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2高考政治科《经济生活》精选题
1《经济生活》精选题1、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不会允许物价上涨得不到遏制。温家宝总理指出,控制物价上涨关键是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第一,控制货币流动性,也就是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第二,要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第三,要搞好流通,特别是要减少流通环节;第四,要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问题: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降低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14分)2、同学们在微博调查中发现以下现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你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添加剂说明吗?每次都看偶尔看看一般不看11.8%35.1%53.1%你会买到劣质产品后投诉吗?会有时会不会5.7%21.2%62.1%你会选购发泡塑料餐盒装的食品吗?会有时会不会52.1%43.4%4.5%问题:就上述调查中显现出的问题,请你就经济生活角度在微博上发出倡议,拟出倡议主题并说明依据。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竞争和利益杠杆的作用,调节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早晨喝杯三聚氰氨牛奶,来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中午用地沟油炒盘黄膳,再加一盘敌敌畏喷过的金华火腿,喝上两杯甲醇白酒.,如今的食品添加剂和有毒金属太多,据说中国人倒在地上拍扁了是一张元素周期表。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往往是某些经营者追金逐利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的结果。问题:有同学据此认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是市场惹的祸。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4、材料一经济学家拉弗用右图(图5)揭示了税率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材料二我国2000年的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为12.8%;2008年超过18%;2011年超过19‰同比增长22.6‰全国税收总收入近9万亿元。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信心偏弱、民间投资乏力等深层次的矛盾,也与税负有一定关联。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指为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材料三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纳税群体的负担。一方面,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纳税人纳税负担普遍减轻。其次,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问题:(1)请根据材料一,描述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2)说明制定合理税收政策对解决材料二中深层次矛盾的意义,(3)结合此次个税法的修改,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25、2011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着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到2015年,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力争从目前的3.27%提高到5%。2011年7月起,各省.市.自治区政府也先后制定了本地区“十二五”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并在网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程度”等3方面测定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全国和上海市的调查结果如下图:图一: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单位%)1.62.253.2700.511.522.533.52005年2007年2010年图二:上海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单位%)10.714.417.3051015202005年2008年2011年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日本在1991年为3%.美国在2000年为17%。问题:(1)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居民消费观.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受本国(或本地区)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请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其中两个方面的影响。6、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为决定的重要部分。“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达到16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中国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被压抑的民众文化消费需求需要得到充分释放,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本依据。参与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天地。问题: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用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文化产业为什么要实现跨越式发展?7、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入世十年,中国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高科技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单位:%)年份2001200320082010初级产品9.96.55.45.2工业制成品90.193.594.694.8高科技产品17.525.229.131.2注:十年来,我们开放自己,拥抱世界,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为中国和世界增添了无数精彩。但同时也使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资源被严重损耗,环境被污染,核心技术缺失,长期徘徊在价值链底层等等。问题:运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怎样才能更好地开放自己,拥抱世界,为中国和世界增添更多精彩。并用《生活与哲学》中“创新的社会作用”知识说明入世十年来创新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科技方面的一组数据科技对外依存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中国50%以上40%以下25%左右发达国家30%以下70%以上(创新型国家)80%材料二我国有些企业缺乏打造百年老店的长远眼光,只看眼前,搞短平快,赚一把是一把,舍不得下力量投入自主创新。不用说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就是一些财大气粗的大企业也是如此。材料三“有什么样的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政府行为。”一位“全国百强县”县长告诉记者,一些地方之所以“不待见”自主创新,主要是以GDP增长为主要政绩指标的官员考评机制作祟。政府搞技术创新不仅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而且是典型的“前任栽树后任乘凉”。相比之下,通过招商引资,盖房子、上项目,不仅对GDP增长贡献又快又大,更容易彰显政绩。问题: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联系材料二、三,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9、国际上,先有美国金融危机,后有欧债危机,现有叙利亚动荡。国外有舆论认为,目前中国物价高企,房地产泡沫膨胀,社会矛盾多发,是出现危机的下一个“倒霉蛋”。面对复杂的形势,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关注企业发展的质量,关注弱势群体,稳中求进,毅然走上了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大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道路。问题:结合材料,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环节角度,请你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建议。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注: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材料二:广东省是中国制造业大省。2012年1月份广东制造业重点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一是因为出口部门占广东制造业比重较大,受海外订单下滑影响较大,二是因为广东外来工较多,春节对生产和从业人员有较大影响。材料三:把先进制造业发展到全省最前面,是广东某市“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有专家认为,招商引资不可能解决转型升级,转型升级要靠的是本土企业、自主品牌。转型升级应当遵循“内外协调,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应该意识到,本土企业家资源最值得珍惜,不论它是做什么的,只要有先进的经营理念与能力,政府就应该扶持它。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省政4府应如何帮扶制造业。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07年—2011年广东省A市GDP与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注:该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34.24%上升到2011年的38.97%,而广东省提出了2012年达到45%的全省目标。材料二:过去,A市利用全球资金、技术、原材料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源型经济”。但这一模式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动荡、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的影响而举步维艰。为此,该市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本地生产要素,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并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和信用担保协会。针对该市发展“内源型经济”,专家指出,A市不缺内生性市场资源,关键是政府要善待市场资源,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让市场通过优胜劣汰以及经济周期自动完成产业升级过程。问题:(1)结合材料一,描述该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2)运用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分析政府为什么要“善待市场资源、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12、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是从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九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4——-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问题:(1)、简要分析材料一是怎样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2)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谈谈你对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开放的理解?年份主题2012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11加快水利改革发展2010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09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08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2007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4促进农民增加收入5《经济生活》精选题答案1、答案: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②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适度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③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物价水平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抑制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④价值决定价格,减少流通环节,可以降低成本。⑤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搞好流通。2、答案:②倡议一: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对金钱要用之有益,要把金钱用在利己且利国,利他人的地方。①倡议二:要树立质量意识。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都应该关注商品质量。⑤倡议三: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③倡议四: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应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活。④倡议五:消费者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⑥倡议六: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3、答案: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缺陷。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的发生,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社会安定。因此,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②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反映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该观点又是不科学的。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④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切实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
本文标题:2012高考政治科《经济生活》精选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8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