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2012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2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2分册第1页共4页1第二分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原始农耕:(A)1.时间一万年前开始原始农耕。2.标志人类实现第一次伟大经济变革;3.意义:食物持续供给,定居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4.特征:南稻北粟,5.典型:姜寨遗址。共同耕作,平均分配。二、炎黄传说(A)中华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在华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近年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三、特征与核心区域(A)特点: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核心地区。第2课夏朝与二里头文化一、《礼记.礼运》中的夏朝(A)文献记载说:夏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建立之后是“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设官分职,有军队、设监狱,制刑法。二、二里头文化(A)在时间与地域上与文献记载的夏朝最吻合的考古遗址是二里头文化,宫殿式建筑说明二里头社会已经分化,经济生活农业为主,出现礼器。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一、信史(B)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了商朝。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现,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二、方国联盟(A)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管地;外服是方国首领管地,商王间接管辖。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三、青铜器与甲骨文(A)1.青铜器:代表司母戊大方鼎,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礼典祭祀,是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象征,有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功能。2.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文字,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是探究商史的第一手资料。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一、西周的建立(A)BC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军,史称“牧野之战”,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二、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A)1.分封对象:主要是同姓诸侯;还有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2.作用:“封建亲戚.以藩屛周”,实现了对殷人合围、提高王权。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2分册第2页共4页2三、礼乐制度(A)1.创立:周公2,内容:礼指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史诗、歌咏;3.作用:贵贱有等,上下“和同”。4.实质:敬天保民。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一、社会大变革(B)1.BC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后人称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经济变革: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最深刻的变革。井田制瓦解。3.政治变革:由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大一统。4.思想变革:由礼乐制度到百家争鸣。二、百家争鸣(B)1.背景:社会转型,“士”最为活跃,为治理社会提出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2.内容:儒家: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法合一;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法家:韩非、李斯,主张:提倡法治;君主集权制;重视功利。3.地位: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一、战国七雄(A)齐楚秦燕赵魏韩二、商鞅变法(A)影响:秦由弱变强,后来居上.并最终统一六国.。三、秦帝国的建立(A)BC221年,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四、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B)政治:中央——至高无上皇帝制,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郡县制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军事:建造驰道与直道、建筑长城、开边移民。思想:焚书坑儒影响: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一、秦短命而亡的原因(B)1.秦的暴政:役重(如修长城等)税重和法酷;2.用打天下的经验治理天下不适应社会需要。3.统治集团争权夺利。二、陈胜、吴广第一次农民起义(A)BC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三、西汉的建立(A)刘邦于BC202年在长安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一.汉承泰制【A】(1)继承: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2)创新:相对于秦朝的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相对于秦朝的严刑律法,汉初轻徭薄赋,政令宽简。(3)评价:有利于人民修养生息和经济的恢复,巩固了政权;但同时地方势力加强,与中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2分册第3页共4页3央矛盾突出,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二.文景之治【A】(1)西汉文帝、景帝时,以黄老思想治国,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免田租,废除秦朝的严刑酷法等。(2)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豪族势力也随之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第9课汉武帝时代一.从“无为”到“有为”【A】实质是汉武帝加强皇帝中央集权。(1)内外朝制度:为加强皇帝集权,裁抑丞相职权;启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的政务机关称为“外朝”。(2)刺史制度:汉武帝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宫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3)推恩令: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1)汉武帝时,采用董仲舒等人的建议,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拨官吏。(2)影响: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3)武帝的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三.对西域疆土的拓展【A】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并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以加强对西域的控制。第10课东汉的兴衰一.东汉的建立【A】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是为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二.豪强地主【A】表现:建立大庄园,控制大量依附农民;拥有私人武装;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3)影响:豪强地主势力逐渐演变为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出现军阀大混战,东汉名存实亡。第11课割据与分立一.赤壁之战A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大战于赤壁。孙、刘军队运用火攻,大获全胜,迫使曹操北还。随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辖区。二.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A】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一.南北朝政权的更替【A】北:五胡十六国(匈奴、鲜卑、羯、氐、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后,北周灭北齐,隋朝代周,南下灭陈,统一全国。二.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B】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2分册第4页共4页4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改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影响: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其统治基础;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一.隋朝与唐朝的建立【A】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定都长安。二.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B】1、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为皇帝草拟、审核和执行政令。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归尚书省管辖。2、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场所。3、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三.科举制【B】(1)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2)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唐朝科举考试常设明经、进士两科,尤以进士科为重。(3)作用: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人才选拨、官员任命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对门阀势力有效抑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一.贞观之治【A】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二.唐蕃关系【A】唐太宗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三.开元盛世【A】唐朝的鼎盛出现在唐玄宗(即唐明皇)李隆基时期,当时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一.丝绸之路的全盛【A】(1)背景:自汉朝开通“丝绸之路”后,其对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唐朝在西域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的基础上臻于全盛。(2)西域大食、天竺、波斯等国的商人、僧侣、使节等络绎不绝。特别是擅长经商的粟特人,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3)来往商品: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工艺技术、思想文化西传;西方物品及音乐、舞蹈、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等传入中国。(4)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端,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极为繁华,是东西方交通的枢纽。二.遣唐使【A】(1)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密切。(2)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的留学生和学问僧。日本通过这种方式,全面吸收融合唐文化。(3)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即儒家文化圈。
本文标题:2012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7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