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5-09-24脾胃病讲稿
1脾胃病的概念:严格说,脾胃病是中医术语,相当于西医说的消化系统病。这种病包括的种类多,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古人云,十人九胃病。可以说,从儿童到老年,没听说过谁没得过的,只是轻重不同而已,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类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3种,不包括药物性胃炎)、食管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急慢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癌症、胃食管返流症、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痢疾)等等。2脾胃病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上面说了,常见的有上述几类。但具体到表现的症状,大致有以下几点(通过问诊):◆疼痛。这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俗说心口痛。疼痛的程度、性质:剧痛、隐痛、刺痛、绞痛、持续痛、间断痛等。◆恶心呕吐。也常见,特别是恶心。◆腹胀。心口或腹部感觉撑胀、难受,有的描述自拍彭彭响,轻点的说闷,吃了东西搁着不下。这症状也常见,特别是中老年,胃肠功能减退最易出现(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烧心、吐酸水。也常见,总感觉心口热、灼热,有的伴有反酸、吐酸水。◆食欲改变。不想吃,食之无味。◆口味变化。口淡无味,或口苦(胆汁返流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症),或口酸。◆打嗝嗳气。多跟情绪有关,或者因吵架、压力过大等导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有此症状。◆大便异常。稀软便,大便干结(最干如羊屎),次数多,次数少,脓血便,便秘(很多误解),水样便等等。其他还有胸闷、后背痛(后心痛)、吞咽不适、面色改变、舌质舌苔变化(舌苔厚、色黄、舌边有齿痕)等。长期的慢性病人难免出现全身性症状,比如体倦乏力、头昏沉、睡眠差(胃不和则卧不安)等。这些症状表现有一般性,有的有特异性。比如烧心、口苦、后背痛、反酸多是返流性胃炎;胃痛有规律性、吐酸、多两餐之间发生或伴有黑便(柏油样),这多是溃疡病。了解点症状表现,可以自测脾胃病。当然,脾胃病最准确的诊断还是依靠仪器设备的检查,比如胃镜、造影等。3、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以及治疗上的优势中医认为脾胃在五脏六腑中很重要。人在出生之前的禀赋归父母,靠肾,说“肾为先天之本”,而人出生后的调养与健康则主要靠脾胃,所以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还说,“四季脾旺不受邪”(伤寒论,讲解),“脾胃内伤,百病由生”(黄帝内经,讲解)。这样,历来重视脾胃,历代医家对脾胃病的治疗一直研究和探索,并且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脾胃学说(《脾胃论》为代表),在治疗上疗效独特,确实能解决许多疑难复杂问题。●中医疗法比西医更具优势。大家知道,中西医是两套理论两套疗法。西医针对的是病,先通过各项检查确定诊断,而后对症处理。就消化系疾病而言,常用的药不外乎几类,比如吐酸水(溃疡病),现在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类;腹胀用消胀类、增加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比利等;恶心呕吐用止吐类如胃复安、维生素B6等;消化不良用助消化药(小儿)如乳酶生、食母生,泌特等等;有时西医考虑胃黏膜受伤(溃疡、胃炎)还用些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维酶素、胶体次枸橼酸铋片(得乐、丽珠得乐)等。优点:针对性强,起效快,服用简便。但缺陷不少:诊断不明确无法下药(脾胃病往往病人觉得很痛苦,可是现在的西医检查手段都正常,找不到治疗的靶点,无从下药),或者干脆调节神经(认为胃肠功能紊乱);疗效不稳定,特别对长期犯病或慢性病,许多病人用药用着用着就没效果了;西药对胃的副作用大,不良刺激有时还加重病情,有种胃炎就是吃西药本身引起的——药物性胃炎;治标不治本,着眼局部对症处理,轻视全身状况(如情绪)等,而中医就可以弥补这些缺陷。概括讲,中医优势:首先是整体调节,中医认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五脏六腑是相互关联的,一脏功能失常,必影响他脏或由他脏功能失调所致。所以,中医治疗脾胃病,并非单治脾胃,而是从整体调节,使各脏腑的气血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病的效果。其次,治疗用药灵活多变,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如春季肝气旺,故应防止肝木克土,宜适当疏肝健脾;夏季湿气盛,易感湿伤脾,宜健脾利湿;秋冬季节燥气盛行,宜养阴润燥。此外,中医治疗手段多样,有中药内服、外敷、药浴、针灸推拿、食疗等,均可达到补益虚损、调畅气机的作用,并且副作用极小,许多治疗脾胃病的中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或调料,如生姜、大枣、茯苓、薏苡仁等。●中医治法细腻,全身调理。不管诊断是什么消化系统病,就针对出现的主要症状,用望闻问切四诊进行综合判断(是寒、热、虚、实、气),辨证用药。举个例子,功能性消化不良(FD、消化不良),主要症状: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1个月或在过去的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临床很常见,就是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因此西药无法拿出公认而确切的治法,主要对症处理,用些促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抑酸制酸、抗幽门螺杆菌、抗焦虑和抗抑郁等,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用疗效差且副作用多。而中医认为,此病多由情志内伤,或饮食伤胃,或劳倦伤脾所致,以肝郁气滞、脾运失职、胃失通降为其基本病机。病位在胃,但还涉及肝脾两脏,所以治疗以疏肝和胃、温中健脾为主。可选用四逆散、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柴胡疏肝散、平胃散、小承气汤、小陷胸汤、沙参麦冬汤、丹参饮、化肝煎等方药治疗。通过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缓解症状明显,疗效满意,能体现“理、法、方、药”的完整性,比西药经济、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等(经过多年验证的结论)。又如,功能性便秘,没有器质性病变,就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便秘很痛苦,有的人甚至5、6天一次大便,大便干结难下,用力又可诱发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好多老年人都是在上厕所时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危害了人们的健康,据统计人群中约有50%以上的人曾受到便秘的困扰,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对本病多采用对症治疗,副作用较多并有可能产生依赖性,中医药治疗本病则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临床应用广泛。认为本病是因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气血不足等所致。其病位在大肠,但与肺、脾、胃、肝、肾的关系至为密切。在治疗上,中医多通过调理各脏腑气血阴阳来恢复肠道的传输功能,从而达到通便的作用。近10余年有关科研统计证明,中医药治疗比西药治疗疗效高出22个百分点(73.99%:51.33%)。目前上市的治疗便秘的中成药,如以清热通便为主的复方芦荟胶囊、新清宁片等,以润肠通便为主的的麻仁润肠丸、麻仁滋脾丸、麻仁软胶囊等,以理气通腑为主的四磨汤口服液、六味安消胶囊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当然,中药也有特异药,比如,制酸药(乌贼骨、瓦楞子、泽贝母、左金丸),消食药(焦三仙、鸡内金、谷芽),消胀药(枳实、厚朴、莱菔子、大腹皮),导泻药(大黄、番泻叶、牵牛子),涩肠药(乌梅、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石榴皮),止痛药(元胡、芍药甘草汤、木香、川楝子),止呕药(半夏、竹茹、旋复花、代赭石、生姜)等等,对症选用。总之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化压力的加大,脾胃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侵蚀这我们的健康,尤其是严重的脾胃病(西医消化系统的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在我们诊疗过中看到很多,只是觉得有些不舒服,行电子胃镜,钡餐,电子肠镜等检查后发现恶性肿瘤,所以说一个简单的消化系统的症状可能只是身体疾病的冰山一角,如果说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大厦的话,那么脾胃就是我们大厦的地基,有一个坚实的地基我们身体的大厦才不会垮塌。一个健康的身体从夯实根基开始。我们医院脾胃病(消化科)采用中医系结合治疗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西医诊断:我院是全县第一个引进电子内镜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不断积累,技术更加精湛,并且我们还和山东省齐鲁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每周日齐鲁医院郝鸿升教授来我院,进行内镜检查和疑难病例的治疗。2、中医方面:我们是中医院,中医本身就是我们的优势和强项,尤其对有西医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差的功能性疾病,经过中医辨证施治大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还与山东省中医院建立帮扶合作关系,每周日山东省中医院王伟明教授来我院坐诊,让大家在家门口享受省级专家诊疗服务,省去路途远,挂号难等困难。
本文标题:2015-09-24脾胃病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