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14高考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专题复习).
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解读1——多元史观解读历史应用例讲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是运用什么史观来观察通商口岸的影响?(1分)并运用全球史观来评价通商口岸(2分)根据材料回答: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史观:革命史观(1分)评价:通商口岸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分)什么是历史史观?1、史观概念:•史观是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即以什么立场、何种意识、怎样的价值取向认识历史。•同一史实,史观不同,得出的理解或判断会差异,甚至对立。一、认识多元史观一、认识多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2、主要史观解读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尊重各文明单位的价值取向并不断交流融合,它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纵向横向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关键词:传承、交流、融合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现代化,全球化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物质生产文明史物质交流文明史物质生活文明史政治观念文明史政治制度文明史政治组织文明史政治行为文明史科技文明史、学术思想文明史文学意识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B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D(2008上海高考16题)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2)在这些区域内建立起了怎样不同的政治制度?(2分)(3)“农耕文明”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2)农耕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海洋文明:民主政治。(3)全国听命于国君(皇权的至高无上),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或国君委任(中央严格控制地方)。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分析研究社会问题,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去认识历史。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工业革命,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和人口流动史(罗斯福新政和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2、主要史观解读10关键词:社会、生活、环境等1、(2007广东高考题单科)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D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它既是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化或中国化的一种理论表达形式,又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必修一教材中,反映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主题中,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后领导了革命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渗透了革命史观。革命史观推动社会的演进,中国近代史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比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蕴含的革命史观其实也是渗透了文明史的演进。革命史观亦称“阶级斗争史观”或“反帝反封建史观”主要史观解读12关键词:生产力(革命和改革),革命,阶级斗争侵略,反抗等D(2008年广东高考8题)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材料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矛盾运动表现为阶级斗争,不同利益的集团通过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斗争形式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阶级斗争就成为了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据尚庆飞韩步江《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逻辑环节》请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观点研究世界近现代史,应该对哪些重要历史事件评价较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等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也被称之为全球史观。关键词:分散到整体;世界市场;全球化、区域化等2、主要史观解读(09全国卷)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c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现代化(近代化)史观2、主要史观解读17政治上----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上----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习俗的演进、城市化、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它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关键词: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市场化科学化、理性化•材料一:以现代化为主题,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离现在约六七百年。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的起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在这个阶段,由于西欧的某一个角落开始现代化,整个世界都被拉进了一个新时代。历史的主流逐渐被调整到新的方向上来,一个“现代”世界注定要出现了。……第五个阶段是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这个阶段大致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算起,西方发达国家则出现了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新的社会转型正在发生,标志着“现代社会”可能正在发生质变。——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1)“在现代化准备或酝酿阶段,西欧出现的一系列事件导致一个共同的指向,即不断瓦解农业文明。”列举当时“瓦解农业文明”的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圈地运动、新航路开辟等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C、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D、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A、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B、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E、“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社会史观多元史观分析“历史人物”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⑵甲.乙.丙.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多元史观分析“历史人物”多元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多元史观解读“洋务运动”从革命史观看,从现代化史观看,从全球史观看,从文明史观看,从社会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一场自救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总理衙门的设立使中国跟世界的联系更强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一次碰撞,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买办、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在作息方式、衣着服饰、饮食习惯等方面表现出个性化、大众化和西洋化的特征用多种史观解读“罗斯福“新政从革命史观——从现代化史观—从整体史观——从社会史观——从文明史观——从生态史观——“新政”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避免了法西斯独裁专政的出现,维护了民主政治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工代赈,关注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制度创新,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开创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如田纳西河谷工程、整体规划水土保持、粮食生产、水库、发电、交通等。维护了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用多元史观解读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
本文标题:2014高考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专题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