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2河口中学高二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1-河口中学高二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小题,共52分)1.2012年,我国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若将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用图形(D1表示免税前,D2表示免税后)描绘出来,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2.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这表明()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3.右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普通商品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当该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均为Q0时,其均衡价格为P0②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减少③当P0向P2变动时,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将增加④当政府实施价格管制时,该商品的供应将短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统计表明,2010年,广东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808.7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拨款额为214.44亿元,同比增长27.1%。这里,财政所起的作用是A.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B.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C.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D.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5.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6.2011年,山东省将开工建设山东省艺术馆、山东省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同时建设11000个村文化大院,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这体现了政府①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赋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权利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10年4月,某县一选区6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一名县人大代表。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D1D2需求量价格0AD1D2需求量价格0B0价格需求量CD1D2供应量价格0DD1D2-2-①人大代表参加行使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②人大代表必须满足和实现选民的利益诉求③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可以对本选区人大代表提出控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这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0.孟子小时家住在墓地旁,因而与同伴经常学祭祀,孟母于是把家搬到街市住,于是孟子又学商人做起买卖来。后来孟母又搬到学堂边,于是孟子又学起了读书人的样子。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阶段性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11.下列对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哲学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家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才形成哲学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2.孟子与王夫子都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王夫子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认为客观世界是世界的主宰与本原C.都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D.都回答了思维与存在是否同一性的问题13.王夫子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有可能是他说的是()A.阴阳二期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①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的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④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经验总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6.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3-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9.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20.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1.下面的观点与“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22.2011年12月26日广深通高铁正式通车。广深高铁通车将进一步拉近广深港三地经济圈范围,带动投资与消费。这说明了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C.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2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说明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矛盾具有特殊性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24.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曾激励了无数南开学子。下列校训所蕴含的哲理与之相一致的是A.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B.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C.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D.华盛顿大学:力量借助于真理25.下列与“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B.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C.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D.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需多26.漫画和成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与右边漫画反映相近哲理的成语是()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B.勿疏小善,方恢大略-4-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D.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二、非选择题(27题8分,28题19分,29题8分,30题13分,共48分)27.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4分)(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4分)28.2010年,从春季的西南特大干旱到6月份的南方暴雨洪水和10月份的海南特大洪涝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广大干群积极抗击灾害,尽最大努力减轻受灾损失。从大旱到大涝,全国上下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心协力抗旱排涝。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在思考造成大旱大涝的原因。旱涝的直接原因在于降水的多与少,而大的气候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各种极端的气候事件。旱涝的背后更有人祸因素: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水利设施建设又不足,各种应急不力等等。大旱大涝再次警示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要有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要重视科学抗旱抗涝体系建设……这些经验教训,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面对灾害,我们能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减轻受灾损失,说明人能够突破规律的制约。请你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9分)(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道理的?(10分)29.材料一: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消耗的资源占世界的25%以上。人均GDP排名世界100多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材料二: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的大幕在黄浦江畔缓缓落下。本届世博会的定位是“简朴而不失亮点、热烈而不求奢华”,奉行“一次性投入,可循环使用”的原则,以充分体现科学办博、节俭办博。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节俭办世博?(8分)30.材料一: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10月5日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某校高二文科班的同学们以“乔布斯的生平与贡献”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获取了众多资料。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乔布斯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之一”,赞赏他“拥有非凡的勇气去创造与众不同的事物”;苹果公司董事会发表声明说,乔布斯的才华、激情和精力是无穷无尽的创新来源,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1)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为什么需要创新?(4分)材料二:上世纪90年代的苹果公司一度濒临破产,乔布斯回归公司后力排众议,毅然砍掉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使公司从濒临死亡的灰烬中复活。随后借助其卓越的软件和设计优势,推出了iPod、iPhone和iPad等创意非凡、受到人们喜闻乐见的创新产品,成功领导企业从一家传统的PC公司转型为一家电子消费品公司,并成为了美国最有价值的企业之一。-5-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企业需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2)从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苹果公司是如果实现“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的。(9分)-6-河口中学高二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2分)12345678910111213BDACDBBBADDCA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DDCCABDBDABAC二、非选择题(48分)27.(1)材料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4分)(2)①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错误的。(2分)②材料二看到了物质和意识
本文标题:2012河口中学高二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5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