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燃油系统组成汽车燃油系统主要分为燃油供给系统和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功能是为发动机提供燃油,保证整车在任何工况下的燃油供应。主要包括油箱、油泵、燃油滤清器、油轨(调压阀可能集成于油轨或者油泵)等零部件。如下图所示。燃油箱燃油箱一般采用吊带固定于车身或者通过托架等用螺栓固定于车身底盘,需具备一定的防腐蚀、防冲击能力。主要性能参数包括容积、材料。油箱一般的布置原则:燃油箱采用吊带固定于车身或者通过托架等用螺栓固定于车身底盘,需具备一定的防腐蚀、防冲击能力。油箱与排气管的最小距离不少于60mm,箱体内最高温度一般不会高于六十度。除要求保留与排气管的间隙外,影响燃油箱布置位置其他因素主要是底盘空间及附近其他零部件的布置空间。布置时应考虑到整车维修时能方便地拆装燃油箱及加油管等,必须有足够的工具空间。固定油箱用吊带和托架防腐要求比较高,一般与车身底盘件保持一致,要求500hNSS试验无锈蚀。燃油箱容积:燃油箱设计目标容积的大小主要由整车油耗决定,但受底盘布置空间的限制。一般情况下要求整车的续驶里程不少于500公里,在布置允许条件下尽量将燃油箱容积做到最大,增大续驶里程。容积计算由于要考虑厂家的工艺化设计,燃油箱布置容积的90%一般为油箱包含壁厚在内的总容积,包含壁厚的油箱总容积的5%为壁厚所占用的容积。不包含壁厚在内的总容积的10%为膨胀空间,5%为热膨胀的空间,其余部分为额定容积。在油箱内部充满额定容积的燃油情况下,阀体布置要保证在前、后、左、右、左前、左后、右前、右后等八个方向都能顺利的排气,防止油箱内部过正压或者负压。阀体布置示意图油箱材料:分为金属和塑料两类。金属油箱箱体冲压焊接成型,料厚一般在1.0mm左右;塑料油箱箱体吹塑成型,一般壁厚在5.0mm左右。由于塑料油箱更能适合底盘的复杂形状,可塑成适应底盘空间的各种形状,同时,不存在锈蚀污染问题,因此,比金属油箱得到更广泛应用。燃油箱作为法规零部件,认可前必须通过国家强制法规认证。《GB18296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20072-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燃油滤清器总成其主要作用是过滤燃油中的一些微粒杂志及部分水分,保证燃油的清洁度,延长燃油喷嘴寿命及发动机有效试验寿命。油滤的有效使用寿命一般由主机厂结合油品等多方面条件决定。我公司现有规定要求用户二万公里更换一次燃油滤。燃油滤清器总成设计最主要的参数包括:1总成最大的允许压降;2滤纸有效过滤面积和有效过滤体积;3滤纸的平均孔径;4总成的有效试验寿命即有效使用寿命接口一般采用快插接头型式φ7.89规格,符合SAEJ2044标准。管路作用:输送燃油及燃油蒸气根据布置区域及输送介质的不同,选用的材料不同。现有的主要材料有尼龙管、金属管、橡胶管。设计的主要参数有:管径——保证足够的流量材料:根据整车档次定位和整车排放要求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接口尺寸:采用快插接头型式或者卡箍的链接方式管路一般布置要求:要求管路之间不接触,管路与底盘、车身等间隙一般需3~5mm。管路应该尽量远离排气管等热源。管路大部分布置于车身底盘下和前仓,零件表面需具备一定的防腐蚀能力。最高温度一般不会高于六十度。工作压力随电喷而定,一般工作压力在3~5bar。影响布置位置因素主要是底盘和前仓空间尺寸、附近其他零部件的布置空间以及连接管路的走向。前舱管路与热源的间距要求在160mm左右,底盘下面管路与排气管的间隙一般要求大于120mm,保证管路的外表面温度低于60度,如果无法保证必须在热源外面增加隔热罩或者管路外表面增加防热装置。电动燃油泵总成主要由电动燃油泵(EKP)、液位传感器(TSG)、压力调节器(全回路集成在油轨上,油泵上不带)、储油桶、油泵托架、具有电气、油路接口的法兰等的组成,主要功能是保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给整车提供充足的燃油并且能正确指示燃油箱内部燃油的剩余量。电动燃油泵总成主要设计参数如下:1回油系统状态,即调压阀集成在油泵上还是集成在油轨。2系统压力3油泵名义安装高度电气接口、油路接口、法兰接口油泵输油性能油位高度阻值关系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油箱、碳罐、碳罐控制阀、管路等零部件组成.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油箱内的燃油蒸气通过管路进入活性碳罐,活性碳罐中的活性炭将燃油蒸汽吸附到活性炭颗粒上,当发动机在适当工况工作时,碳罐电磁阀打开,在发动机进气管真空度的作用下,新鲜空气从碳罐通大气孔进入碳罐,冲刷吸附到活性炭颗粒上蒸气,脱附的油气被吸到汽缸中燃烧。从而,避免燃油蒸气流到大气中污染环境,同时也起到了节油的作用。工作原理图如下: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优化主要考虑如下问题:1、燃油箱、油管等零件的材料和加工工艺2、活性碳罐有效容积与油箱的合理匹配3、同等容积下碳罐的吸、脱附能力4、碳罐的使用寿命5、碳罐脱附时刻及脱附量与发动机工况的匹配现有主要蒸发排放法规限值情况近年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汽车行业越来越重视排放污染问题.主要情况如下:2-3DayDiurnal(2gramLimit)1HourDiurnal(2gramLimit)1DayDiurnal(2gramLimit)Australia(US83)Mexico(US83)China(EU2)India(EU2)S.America(US83)S.Korea(Post53)Japan(Post53)Europe(EU3)U.S.(Tier1+ORVRrequirement)碳罐的布置原则:碳罐大部分布置于车身底盘下或者前仓,要求碳罐布置一般要高于油箱,并需具备一定的防腐蚀。最高温度一般不会高于六十度。影响布置位置因素主要是底盘空间、附近其他零部件的布置空间以及连接管路的走向。布置时应考虑到整车维修时能方便地拆装碳罐等,必须有足够的工具空间。活性碳罐的主要设计参数:活性炭牌号和材料:决定了活性炭的BWC或者GWC(butaneworkcapability)。碳罐的结构:碳罐内部分为几腔,长径比的大小。活性炭有效容积:受油箱容积、截面形状,发动机排量,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脱附量等参数的影响。
本文标题:汽车燃油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