解释下面的论述:“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答: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义制度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极大的解放、促进、发展了生产力。15、马克思在哪篇文章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答:《德意志意识形态》16、请解释下面的论述:“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2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答: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相矛盾。而一旦这些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将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将相应地发生变革。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17、马克思是怎样论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关系的。答:生产决定于一般的自然规律;分配决定于社会的偶然情况,因此它能够或多或少地对生产起促进作用;交换作为形式上的社会运动介于两者之间;而消费这个不仅被看成终点而且被看成最后目的的结束行为,除了它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之外,本来不属于经济学的范围。18、简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它包括起点、中介和终点三个基本环节。作作为上升的起点,就思维形式来说,可以是概念或范畴,也可以是判断,这种判断是对客观事物细胞状态辩证性质的断定,具有上升起点的基本特点,因而是关于客观事物最一般、最本质属性的断定,是分析其它问题的基本根据,这种判断可以称之为基本判断。从基本判断出发,使思想逐步向较为具体的判断过渡和转化,最后得出具体的结论。19、简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分析。答: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明确地区分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即完全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分析社会主义的特征时说:它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基于这个状况,社会只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马克思把这称作是“资产阶级权利”。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使“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八个字置于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为全世界无产者指明了从“必然王国”通往“自由王国”的现实之路。20、简述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答: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又称工人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相联。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对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作了表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在阐明无产阶级专政在政治方面的历史使命的同时,也指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方面的历史任务。1850年,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人阶级专政”的口号。1852年3月5日,在致魏德迈的信中进一步肯定了“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结论。随后在1875年批判“哥达纲领”时,又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并进一步提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无产阶级专政采取的形式,依据各国的情况、历史特点和革命发展过程而有所不同。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巴黎建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主要是:对广大的劳动人民实行最广泛的民主;镇压被推翻的剥削阶级和一切敌对势力的反抗、破坏;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在此基础上消灭一切阶级差别、重大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无产阶级专政将随着自己的历史任务的完成而逐渐消亡。21、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答: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22、恩格斯是怎样论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答: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又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表达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一对范畴。认识的至上性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无限的、绝对的。一方面从人类思维的本性和可能性来说,人类是完全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因为人类思维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在人类思维和客观世界之间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不可逾越的鸿沟。另一方面,从人类思维的使命和终极目的来说,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的这种需要是无止境的,它推动人类去不断地认识世界,获得真理,以指导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实践的发展也不断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或手段。在这个意义上讲,人类认识能力是至上的、无限的。认识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有限的、相对的。因为人类认识要通过每一个人和每一代人的认识来实现,而每个人和每代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暴露的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和阶级斗争状况)、主观条件(个人的知识结构、思想认识方法、立场、受教育程度等),生命的有限性等方面的限制,因此,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以,人类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这一对矛盾只有在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中才能得到不断解决。23、恩格斯是怎样论述自由和必然性的关系的?答:恩格斯指出:“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人们只有认识了客观必然性,并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行动上取得自由;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可能得到自由,反而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自由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所获得的自由是不相同的。自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得到真正的自由。”324、恩格斯是怎样论述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的?答:真理谬论的关系是对立
本文标题:2012年高考复习《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3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