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2014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2
2014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A)A.《母育学校》B.《爱弥儿》C.《社会契约论》D.《学记》2.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C)A.陶行知B.张雪门C.陈鹤琴D.晏阳初3.自(C)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4.公民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的是(D)A.财产权B.受教育权C.健康权D.人身权5.儿童把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中是(A)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6.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当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出“自我中心化”特征时,称为(B)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8.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B)教养方式下形成的。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9.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A)A.感知觉B.记忆C.思维D.想象10.关于错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B.错觉的产生是由于个人心理原因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11.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是(C)A.强化物B.正强化C.负强化D.惩罚12.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A)A.愤怒B.恐惧C.悲哀D.痛苦13.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B)A.1~2岁B.2~4岁C.4~5岁D.5~6岁14.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A)A.比纳—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纳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D.瑞文推理测验15.儿童的发展是通过(A)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16.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C)A.2、3岁B.4岁C.5岁D.7岁17.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A)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B.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18.提出“做中学”理论的教育家是(C)A.皮亚杰B.维果斯基C.杜威D.福禄贝尔19.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是幼儿常出现的(B)A.记忆扩张现象B.记忆恢复现象C.记忆潜伏现象D.记忆提取现象20.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是(A)A.数、形、词B.读、写、算C.音、体、美D.数学、语文、外语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儿童观2.教育制度3.学前班4.有意注意5.最近发展区6.教育行政复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2.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有哪些特点?3.简述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4.托马斯、切斯把幼儿的气质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2.试述幼儿理解的发展趋势。五、案例分析(共14分)小强在幼儿园里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出现对小朋友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躲着他。结合案例,试分析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2014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2.C【解析】陈鹤琴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3.C【解析】自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4.D【解析】人身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5.A【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儿童把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中。6.B【解析】前运算时期的儿童典型的思维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7.A【解析】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8.B【解析】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的自主性受到抑制,安全感得不到保护,也不喜欢与他人接触。9.A【解析】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10.C【解析】由于儿童发展水平不一样,错觉也存在个体差异性。11.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12.A【解析】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13.B【解析】2~4岁是幼儿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时期。14.A【解析】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的,称为比纳—西蒙量表。15.A【解析】儿童的发展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16.C【解析】儿童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17.A【解析】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18.C【解析】“做中学”理论是由杜威提出的。19.B【解析】记忆恢复现象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20.A【解析】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数、形、词。二、名词解释1.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儿童观和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学前班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现阶段,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市,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4.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5.最近发展区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6.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如学校、教师)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做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决定的活动。三、简答题(答案要点)1.(1)幼儿教师劳动的艰巨性;(2)幼儿教师劳动的细致性;(3)幼儿教师劳动的自主性;(4)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5)幼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感染性;(6)幼儿教师劳动的整体性。2.(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3)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3.(1)遗传素质;(2)环境;(3)幼儿教育。4.(1)容易型;(2)困难型;(3)迟缓型。四、论述题(答案要点)1.(1)资源利用模式;(2)治疗模式;(3)个别化教育方案。2.(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3)从对事物作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深刻的含义;(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父母的惩罚;(2)大众传播媒介;(3)强化;(4)挫折。
本文标题:2014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9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