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1023大学语文复习要点
1【练习】一、孔子论“仁”之言颇多,请予列举并谈谈你的认识。二、何为“中庸”,孔子为什么将其视为最高道德标准?三、《论语》中多有以“三”为题的警句名言(如“三戒”、“三省”),请写出三条原文并简要分析之。四、孟子“忧乐”与“穷达”观念,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请结合你的认识予以说明。五、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参考答案:一、孔子论“仁”之言颇多,请予列举并谈谈你的认识。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篇第一)、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第三)、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篇第四)、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篇第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篇第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实现“仁”的途径)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礼”的态度)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篇第十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为人处世侍人原则)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篇第十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篇第十二]、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第十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第十五]。2、认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对“仁”的最基本的表述就是“爱人”。同时,孔子还从多个方面对“仁”进行了解释说明。例如“仁”与“礼”、与“乐”、与人的品性等,表明了“仁”之意蕴的多向性。二、何为“中庸”,孔子为什么将其视为最高道德标准?“中庸”大略有三义:1、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2、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鲁迅《华盖集·通讯》:“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3、中等;平常。《荀子·王制》:“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孔子所取乃是第1义。要想做到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仁爱之心(仁),二是居正不偏的处世原则(中),三是常行不变毅力(庸)。这并非一般所能达到。所以孔子视之为最高标准。三、《论语》中多有以“三”为题的警句名言(如“三戒”、“三省”),请写出三条原文并简要说明你的理解。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篇第一)、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交友原则)(季氏第十六)、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第十六)、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第十六)、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第十九)、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第一)、三者: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三于: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第八)、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第十四)、三不知: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第二十)2、理由:略。四、孟子“忧乐”与“穷达”观念,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请结合你的认识予以说明。1、由“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显示出历代志士仁人,为国为民的信念追求;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是历代具有操守的文人士子的立身之本。五、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孟子主张以德治国,推行仁政王道,强调道德感化之力,所以主张“性善”。荀子主张以“礼法”治国,具有明显的“以礼容法”(后世统治者大者施行儒法并用、儒表法里的方针,盖源于此)特征,意欲治人,必更多关注人之不缺点,故认为人本“性恶”。其实,以“善”或“恶”界定人的先天之性,都是不够正确的。人的品性的养成,更多地是由于后天的因素决定的,相对而言,荀子认为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及本人的刻苦努力,可以达到“性善”的说法,具有合理性。4.法家治术【练习】一、韩非的法制思想,明显受到商鞅的影响,请加以说明。二、不少人喜欢将王安石与商鞅比较,请你谈谈二人的异同。三、归纳“今有不才之子,……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一节文字的主要含义,并对其作出分析评价。四、你如何认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以此比照,我们的社会还有哪些不足?参考答案一、韩非的法制思想,明显受到商鞅的影响,请加以说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法制理论:如,韩非的“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与商鞅所说:“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是一致的。2、商鞅的法制实践对韩非影响很大,可以说,他的法制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之为是对商鞅变法实践的理论总结。二、不少人喜欢将王安石与商鞅比较,请你谈谈二人的异同1、皆为变法革新的思想家与实践家,都曾在国君支持下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且取得了成果,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2、相对而言,商鞅的成效更为显著,因为他大力推行了刑罚,而王安石的刑罚力度不及前者。商鞅的结局远惨于王安石,源于用法太过,而王安石则以正直的人品赢得了尊重。三、归纳“今有不才之子,……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一节文字的主要含义,并对其作出分析评价。1、主要含义:(1)家教、师教的作用不及法制之作用。(2)法律须严酷,令人生畏;赏罚必严明,使人避罚就罚;法律须统一固定,使之深入人心。(3)赏罚严明,是激励人们3尽心尽力的重要方法。2、韩非此说有道理,但应附之以教育等方式,才可取得更好效果。四、你如何认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以此比照,我们的社会还有哪些不足?1、管子强调了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的礼仪修养提高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基本物质生活是人的社会活动前提。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丰衣足食与知“礼节、荣辱”并无必然的联系。2、我国现在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少地区已经向小康、中等发达水平迈进。但是,我们的精神文明、个人修养不容乐观。不少人的表现非常之差,已经影响了中国的整体形象。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教育、纪律乃至法制的手段,引导或强制人们知礼知辱,这是国家进一步发展之必须。18.敬畏生命【练习】一、“敬畏生命”伦理观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二、“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具有理想色彩,践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请问你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贯彻尊重生命的原则?三、“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对于我国建构和谐社会有什么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一、“敬畏生命”的伦理观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一切生物,包括人、动物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各种生命生存在一种互相影响和必然的联系之中。人应该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在自己的生命体验中体验其他生命,这样人类自身才可以做到幸福的生存,才可以和人类之外的所有生物和谐的发展。二、“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具有理想色彩,请问你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贯彻尊重生命的伦理学?尊重生命的价值;良善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之道;应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三、“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对于我国建构和谐社会有什么意义?谈谈你的看法。有积极意义。“敬畏生命”的伦理观使个人懂得各种生命的价值,促使人相互尊重,建构良好的社会关系;各种生命相互依存又使人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20.晋公子重耳之亡《左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两书记事同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但《左传》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多27年。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其作者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此说为后世所疑,近代以来,多认为是由战国初年人根据各国史料编撰而成。《左传》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春秋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坚持历史家“不隐恶”的原则,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露和荒淫无耻,体现出鲜明的民本、爱国思想。《左传》是先秦历史散文名著,具有较为突出的文学特色。首先,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情节紧张动人。其次,善于描写战争,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争都叙写得十分出色。第三,语言简洁精美,多用简括语句概述复杂纷繁的事物;善用极少的笔墨刻划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与较频繁的外交活动相适应,书中颇具行人辞令之美。4【练习】一、结合重耳的经历,分析“磨难”对人生的价值。二、狐偃(子犯)在重耳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三、据称“寒食”(清明节)源于介之推的故事,请从社会文化角度予以说明。参考答案:一、结合重耳的经历,分析“磨难”对人生的价值。重耳是一个养尊处优,不谙世事的贵胄公子,经历一系列的磨难,可谓大器晚成。普天之下,莫非妄图,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单纯的公子,被作国王的父亲追杀——亲情的重伤一次次的磨难使重耳在世态炎凉中成乞食于卫——流离失所熟起来,人情练达,逐步具有了国王曹国窥浴——高位者的侮辱的姿态,乃至春秋霸主的威势。从某种郑国不纳——同侪的无视意义上说,没有诸多磨难,也许不会有历史上的晋文公。磨难是一笔财富。没有亲情的伤害,不能洞悉人情险恶;没有流离失所,不知和平安定家园的可贵;磨难是重耳成长路上的助推器,没有曹国窥浴,不会警醒熟睡的大志;人格裂变中的催化媒。没有同侪的无视,就不具有练达人情的成熟。二、子犯在重耳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1、公子怒,……子犯曰:“天赐也。”——慈父之爱抚慰心灵的创伤2、姜与子犯谋……以戈逐子犯。——严父之爱掰去成材中的枝杈3、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贤臣之爱成长中的扶植4、子犯以璧授公子……请由此亡。——智臣之爱诤友似的谏言)三、据称“寒食”(清明节)源于介之推的故事,请从社会文化角度予以说明。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介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树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则禁火为周的旧制。汉刘向《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介之推死事无关;晋陆翽《邺中记》、《後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介之推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唐韩翃《寒食》诗:“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元仙村人《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清吴兰修《黄竹子传》:“臨行,﹝竹子﹞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真孃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明张煌言《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隱尚違慚介子,年年寒食卧江汀。”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爲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坟塋而
本文标题:20121023大学语文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5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