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211《城市区位分析与城市土地利用》课件湘教版必修2
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课时1城市区位分析与城市土地利用[学习目标定位]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一、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①_____关系。2.城市区位:指城市与外部②_____的、社会的和③_____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空间自然经济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具体因素山脉、④_____、湖泊、⑤_____等自然地理事物⑥_____、公路、⑦_____、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经济事物特点对城市的影响相对⑧_____随⑨______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⑩_____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河流海洋铁路港口稳定生产力经济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理想区位在临近⑪_____、⑫______、海洋的地方,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区的⑬______,有利于形成城市;在⑭____________汇合处,在大河入海处,在优良的⑮____和⑯____附近,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邻近矿产资源地,有利于形成⑰____城市。邻近港口或边境,有利于形成口岸城市。邻近多条铁路,尤其是铁路交会处,有利于形成⑱_________城市河流湖泊绿洲干流与支流海港河港工矿铁路枢纽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3.城镇空间布局特点(1)⑲_________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集聚处形成较大城市。(2)⑳_____、沿湖、_____地区城镇较多。(3)_________枢纽处,常形成比较大的城市。(4)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_________地和边境口岸都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人口密集沿河沿海交通运输商品集散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思维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城市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答案从地形上看,日本山地多,平地少,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从气候上看,太平洋沿岸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市场狭小,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很强,同时又是一个多港湾的岛国,将城市布局在沿海,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二、城市土地利用1.含义:指在城市_____和_____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其_________和_________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2.意义:反映出城市布局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地域差异。形成发展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基本形态城市功能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城市区位分析探究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1)试分析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哪些城市,为什么?(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试分析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什么?(4)试分析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答案(1)B地处两条河流的汇合处,C地处河口,所以B、C两地的水源和交通条件更为优越;B地处平原,C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周围便于农耕。A地为沙漠,水源不足,D地处山麓地带,地势狭窄。所以最早形成城市的应该是B、C。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2)A、C两城市附近有油田,D城有煤和铁资源,所以三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条件应该是矿产资源丰富。(3)A城市地处内陆的沙漠地区,对外交通非常不便,所以促使其发展的区位因素是铁路运输的发展。但当地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4)E附近是风景名胜地,所以旅游是其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反思归纳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平原中低纬度沿铁路干线起河口沿海点或终点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迁移应用1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区位是()A.河口位置B.河流沿岸C.渡口位置D.河流的发源地解析河流对城市的发展极为有利,主要是因为河流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充足的淡水,而河流的发源地没有提供便利交通的功能。D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城市土地利用探究活动读“我国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1)图中显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有哪些类型?(2)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市政用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3)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1)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等类型。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2)商业用地: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的外围;工业用地:市区外缘,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政府往往是土地的支配者,在法律上它可以收购和征用所需要的土地,所以市政用地一般不考虑租金问题,主要为交通方便及邻近其服务对象。(3)居住用地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不论城市大小,都有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三种类型。而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用地类型,如行政用地、文化用地等,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分散布局。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反思归纳同种类型用地相对集中的原因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_____和_____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例如,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_______和_________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服务业,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这就是_________。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除商业用地外,工业、住宅等用地往往也具有集聚的特点。空间位置集聚市中心街角路口集聚效应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迁移应用2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工业用地B.住宅用地C.农业用地D.商业用地解析住宅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往往也是一天当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B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互动探究区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1.日本筑波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海运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B.新建铁路交通枢纽的需要C.发展风景名胜旅游的需要D.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需要解析日本筑波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科学技术。D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2.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中国抚顺、开滦等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A.开采石油B.开发煤矿C.开发铁矿D.开采金矿解析四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煤矿的开采。B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山东省的临清市地处京杭大运河岸边,明清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有名的商埠,每日船来车往,富商云集,烧制的“临清砖”专供皇家御用。但新中国成立后,与其他城市相比,临清市发展缓慢,成为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随着京九线的开通,临清市又一次面临大发展的机遇。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3.临清市在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资源B.文化教育C.交通D.“临清砖”的生产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4.导致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B.战争和灾害C.“临清砖”的停产D.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解析京杭运河古时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由于临清地处运河岸边,因此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京杭运河山东济宁以北段不能通航,因此影响到临清的交通地位,城市发展缓慢下来。答案3.C4.D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11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完成5~6题。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5.2011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A.居住用地B.工业用地C.道路用地D.绿地用地6.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对该市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该如何调整()A.改善居住条件,增加住宅区的面积B.发展高技术工业,扩大工业区面积C.改善交通建设,增加道路用地面积D.美化城市环境,扩大绿地面积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解析第5题,由图可得,只有人均绿地用地介于国家标准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符合国家标准。第6题,该市人均道路用地低于国家最低标准,应增加道路用地面积。答案5.D6.C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7.读“河流与城市区位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城市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城市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城市的成因是处于____________汇合处,因此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4)丁城市处于________位置,因此它既是________港,又是________港。(5)甲、乙、丙、丁四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注意题中信息,如瀑布、公路等信息。答案(1)甲城市上游有瀑布,位于河运的起点,货物在此转运(2)乙城市位于公路与河流的汇合处,具有水运和陆运的优势(3)干支流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4)入海口河海(5)运输供水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211《城市区位分析与城市土地利用》课件湘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