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2013-2014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1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2分钟)1.通过实例掌握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重点)2.通过实验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3.采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难点)4.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激励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2.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2)条件及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涨,甚至涨破。②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出于动态平衡。③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实例(1)水稻吸收SiO44--多,吸收Ca2+和Mg2+少;番茄吸收Ca2+和Mg2+较多,吸收SiO44-较少。说明不同植物对不同的无机盐离子吸收表现出较大差异。(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液中碘的含量。(3)不同微生物对无机盐离子吸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2.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2)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透过性。(3)说明问题: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膜。1.观察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细胞壁的特性:①全透性,即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自由通过。②伸缩性小。原生质层的特性:①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②伸缩性大。细胞膜升华案(20分钟)5分钟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展示点评基础案课前5分钟,课堂5分钟展示点评疑点温馨提示:教材P63资料分析温馨提示:教材P60渗透实验的观察与分析2细胞液: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的细胞液。图1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和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②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探究过程:1.【A级】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B)A.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C.细胞质和液泡膜分离D.细胞质和细胞膜分离细胞壁细胞质液泡膜细胞液细胞核原生质层巩固案(15分钟)5分钟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展示点评探究思路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思路:小组实验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实验32.【B级】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D)①加清水②制作装片③观察质壁分离④加0.3g/mL蔗糖溶液⑤观察细胞复原⑥观察正常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B.⑥①②④③⑤C.①②③④⑥⑤D.②⑥④③①⑤3.(C级).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C)A.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C.K+和NO-3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D.D.水分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4.【A级】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B)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5.【B级】、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D)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6.(C级)下图是某同学画的几个植物细胞的示意图,请回答:(1)注明图中各标号所指结构的名称:1细胞壁;2原生质层;3液泡(或细胞液)。(2)表示质壁分离的正确图解是b。(3)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4)发生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是细胞壁.原生质层、液泡和原生质层内、外两个溶液体系的存在。(5)将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中,如果不能复原,则说明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6)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说明: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可以通过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与外界环境的溶液发生渗透作用从而进行渗透吸水和失水。[课堂小结](3分钟)1.本节课的完成情况2.本节课的反馈3.本节课的收获4.知识拓展: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常见实例:硝酸钾溶液,尿素溶液,乙二醇溶液
本文标题:2013-2014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1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