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开滦二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封建制度的衰落C.受西方文明的冲击D.民主思想影响2.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3.中国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B.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4.“锦上添花”、“丝丝人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战国时期丝绸业实行工官制度B.唐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宋朝纺织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D.清朝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5.近现代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民国初年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A.“嫁鸡随鸡,嫁狗随狗B.“一工二干三军人,宁死不跟老农民C.“只要成份好,其他不计较D.“夫妇有义则合,无情即离”6.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粘性的叫黍,不粘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研究者最可能作出的判断是()A.《诗经》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C.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8.明朝时,浙江某地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浙江有些地方商品经济繁荣B.明朝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中心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9.史书中关于景德镇制瓷业中“共计一胚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不能反映的是:①规模大,分工极细②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③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④机器生产形成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A.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B.创办经济特区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建立上海自贸区11.标语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砸烂公检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跑步进入社会主义”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④③①②D.②③①④12.生活就是历史,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坐京张铁路的火车来的北京。”赵洋说:“我刚给家里拍了封电报,让家里给我寄点钱来。”他们当中说话不符合当时现实的是A.张义B.李辛C.赵洋D.王平13.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贩卖粉彩瓷器B.到会馆停宿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14.历史上曾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著名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对该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地处富饶、便利的江河下游平原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15.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又说:“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李鸿章在此说的“奇局”、“大变局”,清政府A.扶持发展工商业B.开展洋务运动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进行维新变法16.据李景汉《北平郊外乡村生活》记载: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京郊一村子里,已婚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有31人,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等理由拒绝剪辫。这一现象表明()A.传统陋习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B.人们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C.当时北京地区社会风气较为自由D.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17.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D.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18.《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19.19世纪90年代,天津人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关闭。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A、清政府法律制度不太完备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D、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严重阻碍20.《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主要是说明()A.唐代手工业经济发达B.唐代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C.唐代商业经济发达D.唐代对商业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21.《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22.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A.“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B.“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23.“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这一段材料描绘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24.1905年创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发展迅速,成为民族烟草工业的领头。1919年,在烟草市场据有绝对优势的英美烟草公司,指控南洋公司产品为“日货”,迫使其停业。南洋公司奋起抗争,在众多民众的声援下,终于重新开业。从上述材料可获取的信息有①.民国政府采取措施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②.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③.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④.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5.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26.一位听书人,身穿暖和的棉布衣服,手里把玩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吃着鲜嫩的熟玉米,津津有味地倾听评书《三国演义》。请推断该场景最早最有可能出现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27.从生产力发展观点看,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近代”认识正确的是A.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C.由商人、资本家出资兴办D.以利润为生产目的28.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29.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唐朝B、北宋C、南宋D、清朝30.有学者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有的“知识无用论、排外思想、意识形态的狂热与平均主义同时被新政策和新规划的大潮一扫而空。”其中“新政策和新规划”应包括()①恢复高考制度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③设立经济特区④分配制度改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1.“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上述现象可能最早出现于A.汉代的长安城B.唐朝前期的长安城C.北宋的开封城D.清朝乾隆时的苏州32.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大为增多。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A.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西部战略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掠夺C.民族工业迫于国内形势大量内迁D.民族企业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重心3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C.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D.摧残了民族资本主义3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新航路开辟35.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这主要是由于()A.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B.企业融入大量外资C.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材料二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副纲首……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处。——(宋)朱彧《萍洲可谈》卷2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