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1级GIS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计划书(修改)
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计划书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系别地理信息系统系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年级2011级拟定人史正涛苏怀2013年9月15日1实习目的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是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完成地质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和土壤生物地理学、遥感、GIS等课堂教学之后,组织的一次自然地理学各要素的综合实习。其目的是培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不仅具备野外识别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能力,而且能够将自然地理学野外采集数据与3S技术结合,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2实习地点,路线和时间安排东川、巧家、会泽、曲靖、石林、抚仙湖(含帽天山)2.2实习路线昆明—东川—巧家—会泽—曲靖—石林—抚仙湖2.3时间安排10月30日开动员大会,准备相关资料;11月7日检查工作准备情况和仪器操作能力;11月10-16日野外实习;11月17-22日撰写实习报告,上交初稿;11月22-28日修改提交实习报告。3实习内容3.1野外自然地理要素的鉴定、识别和遥感影像解译3.1.1地质要素的鉴定、识别和遥感影像解译(1)三大岩类的野外鉴定包括:东川玄武岩、火山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嵩明,会泽碳酸盐岩、小江河谷泥(页)岩、千枚岩等的野外肉眼鉴定和识别。(2)岩层的产状对比测量和地层接触关系的识别包括:岩层走向、倾向、倾角的测量和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以及断层接触的野外识别。(3)大型断裂带,褶皱构造体系的野外识别和遥感影像解译包括:小江断裂带,会泽舍居河背斜的野外识别和遥感影像解译。3.1.2地貌要素的鉴定、识别和遥感影像解译(1)地貌面的野外观测和DEM图像,遥感图像识别包括:嵩明,东川红土地的夷平面、巧家金沙江谷地的河流阶地、抚仙湖湖岸阶地,以及抚仙湖西岸构造山前台地的野外观测和DEM图像,遥感图像的识别。(2)次成河、顺向河、构造谷地和侵蚀峡谷的野外识别和遥感影像解译(3)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的野外识别和遥感影像解译(4)灾害地貌遗迹的野外观测和遥感影像识别包括:小江流域泥石流遗迹,巧家滑坡体和金沙江堰塞湖遗迹的野外观测和遥感影像识别(5)喀斯特地貌的野外识别包括:包括地表喀斯特地貌如石牙,溶沟,漏斗等的识别,以及地下喀斯特地貌的鉴定。3.1.3气象、气候、水文要素的观测包括:气温、湿度、云系、逆温现象、辫状河/曲流、泥沙含量、湖流、波浪等的野外观测和推测。3.1.4植被/土壤类型的野外识别和遥感图像解译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热河谷植被类型的野外识别和遥感图像解译,以及燥红壤、山原红壤、红色石灰土、红棕壤的野外识别和遥感图像解译。3.1.5土地利用类型的野外识别和遥感图像解译包括:林地、草地、耕地、建筑用地等。3.2野外自然地理要素空间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1)小江断裂带,舍居河背斜的空间分布状况研究(2)嵩明、东川夷平面,巧家金沙江阶地的划分对比和空间变化规律研究(3)小江两岸泥石流灾害,金沙江堰塞事件发生的期次研究(4)石林碳酸盐岩沉积的古环境及石林地貌的形成历史研究(5)澄江动物群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沉积环境研究(6)东川、巧家干热河谷特有植被类型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研究(7)巧家高山河谷植被、土壤的垂直地带性研究(8)东川、曲靖土地利用格局和发展趋势研究(9)东川市城市兴衰、特征与植被、矿业和地质灾害的关系4实习方式本次实习采取集中讲述与分散调查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独立观察、钻研、思考相结合以及小组讨论与教师总结归纳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5指导教师及分工史正涛主要负责介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地质遥感分析左俊辉主要负责后勤,摄像等苏怀主要负责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土壤野外识别指导工作董铭主要负责遥感分析,植被识别方面的野外指导工作6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实习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报告中体现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工作态度、实习笔记记录、出勤表等确定实习成绩。成绩按100分制评定。
本文标题:2011级GIS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计划书(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1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