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3届中考语文专题检测15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中考语文考点细化: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语境)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等。下面结合中考有关试题来具体探讨一下。题型一:找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指代内容。这多是一些指示代词和数量词,如“这、这些、那、那些、其、之、此、它、是等。例:2002年深圳中考题的第12题:第⑤段中“这样”一词指代什么?(2分)常见方法:思前想后法——即我们平常说的靠篙下船。有的时候直接在文中找,有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题型二:品味词语。这一类题所选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三类。一般有三种问法:(1)指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或妙处(2)把该词语换成其它词语好不好?为什么?(3)把该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例①:2001年深圳中考试题第15题:第一段最后一个词“颤动”用得生动、传神。请联系“颤动”一词前的词语“第一道”、“温柔”、“阳光下”、“微微”,写出该词语运用的妙处。(3分)问1:“颤动”一词的妙处:该段中的“温柔”去掉行不行?为什么?问3:把“温柔”换成“温暖”行不行?为什么?这三个问题虽然考查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回答时的角度及表达方式却有一定区别。例②:2002年深圳中考第16题:“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3分)常见方法:一、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多指散文和小说等记叙类的文章)例1:2004年深圳市南山题中文学作品阅读《落叶》的第20、21题:⑥时序如轮。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春意……⑧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沙沙哗哗而下了。然而,它们没有悲戚,也一样唱着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融入春泥,化作玉露琼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生长。⑨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⑩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或哪一片林子里,我的思想都会得到净化和升华。20.画线句中“多么伟大”和“充满希望”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21.品味第6段加点的“载”字,请根据句意写出该字运用的妙处。(3分)新*课*标*第*一*网]二、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多指小说等记叙类的文章)例2:2005年武汉题的第5题: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①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②偷到了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从下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4分)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①A.罩B.盖C.挡答:②A.又B.却C.竟答:例3:2004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中《人生的另一种财富》的第14题: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为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骨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14.文章第④段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三、结合文章的感情基调理解词语的含义。(多指散文类的文章)例4:2004年深圳题《有些语言是如此之美》的第16题:①多年不曾联系的高中同学从遥远的南方打来电话,问我,你那儿天气怎样?我说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她说我这儿花开得正艳,火红火红的,烧.人眼呢。然后就是一段时间的沉默,我问怎么不说话了?她笑了:我正对着话筒在吹一朵红红的凤凰花呢。你闻到它的香味儿了吗……新*课*标*第*一*网]③外公刚刚过完七十大寿。他问我,你还回家过年不?我留了今年最好的茶叶,足够我们过一个惬意的冬天了。我说不回去了。他沉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吟了一下,你那儿真应该比呵气成冰再冷一些的。我问为什么?外公慢条斯理地说:这样你的话一出口,就可以冻成冰了,你把它寄回来。我们想听的时候,就用火烘烤,一定要用文火,滴滴答答,把你的声音拉得好长好长,可以慢慢地听。如果实在等不及,就一把大火,烧.出一片春天来……16.请你仔细品味第①段的“烧人眼”和第③段的“烧出一片春天来”中的两个“烧”字,分别说说它们好在哪里。(4分)例5:2005年深圳题中《鸟是树的花朵》一文的阅读题:③有了鸟的树就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上的,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⑥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当年只听到了一声婉转的鸟鸣,就想起了江南。在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13.在下面的横线上解释第⑥段中“婀娜”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婀娜:14.仔细品味第③段“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中的“弹性”一词,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四、联系语境(即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各种文体都有)例6:2003年广东省题第9题:⑤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湾,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再加上近年来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境保护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赤潮现象频繁发生。中国海域赤潮记录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60年代1次,70年代发生了9次,80年代发生了29次,90年代后,更是有增无减,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这不仅.使渔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9.第⑤段中划线句子说明了什么?其中加点的两个“仅”字分别强调了什么?(4分)例7:散文《爹娘》:“家里祖祖辈辈都没有人读过书,父母巴望我这一辈出个读书人,让我六岁就上小学。那时,书费很便宜,连学费也才四元;但是要凑够这四元钱也是十分困难的。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我的学费,是从奶奶蓬乱的头发里梳.出来的;是从爷爷额上的皱纹里犁.出来的;是从妈妈去鸡窝里捡鸡蛋时的笑容里溢.出来的;是从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与锄头把之间发出的吱吱声里溅.出来的。我的学费就这么昂贵..,昂贵到需要全家几代人付出。”试理解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梳、犁、溢、溅”这四个动词有何作用?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2)“昂贵”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巩固训练1、七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可我家里很穷,没有那么多的花布,我却执意非要不可。妈妈无奈,于是就东借西磨,好不容易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设计啊!(1)试找出与“居然”相照应的两个词:①②(2)“居然”在此有何表达作用?2、凡人类的本能,只要哪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每天路一点钟,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就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入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动筷子。所以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不消耗那一点钟上,闹成了“学问胃弱”的征候,白白剥夺了一种人类应享的特权啊!(1)“生锈”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胃口”在文中是指上文中的“”和下文中的“”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薪柴、秸杆等生物燃料,曾经在很长时期作为人类的主要能源。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矿物燃料逐渐取代了生物燃料,尤其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后,矿物燃料更上升为居统治地位的能源。但是,矿物燃料的储藏量总是有限的,而且,无论是生物燃料还是矿物燃料,在使用时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有害气体、固体垃圾,污染周围的环境和水源。人们在逐渐认识这些问题之后,开始寻找替代能源,尤其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第二段中加点的“这些问题”指的是:(1)(2)4、……这种好事因为在台湾从未发生过,我十分高兴地去赴宴。原来菜都是校长家的厨师自己做的,清爽利落,很有家常菜风格。也许因为厨师是汕头人,他在诸色调料味中加了一碟辣酱,校长夫人特别声明是厨师亲自调制的。我嫌那辣酱稍甜,但还是区用了一些。因为一般而言广东人怕辣,这碟辣酱我若不捧场,全桌粤籍人士没有谁会理它。广东人很奇怪,他们一方面非常知味,一方面却又完全不懂“辣”是什么。我有次看到一则比萨饼的广告,说“热辣辣的”,便想跟朋友一试,朋友笑说:“你错了,‘热辣辣’跟辣没有什么关系,意思是指很热很烫。”我有点生气,广东话怎么可以把辣当作热的副词?仿佛辣本身不存在似的……(文/张晓风)在下面的选项中,任选两项,揣摩加点字“辣”的含义。(1)辣酱()(2)辣妹子()[来源:学_科_网Z_X_X_K](3)他的手段真够辣的()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讲解题部分答案:例1:2004年深圳市南题中文学作品《落叶》:.(4分)多么伟大:老叶的奉献精神和乐观情绪(积极现实的态度);充满希望:新叶的旺盛长势、深情歌唱和对鲜花甘果的呼唤。以上每一方面各2分,意近给分。21.(3分)化无形为有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意的旺盛和浓郁。答案含两个要点,答上一点给2分,答上两点给满分。例2:2005年武汉市题的第5题:①A.②C例3:2004年温州市题中《人生的另一种财富》的第14题:“噎’字形象地写出了“我”吃没莱的馒头,怕同学看见,饿了“狼吞虎咽”却又难以咽下时的难受样子。例4:2004年深圳题文学作品阅读《有些语言是如此之美》的第16题:这两个“烧”字用得生动传神,境界全出。凤凰花红得像燃烧的火,绚烂耀眼,所以“烧人眼”;“烧出一片春天来”中的“烧”字是燃烧的意思,表达出亲人间的刻骨想念和浓烈亲情。(答案可多元,请酌情给分。品味出一个“烧”字得2分。)例5:2005年深圳题《鸟是树的花朵》一文的阅读题:13.文中指柳树多姿而美好。(意思相近即可)14.“弹性”一词用得生动传神。把无形的冬天的风写得具体可感,赋予它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意思对即可。例6:2003年广东省题第9题: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海域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赤潮的发生日益频繁。(2分)两个“仅”字,前一个强调赤潮发生次数的“少”,后一个则强调短时间内赤潮发生次数的“多”。(2分)巩固训练参考答案:1、(1)与“居然”照应的有“惊
本文标题:2013届中考语文专题检测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