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怎样预防与应对校园暴力
1、怎样预防与应对校园暴力备课9.1教学目标:上课:9.31、引导学生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避免不应有伤害的发生。2、引导学生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引导学生理解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例,特别是本校或周边学校的典型案例;制作能够显示相关“真实再现”的校园暴力材料,以及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课件。学生准备:学生调查身边或本校的相关资料。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引发思考1、教师用课件出示本校或学生听说过的典型案例,引发学生注意,进入教学情境。2、展示课本或搜集到的相关类似资料,分析不同应对方法所带来的不同结果。3、互动交流:读了上面这几个案例,你想到了什么?在我们周围又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案例。4、教师提醒: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避免受到校园暴力的危害。二、行动在线,体验感悟1、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校园暴力主要现象。校园暴力现象原因2、师生讨论: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会给我们身心健康带来哪些严重危害。3、认识和理解“语言暴力”及其危害。4、反复自己的言行,小组合作讨论、收集或制定一些校园文明用语。三、模拟情景,探究实践1、设定场景,让学生进入教科书所设定的情景中,回答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该怎么办。学生动脑思考、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1)当知道有人要堵你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2)若被对方堵上了,我们该怎么办?2、教师根据情景需要和学生回答情况适当点拨,引导学生遇事沉着应对、随机应变、正确处理。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1、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课本上写写“假如你遇到校园暴力行为将如何对待”。我会用这样的办法2、小组合作,制定一个“从我做起,远离校园暴力”活动方案,并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材料分析暴力侵害,涉及到我们最为宝贵的生命,其严重性是其他任何一种损害都不能比拟的。为了我们最宝贵东西,我们应该学会防范和机智应变,依法有效保护自己。焦点关注人们常说大学校园是一座象牙塔,意思是说大学校园与社会隔离,很纯净,很神圣。不过,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大学校园已经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生活在今天的校中,听说身边发生刑事案件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情,即使是耸人听闻的暴力事件,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在校园中一石激起千层浪了,至多也就是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面对校园暴力,我们必须要防患于未然,在惨剧还没有发生之前,应该知道,怎样在校园内保护好自己。典型案例广东省某大学的女生韩丹,在入校两个月之后,被一潜入学校欲行强暴的歹徒杀害,结束了24岁的短暂人生。直到火化时,依然尸首不全,惨状不堪目睹,令人心痛万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03年10月28日下午,韩丹从学生宿舍出来,匆匆忙忙赶去教室上课。路上,碰到一位自称是学生科工作人员的男子,叫她去核对她的学费缴纳情况,并说必须到与该校电脑联网的另外一所高校查对。刚刚入学不到两个月的韩丹信以为真,与其乘车来到了这所高校。该男子将韩丹带至该校教学楼的地下室后,便凶相毕露,欲施强暴。韩丹拼命抵抗,无奈人单力薄,被其杀害。作案后,歹徒仓皇逃离现场。夜幕降临时,他又悄悄潜回,把韩丹的尸体装入编织袋,连夜骑摩托车带至一河滩附近,并用钢据将尽体肢解,连同韩丹的衣物浇上从摩托车里抽出的汽油一起焚烧,后将烧剩的尸体残骸及作案工具抛入河滩附近的水塘中。半个月后,胆大包天的罪犯再次窜入该大学校园欲骚扰女生,被该校保卫部干警当场抓获。经突审,他交代了自2000年4月以来,多次到该大学骚扰女学生屡屡得手并杀害韩丹的犯罪事实。后经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韩丹的血海深仇终于得到昭雪。分析点评校园暴力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是不是觉得它只是有时会发生在社会上的新闻,很少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事实证明,绝非如此。韩丹可能也不会想到,厄运就这样降临在自己的头上了。换个角度,如果韩丹早就对这类问题提高警惕,估计惨案也不会发生了。疑点一:路遇。韩丹是要赶着去上课的,而学生科应该对学生的课程安排了如指掌,怎么会挑选一个学生有课的时间要求核对费用缴纳情况呢?那岂不是要学生旷课,未免太不负责任了吧。退一步讲,就算学生科没意识到学生下午有课,可是,如果是核对学费缴纳情况这种公事,怎么会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单独去找学生呢?还那么巧,正好就在路上碰到!这种巧遇本身就值得怀疑。疑点二:身份。犯罪人自称是校学生科工作人员,那总该有个证件吧。韩丹为什么不要求他出示证件验证一下呢?就算他拿得出来,也还得考虑一下是不是假的呢,更不用说根本拿不出来了。如果他借口没带在身上,咱们也姑且相信,但至少应该警觉一些,试着寻找其他漏洞吧。疑点三:跨校。犯罪人的说辞并不高明,说什么去另外一个与该大学联网的学校核对,这不是舍近求远吗?自己学校管理自己的学生,哪会放着自己学校的设备不用,跑到大老远的其他学校利用什么联网设施进行核对呢?疑点四:地下室。当犯罪人把韩丹往地下室领的时候,韩丹就应该充分意识到危险在靠近了。那所大学的地下室是长久不用的,想来根本没有什么人气(这一点从后来发生的案件情况中也可以得到证实)。韩丹为什么不在感觉到这里的人迹罕至后马上停止前进的脚步呢?如果还没有下到地下室,犯罪人肯定还会有所顾忌,是不敢为所欲为的。也许韩丹已经意识到不对劲了,但只是抱着一丝侥幸心里,放松了警惕,然而,就是这一丝侥幸,便断送了自己年轻的24岁的生命。稍有防范意识的人都可以轻易的发现这些疑点,韩丹之所以没有发现,可能是因为事情发生的比较突然,来不及想太多。古人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所以,平时应该多想想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形,多想想应对措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本文标题:1怎样预防与应对校园暴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6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