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1高中历史总结资料
《必修1纲要》1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1046年)②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③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西周1.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2.西周的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春秋(前770-前476年)社会大变革,从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社会1.诸侯争霸2.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文侯改革、楚国吴起变法古代欧洲民主古希腊的民主政治1.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前8~6世纪)2.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梭伦改革确立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黄金时期:伯利克里改革民主政治条件:①保证城邦的独立和发展②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③奴隶劳动提供了物质保证④亚非文明的影响2.民主政治的作用:①铸就了希腊人的民族性格②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特征:全民参政、公民平等、法律至上、轮番而治阶段特征中央官制地方行政认识战国:封建制度确1.战国七雄2.封建制度的确立: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罗马法1.罗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前450年成文法《必修1纲要》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萌芽)(前475年—前221年)立3.各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皇帝制。②中央行政制度。③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①皇权至上原则。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⑤宣扬“君权神授”。⑥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政治的起源和发展诞生)2.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完成)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质(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作用:1。(对罗马)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2。对欧美)是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3。(对东方)对日本和中国也有很大影响。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男女权利不平等。秦朝(确立):(前221年-前207年)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奠定二千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皇权至上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诸卿郡县制: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郡守、县令均由中央任命。汉朝(巩固)前202-220年)汉承秦制,汉承秦制:皇帝制新变化中朝—决策外朝—执行尚书台—中枢汉初:郡、国二制并行汉武帝:分十三州,设刺史东汉末:州郡县三级三国两晋魏晋南北朝(220—589年)三省体制逐步形成尚书省三省中书省门下省隋唐(完善)581—907年三省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创造三省:中书省—决策机构门下省—审议机构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吏、户、兵、刑、工六部)隋:州县唐:道州县北宋(加强)960—1127年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进一步加强二府:门下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相行政权三司—管财政,分相财权北宋:路·州县元(发展)1271—1368年1.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2.开创行省制度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中书行省路府州县宣慰司《必修1纲要》3明清(强化、衰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矛盾尖锐,君主专制达到逐步顶峰。明: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2.内阁的创立影响: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废行省,设三司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近代欧美代议制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1.确立: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3.完善:普选权的扩大(可整合选修2第二、四单元相关内容)特点: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作用:1.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3.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或表述为:对欧美有深远影响。)清:1。康康熙设南书房2.雍正设军机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美国总统共和制《1787年宪法》1.联邦制2.分权与制衡原则3.总统共和制(可整合选修2第四单元相关内容)意义:(1)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2)它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确立了联邦制,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局限性:它承认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同: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异:他们的政体不一样。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如英国。共和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利,如美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阶段特征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近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加紧商品输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限于器物层面。推动历史前进仍是农民阶级,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1842年)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③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全盛、转折、失败)太平天国(1851~1864年)A.《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的原则。B.《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作用:太平天国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局限性:阶级、时代局限法国共和制1.(整合选修2相关内容,简略补充法国经历专制—立宪—共和—帝制—共和—帝制的反复较量)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内容①行政权归总统,他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③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特别注意对比两国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共和制的国家首脑由选举产生。从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上看: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瑗珲条约》①洋务运动《必修1纲要》4代中国政治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列强的政治侵略(战争和瓜分土地)和经济侵略(资本输出为主)并行,并形成宰割中国的同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农民阶级让位于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民主革命是主流。中日甲午战争(188年—1885年)《马关条约》(1885年)①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左宝贵、邓世昌)②反割台斗争(刘永福、徐骧)③戊戊变法辛亥革命功绩:1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4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5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失败表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失败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政治德国君主立宪制1.德意志的统一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内容①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②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③议会:分为两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评价《德意志宪法》积极意义: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②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局限性:①保留了普鲁士的君主制度和军国主义的传统,②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又有行政大权。德国:德国首脑(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帝国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立法权;德国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结束两院,因此,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1901年)①义和团运动(口号:扶清灭洋)②辛亥革命(民主思想传播、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①社会条件:1825年经济危机②理论条件: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③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2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内容①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③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就是通过阶级斗争,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共产党宣言》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开展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1949.9)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突出的特征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民大革命。五四运动(背景、口号、结果)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主力:工人;先锋:青年学生)影响:促
本文标题:2011高中历史总结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3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