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013中考热点专题中国式过马路
2013中考热点专题中国式过马路时事材料: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设问角度】1、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这样的做法既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是对自己生命健康不负责任的表现;又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他们的行为给自身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扰乱和破坏了交通秩序。2、列举我们身边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行人闯红灯斑马线上等红灯(应在人行道上等红灯)非机动车停车越线非机动车走快车道机动车右转不避让行人3、有哪些潜在的威胁(不良影响)?使当事人处于危险之中,自己的人身生命健康遭受威胁;妨害交通秩序,导致交通堵塞;违反交通规则,引发交通事故,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更多人的人身安全受损和更大的财产损失;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城市形象,不利于招商引资等;损害当地乃至国家、民族的形象4、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1)交通设施不完善和不合理所致。如有的马路宽,信号灯时间太短,一些红灯设置不合理;(2)机动车不遵守交通法规,不礼让行人,才使得行人不得不扎堆保护自己的路权;(3)国民素质偏低,文明礼仪和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持有“从众心理”,部分行人内心的法治观念淡薄,规则意识欠缺;(4)道路管理执法不严,违法行为不能得到相应惩戒,造成人们有法不依,法治难以落实。5、怎样减少和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请你为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6、公民(我们自己应怎样做)(1)学习道路交通法规,提高安全意识;(2)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宣传交通法规,主动参与交通疏导;(3)安全、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4)(护)制止、劝阻身边的违章行人,举报机动车交通违章现象;(5)自觉行使建议监督权,向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凑够一摄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前段时间,一条“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据统计,2012年1至10月,我国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红灯肇事,86人死于违反道路标志线肇事。2012年12月2日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围绕“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题,联合部署了相关活动。郑州市公安局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民警走上街头,走进学校和社区,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据悉,你校学生会打算组织一批志愿者参与本次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加入并完成如下任务:一、简要阐述“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两方面即可,4分)(1)威胁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扰乱交通秩序;有损社会文明风尚等。(2)为促进全社会“告别‘中国式过马路”’,请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三条即可,6分)二、要加大交通法规的宣传,提升人们的交通守法意识;交通高峰时段2、【法制之梦】(10分)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2分)它有何危害?(2分)(1)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2分)扰乱交通秩序,危害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2分)(2)上述信息集中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哪一治国方略?(2分)“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哪些权利的保护?(2分)(2)依法治国(2分)。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2分)(3)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发表在微博中?(请从国家、公民个人等两个角度思考)(2分(3)国家角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文明出行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完善交通设施等。公民角度:要重视道德修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法、懂法、守法,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但必须从两个角度回答,2分)要加大执勤力度,加强疏导;对乱闯红灯的行人要加强教育、依法处罚;行人要遵守交通法规,克服盲目从众心理等。(3)请为本次宣传教育活动设计两条标语。(4分,与材料内容重复不得分)(3)略。例答:斑马线既是文明线,更是生命线;绷紧交通安全琴弦,奏响生命幸福乐章;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交通安全在你脚下,生命幸福在你手中;等等。热点专题一、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部分时政背景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第二部分报告解读(初三学生的角度)1.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此次写入党的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5.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6.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第三部分时政与教材的结合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6、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共产党人追求不息的人生目标,是我们的最高理想。7、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促进现代化的实现。8、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9、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0、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见教材)。11、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四部分试题示例1、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材料二: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党的性质、领导核心的地位、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2)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有什么现实意义?答:有助于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有助于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真实、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3)有同学说,从
本文标题:2013中考热点专题中国式过马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2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