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答案】B【解析】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②是血浆、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所以③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①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①~⑤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名师点睛】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6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结束】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稳态的维持有利于呼吸作用等重要的生理过程在内环境最顺利进行B.组织液是多细胞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C.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D.神经和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C【解析】呼吸作用等重要生理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内,不是内环境,A错误;组织液是多细胞生物体内所有组织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血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时血浆,淋巴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是淋巴,B错误;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这样可以维持血细胞形态的相对稳定,C正确;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名师点睛】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其中组织液中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结束】3、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1425.02.51.5103.26.016.②1471.01.251.0114.07.51.0③10102.510.3525-47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由于细胞內液中的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③为细胞內液,A正确;据分析可知②属于组织液,①为血浆,血浆内的蛋白质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将导致组织液增多,B正确;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需穿过线粒体、肝细胞膜、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共5层膜,故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名师点睛】首先根据各种体液中的成分区分是哪一种体液,由于细胞內液中的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③为细胞內液,又由于细胞外液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故可判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结束】4、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发,如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D.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导致Cl-通道的开启【答案】D【解析】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以抑制膜内变为正电,不能使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错误;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静息状态时是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外流所致,C错误;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导致Cl-通道的开启,使Cl-内流,以抑制膜内变为正电,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名师点睛】膜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关系:正常情况下,不管是静息状态还是受刺激后,膜外钠离子浓度都高于膜内,膜内钾离子浓度都高于膜外.因此,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钾离子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钠离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钾离子进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结束】5、如图是人体屈肌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a、b、c、d表示结构,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A.兴奋由a传导到b的过程中,a处电位变化为: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b处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递质,c处有K+、水、氨基酸、葡萄糖等物质C.中间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与d上的某种蛋白质相结合,d处的膜电位不发生变化D.图中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结果是屈肌收缩的同时伸肌舒张,从而使人体运动能够协调【答案】A【解析】兴奋由a传导到b的过程中,a处由动作电位变成静息电位,即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A正确;b是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递质,B错误;中间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与d上的某种蛋白质相结合,d处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但是电位变大,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传入神经使屈肌神经元兴奋,通过中间神经元抑制伸肌神经元兴奋,可见屈肌收缩先于伸肌舒张,D错误。【考点定位】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结束】6、某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此判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①和⑤号家兔B.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②号家兔C.该实验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D.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答案】D【解析】在首次注射实验中,①是对照组(空白对照),②~⑤都是实验组;在二次注射实验中,⑤是对照组,②~④是实验组,A正确;二次注射时,②号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地缓解低血糖症状,B正确;该实验能证明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但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具有体液调节,D错误。【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名师点睛】二次注射时,每组所注射的物质不同.②号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地缓解低血糖症状,③号注射的是肾上腺素溶液,④号注射的是胰高血糖素溶液,二者都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缓解低血糖症状,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结束】7、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映的细胞行为。图中甲、已所示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图示体液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入神经,并且乙图的调节比甲图更准确、更迅速C.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人体性腺所分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应为丙图所示的作用方式【答案】B【解析】激素参与体液调节过程,激素的本质并不都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合成时不需要核糖体,A错误;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靶细胞是效应器,所以②属于传出神经,且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更准确、更迅速,B正确;若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甲状腺激素等,C错误;性腺分泌的信号分子是性激素,性激素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作用方式为丁,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功能【名师点睛】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障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1)对于原始生命,膜的出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分隔开,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2)对于原生生物,如草履虫,它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与外界环境的分界面也是细胞膜,由于细胞膜的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包括细胞膜控制作用的普遍性和控制作用的相对性两个方面,如下图所示: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即激素→靶细胞.(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细胞.(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的间隙连接,在相邻细胞间形成孔道结构。【结束】8、如图为下丘脑某种神经细胞的部分膜机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②、④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答案】B【解析】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电信号,A错误;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水的重吸收,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B正确;呼吸中枢在脑干,C错误;据图分析,A面为细胞膜外侧,B面为内侧.动作电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D错误。【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动物激素的调节【名师点睛】知识点的总结: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结束】9、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X代表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肝糖原分解,则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有关B.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通透性增大C.如果X代表CO2,c→d时段,呼吸强度增加D.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答案】A【解析】如果X是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是肝糖原的分解,肌糖原不能分解.b→c时段血糖含量下降主要是胰岛素发挥作用降血糖的结果,A错误;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c→d时段表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正确;如果X是CO2,c→d段时,CO2浓度增大,呼吸作用增强,CO2作为化学物质参与调节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最终使呼吸作用增强,C正确;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D正确。【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名师点睛】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结束】10、CAV-16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CAV-16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其不起作用B.T细胞经CAV-16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C.患儿感染CA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