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201506城市规划原理备考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二、各朝都城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模宏大。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2、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寻求集合图像与数之间的和谐以及秩序的美。3、《建筑十书》古罗马维特鲁威的著作。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4、田园城市:英国霍华德提出。意义:提出发展极限的概念;有机平衡的原则;动态管理的观点。5、卫星城市:昂温提出。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6、柯布西耶: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想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市中心空地,绿化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以及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活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7、《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座位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8、邻里单位:要求在交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称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9、《马丘比丘宪章》:重视人与人的联系。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化:简单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及过程。具体包括:①人口职业的转变。②产业结构的转变。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职能(名词):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分工城市职能三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城市性质(名词):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在确定城市性质时,一定要先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区别:1、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之恩能够;城市性质一般是代表城市规划预期的目标或方向。2、城市职能可能有多个,而城市性质是其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而城市性质则带有明显的规划意向。3、城市性质相对稳定,而城市职能是多变的。城市规划区: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指出: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统称为一书两证。2.城市规划中的几条线(红线,黄线,绿线,紫线,蓝线等)分别指什么?五、总规“七线”规定城市绿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紫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限。城市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限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是滴等城市地标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城市红线:城市道路控制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的城市道路两侧边界控制线。城市黑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城市橙线:是指为了降低城市中重大危险设施的风险水平,对其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活动进行引导或限制的安全防护范围的界线。城市空间形态:集中型形态: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4:1方形圆形扇形带型形态:建成区主体平面的长短轴之比大于4:1,U型S型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城市产业为第一产业: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加工业。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服务服务的产业。控规的13项指标:规定性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层数,绿地率,公建配套项目,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用地边界,社会停车场库,配建停车库,地块出入口方位、数量和允许开口路段引导性控制指标:建筑形体、色彩、风格等城市设计内容2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FAR。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上)/建设用地面积(单一性质的容积率的计算)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3建筑密度=用地内所有建筑的总建筑面积(规划地块内格雷建筑基底面积之和)/用地面积4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5建筑后退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行控制。主要包括退线距离和腿界距离两种。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中间站的位置选择:一般设在小城镇,铁路最好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客站和货场(工厂规模不大时)均布置在城市的一侧客运站的位置选择:能方便旅客,提高铁路运输效能,与城市布局有机结合,应靠近市中心。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结合城市的总体布局合理选定公路线路的走向及其站场的位置。(汽车)站场的布置:1使他既使用方便,又不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2要与铁路车站,港口区码头有较好的联系,便于组织联运;3大城市中我们可以将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4货运站应接近货源和供应区,与居住区有一定距离;5与城市道路相联系又不干扰。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位置选择要考虑净空,噪声干扰和与城市联系等。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5~7km,如果跑道中线通过城市,则跑到靠近城市的一段与市区边缘的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居住区规划居住用地中“三大级别”(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与“四大系统”(住宅、道路、绿地、公建)居住区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也可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或10000~15000户)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一般说来,它由若干居住小区或若干居住组团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或2000~4000户)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居住区的组成单位。居住组团居住组团指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或300~700户)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居住区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及用地两个方面,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的标志。居住区规模受那些影响: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2.城市道路交通;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4.住宅层数居住区一般人口5万人为宜,用地在50-100hm2左右。居住区按照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城市内的居住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区。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5000-10000人,用地10-20hm2。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住宅组团住宅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一般为300-800户,1000-3000人。3.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4.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为居民营造“居住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居住区道路分级:第一级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区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车行道宽度不小于9米,人行道宽2-4米;第二级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区次要道路,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道路红线宽度10-14米,车行道宽度6-8米,人行道宽1.5-2米;第三级住宅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交通联系,车行道宽度4-6米;第四级宅前小路:通向各户或单元前小路,宽度不小于2.6米。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人车分行人车混行人车共存居住区绿地的指标:住宅组团不小于0.5平方米/人,居住小区不小于1平方米/人,居住区不小于1.5平方米/人。对绿地要求教高的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地总面积(层)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用地面积(m2/hm2)住宅建筑建筑面积毛密度=住宅总建筑面积/居住用地面积(m2/hm2)人口净密度=规划总人口/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人口毛密度=规划总人口/居住用地面积(人/hm2)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毛密度)=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4.居住区用地组成有哪些答:居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由以下四类组成。(1)居住建筑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留出的一些必要的空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务院等。(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道、场地和绿地等。(3)道路及广场用地,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上两项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回车场等的用地。(4)绿地及体育场,指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阴道、小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防护绿地等。以上四类用地中,居住建筑用地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约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左右。100.邻里单位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提出的,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邻里单位的六条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的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单位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105.城市交通对城市的影响: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106.干道网密度衡量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占有的比例,单位是公里/平方公里(km/km2)。干道恰当的间距是600-1000米,相应干道网密度为2-3km/km2。城市道路按三级划分:107.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红线宽度30-45m2.次干道(区干道)红线宽度25-40m3.支路(街坊道路)红线12-15m108.城市道路系统形式: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两种含义109.路幅宽度是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度宽度的总和,由城市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决定。110.道路宽度是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由交通量决定。混合交通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400辆/小时机动车道的宽度=所需要的车道数×一条车道所需要的宽度一般车道宽3.5米左右,快速干道3.75-4米。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一块板车辆都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适用于道路红线窄(小于40米)机动车不多,设四条车道已能满足交通需要。二块板是中间
本文标题:201506城市规划原理备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6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