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014-2015工程材料B试题及答案
长安大学2014-2015学年第1学期试题(B)卷课程名称工程材料考试日期年月日共6题学生姓名学院班级学号一、填空:(每空0.5分共22分)要求按空格填入正确答案,不可多填,也不可少填。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2、指出下列钢的名称:16Mn为(低合金结构)钢,Y12为(易切)钢,60Si2Mn为(弹簧)钢。3、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过冷),其结晶时要进行(形核)和(长大)两个过程。4、常见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方式有(滑移)和(孪生)两种类型。5、刀具的使用性能要求主要是:(高硬度)、(高耐磨)、(高热硬性)和(一定的强度、塑性和韧性)。6、60Si2Mn钢制载重汽车板簧,其常规热处理为(淬火+中温回火),最终组织为(回火屈氏体),硬度大致为(39-52HRC)。7、金属的晶粒愈细小,则金属的强度、硬度愈(大)、塑性韧性愈(好),这种现象称为(细晶)强化。8、碳钢淬火后回火,其温度范围是:低温回火为(150-250)℃,中温回火为(350-500)℃,高温回火为(500-650)℃,其中以(低温)回火后组织硬度最高。9、σb是(抗拉强度),金属材料承受的应力超过其值会产生(颈缩)现象。10、按用途分,合金钢可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1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包括(奥氏体晶核形成)、(奥氏体长大)、(残余渗碳体的溶解)和(奥氏体均匀化)。12、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一般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其中以(电化学)腐蚀较为普遍13、晶体缺陷,按几何特征可分为(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三种。14、常见的石墨形态有(片状)、(蠕虫状)、(球状)、(团絮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要求在括号内打∨或×,∨代表正确、×代表错误,其他符号一律算错。1、碳钢的淬透性低,因此常在水中淬火,以提高其淬透性。(×)2、在铁碳合金中,包晶、共析、共晶转变产物的塑性依次降低,硬度依次升高。(∨)3、退火与正火在工艺上的主要区别在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大于正火。(×)第1页(共3页)4、按照在塑性变形中是否产生组织转变来区分冷加工与热加工。(×)5、钢的渗碳既能改变钢表面的化学成分,又能改善表面的组织和性能。(∨)6、对同类合金来说,其共析体比共晶体组织要细,所以莱氏体比珠光体细。(×)7、25钢、45钢、65钢的室温平衡态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均相同。(∨)8、各种渗碳钢制造的零件都可以在渗碳后直接进行淬火。(×)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在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多选算错。1、在钢中能够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是(B)。A,镍B,铬C,硅D,铝2、珠光体是(D)。A,化合物B,固溶体C,金属化合物D,机械混合物3、欲使冷变形金属的硬度降低、塑性提高,应进行(C)。A,去应力退火B,完全退火C,再结晶退火D,重结晶退火4、低温(变态)莱氏体是由(C)两相组成的。A,液体和渗碳体B,奥氏体和渗碳体C,铁素体和渗碳体D,铁素体和奥氏体5、合金渗碳钢零件的最终热处理是(B)。A,表面淬火B,淬火+低温回火kC,正火D,调质6、渗碳体是(B)。A,间隙相B,间隙化合物C,间隙固溶体D,电子化合物7、平衡结晶时共晶白口铁冷至共晶温度,共晶转变已经开始,但尚未结束,此时存在的相为(D)。A,液相B,液相+奥氏体C,奥氏体+渗碳体D,液相+奥氏体+渗碳体8、用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的T12钢的平衡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其中的二次渗碳体呈(A)。A,白色网状B,黑色网状C,白色球状D,黑色球状9、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硬度最高的是(B)。A,铁素体B,渗碳体C,低温莱氏体或变态莱氏体D,珠光体10、65钢适宜制造(B)。A,冲压B,弹性零件C,刃具D,调质零件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要求简要说明名词的意义或含义,如繁琐且有错误酌情扣分。1、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2、铁素体:碳溶于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3、致密度:晶胞中原子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第2页(共3页)4、加工硬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的现象。5、热硬性:表示工具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高硬度的能力。五、简述题:(每题5分共15分)要求回答简明扼要,如繁琐且有错误酌情扣分。1、以渗碳为例,简要说明化学热处理的三个基本过程。答: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有:分解、吸收(吸附)和扩散。以渗碳为例,分解:渗碳介质受热分解出活性碳原子;吸收:活性碳原子被钢件表面吸收,进入铁的晶格,形成固溶体或碳化物;扩散:表层碳原子向工件内部扩散,形成一定厚度的渗碳层。2、某45钢(钢料合格)零件,淬火后出现硬度不足,试分析原因?答:(1)淬火温度低于AC3,导致淬火后存在F;(2)淬火介质选用不当。3、在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中,其强化机制有哪几种?答:位错强化,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六、综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说明要点,书写清楚,文字简明,如繁琐且有错误酌情扣分。1、结合Fe-Fe3C相图,说明铁素体最大、最小溶解度(含碳量)及奥氏体的最大溶解度(含碳量);计算含碳量为1.0%的合金室温平衡组织中二次渗碳体的相对量(%)。答:铁素体最大、最小含碳量分别为0.0218%和0.0008%;奥氏体最大含碳量为2.11%;二次渗碳体的相对量(%)=(1.0-0.77)/(6.69-0.77)=3.9%2、下图为45钢的TTT曲线示意图;并要求写出V1-V4冷却速度对应的热处理工艺名称及室温所得组织名称。第3页(共3页)完全退火,P+F正火,P(S)+F等温淬火,下B淬火,M
本文标题:2014-2015工程材料B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50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