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4-2015学年高一下期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1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知识梳理】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①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②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秦汉时期:①原因: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________政策,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②表现:商业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一定发展。(3)隋唐时期:①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流通。②表现: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________问世。(4)宋元时期:①原因: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国家空前统一。②表现:两宋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5)明清时期:①原因: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②表现: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以________为代表的“商帮”。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①宋朝以前: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________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②宋朝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乡村的“________”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佛山镇、________、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2.城市的发展:①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②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________,催生一批城市的兴起繁荣。③南方经济的发展,使________等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①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________。②唐朝:________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③宋朝:同亚非很多国家进行贸易,________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④元朝:________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2)形式──朝贡贸易:①特点: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在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②目的:宣扬________,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③萎缩:a.原因: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b.表现: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问题探究】一、阅读课本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完成下列表格。时代特点表现2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二、阅读课本第二目“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完成下列表格。1.市的变迁项目宋以前宋以后交易地点交易时间政府监管2.城市的发展代表城市城市功能北方城市南方城市三、阅读课本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回答问题。1.完成表格:历史时期概况西汉唐朝两宋元朝明清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目的有什么特点?【效果检测】3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②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③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④元代大都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3.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4.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伺候,“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D铸造技术更精良5.汉代形成“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能购买到的商品有()①丝绸②纸张③瓷器④棉布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6.《南江县志·棉布谣》:“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据材料分析,该民谣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48.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了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9.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B.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其基点是努力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基础10.下列符合唐代商业发展情况的有()①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②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③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④夜市卖菱藕,春般载绮罗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11.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开封楼的鼓楼已不再击鼓,警示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主要说明了()A.商人的地位提高了B.城市的职能发生变化C.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D.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12.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是()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B.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奴隶制生产关系13.明清时期城镇经济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商邦。关于“商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C.徽商涉足生产和金融活动D.晋商只活跃于今山西一带14.元代陆友仁《研北杂志》载:“世所谓正月三日为田本命。”明末清初周亮工《因树屋书影》载:“吴俗以正月三日为田生日。”上述记载反映了()A.重农主义经济思想B.古代封建迷信盛行C.农业生产的落后状况D.人地矛盾异常尖锐15.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B.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湖北六校联考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材料一从两汉时期甚至更早时期开始,中国古代就开拓了多条海上贸易通道,我国中原及沿海地区商贩就把陶瓷、布匹、丝绸等商品装船,从福建、广东等地的港口出发,远航到印度,再转运埃及、罗马等地。当时与中国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这就是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表明了海洋文明的昌盛,表明了我国在南宋时期的海上贸易已经非常发达,是一个重视海洋、开拓海洋的时代。材料二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空前繁荣的表现及原因。(2)据材料并联系中外历史概括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材料二中“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效果检测】61.C2.A3.D4.C5.C6.D7.C8.A9.D10.D11.B12.B13.D14.A15.A(1)表现: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致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原因:民族政权对峙,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受阻;南方经济发展;统治者开明的对外政策;航海技术先进(罗盘针用于航海,造船业发达)。(3点即可)(2)变化:欧洲日益兴起,中国开始落后;工业文明发展起来;人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外贸主动权,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3点即可)
本文标题:2014-2015学年高一下期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43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