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4学年第二次十二校联考生命科学试卷
第1页共12页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十二校联考高三生命科学试卷命题人:郭丽丽学校:张堰中学审题人:马建芳学校:大团中学审题人:陆安庆学校:嘉定二中2015.3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氮和磷元素的小分子物质是A.脱氧核糖核酸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2.科学家用蛋白酶去除酵母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酶B.RNAC.RNA聚合酶D.逆转录酶3.颤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都有线粒体C.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4.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tRNA分子中含有氢键B.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DNA的两个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5.图1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肝炎等疾病,都会引起血浆蛋白降低,图1中首先增多的液体是A.①B.②C.③D.④6.科学家在实验室培养能分裂的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RNA合成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合成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7.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胚芽鞘产生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C.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第2页共12页8.澳洲的草原野兔大量繁殖,影响草原的草量。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推断出A.兔病毒发生了定向的毒性变异B.毒性过强有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9.表1是细胞生长前(阶段l)和生长后(阶段2)的一些数据。当细胞从阶段l过渡到阶段2时,可以推断出细胞表1组别直径(μm)壁厚度(μm)细胞体积(μm3)液泡体积(μm3)阶段l24212600600阶段23302336000273000A.只吸收水分B.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C.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D.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自质10.图2是叶肉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相同D.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211.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12.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该奖授予了发现了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研究内容是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B.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C.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第3页共12页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13.图3中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B.性激素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D.如果X被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需要消耗ATP14.图4是某种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粒尚未分裂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15.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16.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某种特定的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17.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如图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B.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①②③环节第4页共12页C.通过④形成的DNA不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18.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6),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紫色越深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越不容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低19.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20.图7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一定能作为生产菌株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不定向的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21.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B.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C.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D.促进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22.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形成菌落。某实验小组想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哪组方案最合适(图中,A表示含有A抗生素,B表示含有B抗生素,+表示含有细菌,-表示不含有细菌)23.图8为人体某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作用于该细胞后可以促进①②过程B.①所示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分解反应C.该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主要以VLDL的形式输送至血液D.脂肪酸需转化为丙酮酸后,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第5页共12页24.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B.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D.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25.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个体的比例占:A.1/10B.1/2C.4/9D.1/426.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2)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每个细胞都能观察到64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属于染色体数目整倍化变异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戊没有形成新物种27.图9为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基因图,下列对此X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来自雄性,则经减数分裂能产生重组型配子B.若来自雌性,则经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C.若发生交换,则发生在X和Y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若发生交换,图所示四个基因中,f与w基因间交换频率最高28.人体的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分别分泌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图10表示的是人体血钙浓度变化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状旁腺素只能通过促进肾集合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而提高血钙浓度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C.降钙素能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过程D.人体血钙浓度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29.某DNA分子中含有800个碱基对(P元素只是31P)。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只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比原来A.增加1200B.减少1200C.增加1000D.减少100030.一个7米高和一个5米高的植株杂交,子代都是6米高。在F2中,7米植株和5米植株概率都是1/64。假定双亲包含的遗传基因数量相等,且效应叠加,则这两株植株基因的差异是A.1对B.2对C.3对D.4对第6页共12页二、综合题(共90分)(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11分)2015年是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正式出版156年,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大多数人开始认识到生物是在演化中发展的。31.痕迹器官和同源器的存在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证据。痕迹器官是指生物体内某些功能已基本消失但仍然存在的器官;发生上有共同来源而在形态和功能上下完全相同的器官为同源器官。(1)以下人的器官中属于痕迹器官的是___________。①肝脏②心脏③盲肠④阑尾⑤肾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2)下列属于同源器官的一组是___________。A.蝙蝠的前肢和人的上肢B.蝌蚪的鳃和蛙的肺C.昆虫的足和鱼的鳍D.鸟的翼和昆虫的翅科学家们对某一湖泊不同深度的138种鱼类进行了研究,绘制了部分鱼类的演化过程图(如图11,图中不同数字和字母代表不同的鱼类种群)32.在图11的①②③④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______________。种群①和②之间的形态大小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__多样性。33.由种群X进化成为③④历程约为5百万年,③和④成为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B.③④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D.③④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E.不同湖泊深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34.现代遗传学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性状的改变是DNA发生了某些变化的结果。图12中①和②所表示的DNA碱基序列的变化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A.替换和插入B.替换和缺失C.缺失和插入D.缺失和替换35.青霉素在开始应
本文标题:2014学年第二次十二校联考生命科学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7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