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5文学接受的过程.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文学接受的过程:一、文学接受的发生二、文学接受的发展三、文学接受的高潮一、文学接受的发生(一)期待视野1.期待视野的定义西方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提出。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2.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层次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3.期待视野的形成原因接受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特定的生理机制,即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4.期待视野的类型:个人期待视野和集体期待视野5.作用:决定读者对所读作品内容的取舍决定读者的阅读重点决定读者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二)接受动机:1.审美动机2.求知动机3.受教动机4.批评动机5.借鉴动机(三)接受心境1.指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2.产生接受心境原因:社会环境与个人境遇、身心状态、自然环境。3.文学接受心境:欣悦抑郁虚静虚静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心斋坐忘”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杜甫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1.隐含读者(impliedreader),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1)作家的创作动机会决定文本中隐含的读者(2)作家赋予文本的思想内涵会决定隐含的读者。(3)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也会决定隐含的读者。2.隐含的读者形成的原因: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白居易:《寄唐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白居易:《新乐府序》爱尔兰现代派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曾经宣称:他期待的理想读者,是那些“毕生研究《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而其他什么都不做的人。”3.隐含的读者与现实的读者的关系:不能完全对应二、文学接受的发展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一)填空、对话与兴味1.填空、对话伊瑟尔: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进行再创造。英加登:文学作品最终完成依靠读者去“填空”。伽达默尔(Hans-GeorgeGadamer)作品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处于无限的对话之中。2.兴味兴:孔子“诗可以兴”宋人朱熹释为“感发志意”味:钟嵘《诗品序》“滋味说”“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读者借助自己的想像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二)异变与还原(差异性与一致性)1.异变的表现:形象的异变:情感的异变:思想观念的异变:文学语言的不确定和个性化的期待视野导致异变读者的期待视野导致异变:政治观念预定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学欣赏能力2.产生异变的原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26王国维从自己的视野,把古人的三句词理解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一个外国人眼里的金庸作品评论《射雕英雄传》:对人类的智力提出了质疑。书中有五个拥有最强内力的人,骄傲地将自己封为五个方向的虚拟君主。但在小说结尾,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并不比一个略有弱智的青年更强。书中一个似乎拥有罕见美貌和聪明的女子,最终也为这个青年所拥有。更为微妙的是,这五个虚拟君主中的那个西方君主,后来似乎拥有了最强大的内力,但他的智力情况却更糟——成了一个严重的失忆症患者。思考:怎么理解“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怎么理解“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再创造的现象及其规律。“一千个哈姆莱特”中的“一千个”是异变,“一千个哈姆莱特”还是“哈姆雷特”而非别的什么人物,则是还原。所谓异变,是说经由读者阅读创造的“第二文本”和作者创作的“第一文本”产生了不同。异变的表现:情感、形象、思想的异变。产生异变的原因:1.文学语言的不确定导致异变。文学文本是一个具有意义不确定及意义空白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去填空、对话、兴味。2.读者不同的个性化的期待视野导致异变。第一,某些政治观念会导致异变。第二,某些预定文化观念会导致异变。第三,文学视野会导致异变。第四,个人经验会导致异变。第五,文学欣赏能力会导致异变。所谓还原,是说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经验及思想见解的过程。还原的原因:异变有阈限,不能完全无中生有。不论如何异变,由于特定文字系列组合的限制,总会含有“第一文本”潜在意义的某种因素即文本内在的质的规定,如人物身份、性格、事件等。文学接受既有明显的个人差异性,又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共通性。故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三)理解与误解1.正解与误解前理解:读者由于期待视野的存在而对于作品先入为主的看法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对话”,相应者为正解,相悖者为误解。正解——还原;误解——异变2.正误与反误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符合作品的实际。反误,指读者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脂砚斋认为:《红楼梦》的总纲是“色空”、“梦幻”,作者写的是自己内心的悲愁与苦闷;王希廉认为,是一部感叹家世盛衰之作;王国维认为:“彻头彻尾之悲剧也”,王梦阮认为,顺治皇帝和董小宛的故事;蔡元培认为:是政治小说,“吊明亡,揭清之失”。景梅久认为:表现了作者的排满思想。《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集外集拾遗》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期待视野与文本的两种关系:1、顺向相应:作品与期待完全一致。2、逆向遇挫;读者因期待指向的暂时受遏而不适,但很快又会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会因扩充和丰富了期待视野而欣悦。作用:①获得超越期待视野的新奇艺术空间;②因扩充和丰富期待视野而满足。埃及的麦子祭司的预言爬满虎皮麦子随之而来。从没见过的麦子黑色的麦子,紫色的麦子那一年尼罗河涨水成群结队的鱼在街头露宿甲虫推动一块块巨石垒成公墓卡住喉咙的不是饥饿,是温柔的雨水广场上,鸽子和狗一道散步生火煮麦粒的人早已躲到金字塔里去了烧死的全是年轻的麦秸顺向相应与逆向遇挫的结合:①以顺向相应唤起读者期待视野的预定积累;②以逆向遇挫打破期待惯性而遣动想象三、文学接受的高潮:(一)共鸣1.共鸣是文学接受过程进入高潮的重要标志,通常指这两种情况:一、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或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二、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感受的现象。2.产生“共鸣”现象的原因:作品的魅力:形象感人,思想情感深刻与读者感情的相通:思想观念相通、情感经验相似、意志愿望相近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了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番掩卷哭曹候。清永忠3、共鸣的种类①个体共鸣②群体共鸣③人类性共鸣文学欣赏中的共鸣,是文学作品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能不能将共鸣的强弱有无视为评价作品的尺度?(二)净化1.净化,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与《诗学》。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净化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不由自主地达到的一种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2.净化的作用一方面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以维持心灵的平衡。一方面由于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憾,使读者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管子·内业》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务》诗,可劝薄妇淳。——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净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三)领悟题西林壁苏轼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而终不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四)延留知识点:期待视野、接受心境、隐含的读者、召唤结构、共鸣期待视野及形成原因及其作用。怎么理解“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共鸣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文标题:15文学接受的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9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