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儿童文学主讲:张艺芬第一章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释义(一)五四以后普遍流行的“儿童本位论”。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幼者本位”;周作人:“儿童的文学”“儿童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二)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唐·吉诃德》(三)“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堂吉诃德》简介《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作于1605-1615年的一部长篇小说。穷乡绅堂吉诃德读骑士小说入了迷,决定仿效骑士的生活。于是穿上盔甲,骑着一匹瘦马,带着侍从出门行侠。结果闹了许多笑话,吃了无数苦头,直到临终才清醒过来。该小说曾被西班牙改编成同名动画片。改编自该小说的电影也将于2010年上映。“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明确: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儿童文学的范围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老虎外婆》、《葫芦兄弟》。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龙文鞭影》介绍《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何为“龙文”?原来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yùbàng、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一、概述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1纯真如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尔的《寄给蛤蟆的信》;2稚拙日本作家小春久一郎的《虎助的尾巴》梅子涵《东东西西打电话》3欢愉木子的童话《长腿七和短腿八》4变幻《一个被劈成两半的子爵》《长袜子皮皮》5质朴《青蛙卖泥塘》、《进城怎么走法》。《长袜子皮皮》简介本书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童话代表作之一。现已译成45种语言出版。她给患病的7岁女儿卡琳讲故事,1944年,林格伦在女儿10岁的时候把皮皮的故事写了出来作为赠给她的生日礼物。1941年,女作家林格伦七岁的女儿卡琳因肺炎住在医院,她守在床边。女儿每天晚上请妈妈讲故事。有一天她实在不知道讲什么好了,就问女儿:“我讲什么好呢?”女儿顺口回答:“讲长袜子皮皮。”是女儿在这一瞬间想出了这个名字。主人公皮皮是个奇怪而有趣的小姑娘。她有一个奇怪的名字: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她满头红发、小辫子翘向两边、脸上布满雀斑、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脚上穿的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的鞋子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她力大无比,能轻而易举地把一匹马、一头牛举过头顶,能制服身强力壮的小偷和强盗,还降服了倔强的公牛和食人的大鲨鱼。她有取之不尽的金币,常用它买糖果和玩具分送给孩子们。她十分善良,对人热情、体贴入微。她好开玩笑、喜欢冒险,很淘气,常想出许许多多奇妙的鬼主意,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虎助的尾巴》作者:日本小春久一郎“嗯哼,哦哼!我穿着新裤子呐!”老虎虎助想夸耀自己的裤子,就到小袋鼠小路家去了。“嗯哼,哦哼!瞧瞧我的裤子!”他挺起胸,“啪啪”地敲打凸出的肚子。“唔——”小路哼一声,围着虎助转了一圈,不,又转了一圈。“不,不得了!虎助,你美丽非得尾巴没有啦!”“岂,岂有此理!”虎助用手摸屁股:“呀,真的!对啦,是我慌慌张张忘在家里啦!”他急急忙忙回去了。“桌子上没有。衣柜抽屉里也没有。麻烦啦,这多不好意思,不能到外面走啦!跟在后面地小路也担心地问:“虎助,再没有别处找了吗?”“没有了,我伤心透啦,因为我不能再出去玩了。让我钻到床上,去做尾巴地梦吧。”虎助想睡觉,脱下裤子。忽然,小路叫了起来:“有啦,有啦!虎助,你的尾巴在裤子里边哪![儿童诗]进城怎么走法(丹尼斯•李/文)(WH)进城怎么走法?左脚抬起,右脚放下;右脚抬起,左脚放下,进城就是这么样的走法。第三章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第一节儿童文学的故事性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故事性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造成的叙事特质。二、故事性的构成(一)“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二)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三)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和曲折性(四)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冒险小说《宝岛》(五)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一个唬老虎的小男孩》(六)故事性构成的常用方式三迭式结构:《稻草人》《三打白骨精》连环式结构:《木偶奇遇记》科洛迪(意大利)对立式结构:《没耳朵变尖耳朵》《大林和小林》《三打白骨精》剧情介绍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骨岭前。在白骨岭白骨洞内,住着一个凶残、狡猾,善于伪装的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和朝山进香的老妪,全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变成老丈又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木偶奇遇记》描述了木偶匹诺曹从一个任性、淘气、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勤奋工作、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的过程,以及他所经历的一连串的奇遇,充满了童趣与想像。发生于匹诺曹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许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也就是说,在自然天性里往往会有不少不够尽善尽美的表现,等待着我们的逐步克服。这篇童话,通过匹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表现小木偶热爱正义、痛恨邪恶、天真纯洁的品质,教育儿童要抵御种种诱惑,做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并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小木偶的形象。没耳朵变尖耳朵隔壁有个小多多,妈妈叫他做功课,七遍八遍叫多多,多多好像没耳朵。爸爸回家分果果,喊了哥哥喊多多,多多一听笑呵呵,没耳朵变尖耳朵。涵义:善意的讽刺,在孩子的成长中也是不可少的。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一、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台湾诗人林焕彰的《日出》:“早晨,/太阳是一个娃娃,/一睡醒就不停地/踢着蓝被子,/很久很久,/才慢慢慢慢地,/露出一个/圆圆胖胖的/脸儿。二是突出语言的动作感。三是使语言呈现鲜明的色彩感。儿童文学实现色彩感的手段:摹状、比喻、比拟、夸张、细描等富有色彩的语言词汇。二、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三、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如严文井的《四季的风》《小溪流的歌》四、儿童文学语言的叙述性如《海的女儿》《金色花》
本文标题:1儿童文学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5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