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4年应用地球物理复习题
应用地球物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20分)1、动校正:校正因炮检距不等而存在的正常时差的影响2、时距曲线:若观测是沿一条线进行的,则测线上各观测点坐标与波至时间的关系3、多次覆盖:是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的基本方法,是对同一反射界面段或点进行多次观测、记录,通过处理(动校正+叠加)可以增强有用信号,压制多次波及随机干扰等的方法4、电阻率剖面法:当保持供电电极距AB不动时,电极系探测深度一定,移动电极系时就可以反应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情况,这种方法称之为电阻率剖面法5、电法勘探:是以地壳中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达到解决地质找矿的目的6、转换波:一列纵波入射到反射面时,改变了类型的反射波或透射波称为转换波7、高密度电法:是集电测深和剖面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的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信息多并且观察精度高,速度快,探测深度灵活等特点。8、槽波地震勘探:是在井下煤层开采工作面内进行的,地震测线接受点和激发点(炮点)沿煤巷布设,直接探测煤层内地质构造或其他地质异常体9、温纳四极装置:又称为对称四极装置方式。A、M、N、B等间距排列,其中A、B是供电电极,M、N是测量电极,AM=MN=NB为一个电极距,电极间距按隔离系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等间隔增加,四个电极之间的间距也均匀拉开。该测量方式为剖面测量方式,所得断面为倒梯形10、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11、地电断面:根据地下地质体电阻率的差异而划分界线的断面12、视电阻率:当在电流场的作用范围内岩石不均匀或地形不平坦时,仍按均匀岩石电阻率的测定方法,并按电阻率测定公式计算出的电阻率值,不再是某一种岩石的真实电阻率,而是电流场作用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率的综合反映,我们称之为“视电阻率”13、正常时差:具有不同炮检距的各观测点有不同的旅行时t,它们相对于自激自收时间t0的差t14、静校正:设法消除地表因素影响的校正过程15、观测系统:测线上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16、同类波:一列纵波入射到反射面时,与入射波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称为同类波17、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18、电测深:是根据岩石和矿石导电性的差异,在地面上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位置,观测和研究所供直流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了解测点电阻率沿深度的变化,达到测深、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目的19、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来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时间域电磁法20、水平叠加:又称为共反射点叠加或共中心点叠加(处理),就是把不同激发点、不同接收点上接收到的来自于同一反射点的地震记录进行叠加,可以压制多次波和各种随机干扰波,从而大大提高信噪比和地震剖面质量,并且可以提取速度等参数二、填空(15分)1、地震勘探的三个主要步骤是(采集)、(处理)和(解释)。2、地震勘探的横波有(SV波)和(SH波)。3、联合剖面法曲线中的(正交点)和(反交点)分别反映低阻和高阻特征。4、常用电阻率法测量方法有:(电测深法)、(电剖面法)、(高密度电阻法)。5、观测系统图示方法有(时局曲线)、(普通平面)、(综合平面)三种。6、从实用性出发,地震波可分为(有效波)和(干扰波)两种。7、联合剖面方法有(ρsA)和(ρsB)两种曲线。8、地震勘探的三种方法有(反射波法)、(透射波法)和(折射波法)。9、根据振动特点的不同,地震波的类型分为(纵波)、(横波)和(面波)三大类。10、设界面上下介质速度、密度分别为V1、1,V2、2。则该界面形成折射波的条件是(V2V1),反射波的形成条件是(ρ1V1≠ρ2V2)。11、电测深供电电极距选择的三个条件是(AB/2hmin)、(AB/2hmax)、((AB/2)n+1/(AB/2)n=1.2~2)。12、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温纳四极装置有(温纳四极)、(温纳微分)和(温纳偶极)。三、判断(5分)1、地球物理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2、槽波地震勘探是面波勘探。(√)3、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的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4、透射波是在井中观测的。(√)5、高密度电阻率法是用来勘探低阻体的。(×)6、在煤系中,煤层是一个低速、低密度的夹层。(√)7、地震勘探是以岩(矿)石密度差异为基础(×)8、观测系统是指的激发点与接收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9、槽波勘探主要是利用瑞利波和拉夫波的传播特性(√)10、地震勘探不仅可以解决构造问题,同时可以诠释岩性信息(√)四、选择(20分)1、在垂向电测深工作中,所观测、利用的物理场是(A)。A、人工直流电场B、地球的磁场C、地球的重力场D、人工的弹性波场2、瞬变电磁法勘探是来观测地下岩石导体的(D)。A..化学性质;B.密度;C.一次场变化的;D.涡流产生的二次场变化的;3.当地电断面中最下层的电阻率趋于无穷大时,则(A)尾部渐近线为与横轴夹角呈45度的上升直线。A.二层G型曲线B.二层D型曲线C.三层K型曲线D.三层Q型曲线4、可以压制噪声的方法有(AC)A.水平叠加;B.静校正;C.检波器组合;D.动校正5、有关三层地电断面类型表述正确的有(ABCD)A.12,23,A型B.12,23,K型;C.12,23,H型;D.12,23,Q型;6、对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描述正确的为(ABCD)A.重叠回线是观测垂直分量的;B.分离回线可观测多个分量;C.中心回线还可观测水平分量;D.井中接受可以观测三分量;7、时距曲线为直线的情形有(AC)A.均匀介质中直达波时距曲线;B.连续介质中直达波时距曲线;C.层状介质中单一水平界面折射波时距曲线;D.层状介质中单一倾斜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8、设1、V1和2、V2分别为界面上下介质密度与速度,则可产生反射的是(CD)A.V1V2;B.V1V2;C.1*V12*V2D.1*V12*V29、煤田地震勘探能解决哪些问题(ABCD)A.查明落差≥5m的断层,解释3m的断点;B.查明直径≥20m陷落柱;C.煤层分叉合并,剥蚀区,无煤区,采空区。D.查明瓦斯富集区及富水区。10、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影响其动力学特点的因素有(ABCD)A.地震波吸收;B.球面扩散;C.界面反射;D.地层结构;五、(12分)1.虚震源原理2.对称四极3.电测深测得的结果六、(28分)1.二维地震勘探2.高密度电阻率法3.
本文标题:2014年应用地球物理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0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