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40分钟满分40分)1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2分)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2分)3本篇驳论的“突破口”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批驳的?(2分)4文中第8段中“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一部分人”又指的是什么人?(2分)5脊梁是什么?(2分)12阅读《学会在过程中享受》,回答20—23题。(共10分)学会在过程中享受傅全章①很多人做事都只重结果。②农人种庄稼,都认为是辛苦、劳累的,而只在粮食收获时才感到喜悦。收获多少与喜悦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学生学习被认为是枯燥的,辛苦的,只有在考试后取得了好成绩才会高兴。文学爱好者认为创作是艰辛的,只有发表了才认为没有白写。绘画者认为是辛苦的,只有画品被人买了才认为没有白画。习书法者认为只有坚持苦练才会有长进,而“成功”的标志就是能否让作品参展、能否参加协会、作品能否有价值。旅游者的旅途是辛苦的,只有到达目的地后才开始欣赏风景……③做任何事情,都是过程更长。④农人种粮种果,往往是几个月才收获一季,而收获的时间相对来说都是短暂的。学生也如此,要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地听、写、练,才会有拿成绩的几十分钟。写作有时看起来一蹴而就,但积累生活、打腹稿的时间也是很长的。⑤人活着总是要做事的,而做事的过程又会很长,如果我们都把过程看做苦,不能在过程中学会享受,那真是浪费了生命!⑥做事的过程中是有乐趣供我们享受的。⑦农人播种后,每天去田间地头,看见种子发芽了,应该高兴;长叶了,由两片叶变多片叶了,开花了,结果了,果熟了,哪一个过程不令人高兴?学生冥思苦想的一道题终于解了,能不快乐?这快乐恐怕比看到高分时的快乐更实在。练书法者,某字长期写来不满意,或因临摹古帖,或因借鉴他人,或是自己所悟,此次写来十分满意,不亦乐乎!文学创作者,把长期聚结在心中的极想通过文字倾述的情怀终于写成了作品,爱恨情仇的心怀得以宣泄,发表与否,都是快乐!旅游者,并非只在目的地才有风景,无论乘车乘船坐飞机,沿途都有风景:或乡野,或街镇,或沙漠,或草原,或云海,或波涛……比那些只到目的地才开始欣赏风景的人,不是多领略了美、多享受了乐趣吗?⑧人的一生总是在一次次做事的过程中度过的。学会在过程中享受,会使我们更加热爱学习和工作,热爱生活,热爱人生。(选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22选文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3理解全文,阐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4第⑤段中作者说:“人活着总是要做事的,而做事的过程又会很长,如果我们都把过程看做苦,不能在过程中学会享受,那真是浪费了生命!”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具体谈谈你在做事的过程中享受到的乐趣。(文中涉及的内容除外)(3分)答案:1“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2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3驳论性的文章,是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论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本文开头部分树好了靶子,而且是先摆谬论论据,后摆谬论观点,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在反驳谬论时使敌论的薄弱之(批驳的突破口)更明显。接着作者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思路归谬,剖析了对方论据的虚伪性和片面性,有力地反驳了论证。作者的批驳层层展开。再以强有力的事实论据: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我们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脊梁”(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他们,他们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这是中国人民的代表,从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相反失掉自信力的恰恰是那些卖国求荣、善于伪装的民族败类。4“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国的“脊梁”。“一部分人”指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5“脊梁”:比喻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只发展的中国力量。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课练(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