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解析版)
1页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一、单选题:共40题1.赤霉素和脱落酸是植物体的重要激素,种子萌发时释放大量的赤霉素会降解脱落酸。研究者向野生型玉米中转入基因E,使其细胞中赤霉素含量减少(突变体),并以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转入到玉米植株的基因E,可以通过花粉传入其他物种B.当赤霉素含量降低时,有利于玉米在逆境中生长和发育C.突变体对外源脱落酸敏感性高,可能是由于植株中脱落酸含量较高D.据表分析可知,脱落酸对两种玉米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转入到玉米植株的基因E,可以通过花粉传入其它物种,A正确;由图1分析可知,向野生型玉米中转入基因E,使其细胞中赤霉素含量减少(突变体),当赤霉素含量降低时,有利于玉米在逆境中生长和发育,B正确;由图2分析可知,随着脱落酸浓度增加,突变体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则其对外源脱落酸敏感性高,可能是由于植株中脱落酸含量较高,C正确;据表分析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脱落酸对两种玉米种子萌发的调节均具有抑制作用,不具有促进作用,D错误。2.垂体主要由前叶和后叶两部分组成,其中垂体后叶没有激素合成能力,它所释放的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如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结构,a~f表示激素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中属于垂体后叶的是①B.血糖浓度高时,f的分泌会减少C.③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可作为效应器的组成部分2页D.若给动物饲喂含有大量c的食物,下丘脑合成并分泌a的量将增加【答案】C【解析】垂体的①产生的物质b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产生的雌性激素作用于垂体①和下丘脑,①属于垂体前叶,A错误;血糖浓度高时,f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B错误;③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可作为效应器的组成部分,C正确;若给动物饲喂含有大量c雌性激素的食物,由于性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合成并分泌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将减少,D错误。3.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发生,但也可用于培育生物新品种。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症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B.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与基因工程的原理相同C.地中海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为调查其发病率,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随机调查D.染色体片段的互换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则可能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答案】D【解析】猫叫综合症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误;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错误;地中海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为调查其发病率,必须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错误;染色体片段的互换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则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4.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无机环境B.物质循环是指碳、氢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内循环往复,反复利用C.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输入,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存在负反馈调节【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无机环境,及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物质循环是指碳、氢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反复利用,B错误;生态系统都必须有能量输入,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确;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5.进行器官移植时,器官在被剥离后必须马上放入一种“特殊液体”中,对这种“特殊液体”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3页A.有红细胞,为离体器官提供氧气B.有免疫细胞,清除抗原C.有氯化钠,保持细胞形态D.有多种水解酶,为细胞提供生物催化剂【答案】C【解析】器官在被剥离放入“特殊液体”中,这种液体相当于组织液,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故应用氯化钠(生理盐水),C正确;离体器官得到氧气与红细胞的有无无关,A错误;免疫细胞会对异种器官进行排斥,B错误;多种水解酶可能会破环离体器官,D错误。【备注】本题考查无机盐的作用及特殊细胞的功能6.抗丁顿氏病(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线粒体中[H]与O2结合过程释放B.正常的抗丁顿氏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C.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D.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抗丁顿氏病(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直接由ATP水解释放,而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中[H]与O2结合过程产生,A错误;正常的抗丁顿氏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B正确;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C正确;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D正确。7.浆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不具有的生理功能是A.在细胞内的各种生理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B.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C.在ATP的协助下跨膜运输葡萄糖进入细胞D.识别抗原后使浆细胞开始一系列增殖分化【答案】D【解析】浆细胞合成的多种酶在细胞内行使催化功能,A正确;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B正确;葡萄糖进入浆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且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C正确;浆细胞无法识别抗原,且已经高度分化,不能继续增殖分化,D错误。8.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4页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不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胰腺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D.上述调节机制既保证胰腺及时分泌又可减少物质能量的浪费【答案】D【解析】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是胞吐方式完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都要通过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经分析和综合后,再经传出神经传导效应器,B错误;体内分泌的激素都要经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接触,但不会定向运输至靶细胞或者靶器官,C错误;结合题干信息的分析,D正确。9.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味觉受体R2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的味觉受体R1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糖液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糖诱导编码R1的基因突变为编码R2的基因B.味觉受体R1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C.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D.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本身就存在,只是花蜜(自然条件)对其进行了定向选择,A错误;味觉受体R1与感觉甜味的受体R2结构相近,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糖液所吸引,这说明味觉受体R1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B正确;味觉受体分子可“发现”甜味和氨基酸味道,发现后可将其进行传递,说明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C正确;在自然界中,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10.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B.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D.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A错误;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正确;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5页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C错误;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错误。11.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答案】D【解析】本题以“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这一新情境考查癌细胞特点、基因表达、信息传递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降低而易转移分散,A项正确;抑癌基因阻止细胞异常增殖,由题干信息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可阻止细胞异常增殖,因此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B项正确;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项正确;若靶细胞膜上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则会使靶细胞异常增殖从而不能正常凋亡,D项错误。12.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为两种病的系谱图,图二为Ⅱ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不考虑基因A、a,Ⅲ11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2,Ⅲ14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4C.Ⅲ12和Ⅲ13婚配,后代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8D.乙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答案】C【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是伴性遗传的概念,A正确;由于Ⅲ13是甲病患者,且父母不患甲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图二可知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不考虑基因A、a,Ⅰ2基因型是XdXd,Ⅱ6基因型是XDXd,Ⅲ11是1/2XDXD、1/2XDXd。Ⅰ4基因型是XDXd,Ⅱ9是1/26页XDXD、1/2XDXd,所以Ⅲ14是3/4XDXD、1/4XDXd,B正确;Ⅲ12和Ⅲ13婚配,Ⅲ12基因型是AaXdY,Ⅲ13基因型是3/4aaXDXD、1/4aaXDXd,后代正常的概率是1/2×1/8=1/16,C错误;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D正确。13.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动物,可以产生如图中各种基因型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此动物的睾丸中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的细胞B.与过程①、②、④相比,过程③特有的现象是产生了新基因C.①、③、④过程产生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D.过程④结果产生的原因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答案】D【解析】动物睾丸中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体细胞,也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基因型为AB、Ab、aB和ab的生殖细胞,A正确;过程③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a1,B正确;①过程的变异是基因重组,③过程的变异是基因突变,④过程的变异是染色体缺失,三者产生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C正确;过程④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D错误。14.蜜蜂蜂王是由受精卵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