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1第一讲自然灾害复习讲义
1第一讲自然灾害复习讲义一、自然灾害共性的一些因素1.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1)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主要有三个角度:时间变化:(不同时间段)变化快慢空间变化:范围、面积、方向等数值变化:升降、大小、高低等(2)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常用描述方法:总分法:分时间段、分区域比较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极值法:最快最慢;最高最低2.自然灾害危害类试题的答题角度注意: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灾害绝对损失严重。(1)人员伤亡:生理、心理两方面。生理方面主要指灾害发生时的死亡人数和灾后受影响人数;心理主要指心理创伤,该角度答得比较少。(2)财产损失:直接、间接两方面。直接损失主要指基础设施、农作物等的毁坏;间接损失主要指对产业活动的中断及其带来的连锁损失。(3)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两方面(滞后性、隐蔽性、不可逆转性)。3.自然灾害成因的答题角度一般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地质、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1)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及地形对大气运动的影响等方面;(2)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滑坡、泥石流多考查小区域,需在解读试题情境的基础上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3)生物灾害多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方面回答。4.防灾与减灾监测-预警-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协调管理防灾减灾工作。建立了三大减灾工程: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淮河流域治理工程。(2)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作用显著:在灾害发生前,事先圈定危险区,评价危险程度,指导防灾;在灾害发生时,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在灾害发生后,评价灾害损失,指导救灾。(3)不同时空尺度的自然灾害减灾措施重点①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其减灾措施除了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强调遭灾时的抗灾。②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其减灾措施除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灾后的救援。③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小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其减灾措施重点是工程、生物措施的实施。二、从灾种看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分成四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自然灾害的特点:2从空间分布看——广泛性与区域性。从时间角度看——频繁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不重复性。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看——联系性。从所造成的危害看——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严重性。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分析方法应该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灾害带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环太平洋灾害带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北纬20°~50°环球自然灾害带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位于中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一、常见的地质灾害1.地震(1)成因:①板块的相互作用;②修建水库。(2)危害:①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财产经济损失;②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地震破坏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建筑物的抗震等级、防灾减灾能力(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3)分布:①板块交界处:全球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②我国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台湾。(4)经经常是两个地震作比较,比如:海地地震与智利地震的比较)2.滑坡(1)成因:①不稳定的坡体形态:岩层走向与坡向一致;有断层存在。②软弱面的存在:岩层之间存在存在利于滑动的因素(沙质层;降水)。③触发机制:坡上方:有水渗入;坡体上:物质堆积;坡脚处:工程建设开挖。(2)危害:破坏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成堰塞湖,诱发洪水。(3)分布:我国分布比较广,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梯,特别是我国西南地区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洪水+松散碎屑物质)(1)成因:利于洪水形成的因素:①降水多或降水集中;冰雪融水多(干旱地区)②汇水面积大;③植被覆盖率小,涵蓄水源的能力差。④沟谷的坡降(坡度)大。松散碎屑物质多: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喀斯特地貌区,阶梯交界处),植被覆盖率较差。(2)危害:淹没建筑物,生产生活设施,造成人员财产损失。4.火山喷发的影响:破坏家园,威胁生命财产安全,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影响空中交通火山灰肥力高,有利于农业的发展5.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1)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地震发生。3(2)地震频发,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3)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坡度大,为滑坡、泥石流发生提供了地形条件。(4)西南地区地处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动力条件。【实例分析】(05江苏卷39)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6分)该地区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2分)。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2分);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灾害突发(2分)。二、常见的气象灾害1.热带气旋(1)成因:①温度高(低压形成的条件):中低纬度海区(热带、副热带海区);②存在地转偏向力:不在赤道上;③水汽含量:海面上。(2)危害:①强风;②特大暴雨;③风暴潮;④易产生洪涝灾害。【辩证的看待台风的影响: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3)分布:①台风:西北太平洋:在我国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②飓风: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2.暴雨和洪涝(1)成因:汇水速度˃排水速度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①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②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③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2)危害:淹没建筑物,生产生活设施,造成人员财产损失。(3)时间:东部:夏秋季节;西部:夏季(4)预防措施:监测-预警-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加强预报、建立应急预案,工程措施(束水、蓄水、疏水、分水)、非工程措施(侧重理念、意识、管理体制、灾前投入和科研投入)①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②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退耕还湖,修建分洪、蓄洪工程;③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3.干旱灾害(1)成因:供需变化(降水与蒸发,水的来源和需求量)①气候原因:热带沙漠、温带沙漠地区。②雨带的变化:华北地区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2)危害:①生产生活受影响(可列举);②诱发蝗虫灾害。(3)分布:我国全年都有,各地都有(4)预防措施: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加强防护林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5)我国旱灾的成因分析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4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4.寒潮(1)成因:①北方高压势力强:冬季风强;②缺乏障碍物的阻挡(东西向山脉)。(2)危害:①降温,形成低温冻害或冷害,影响上产和生活;②形成降水(雪);③诱发风暴潮(温带)。【寒潮的利:冰杀害虫;大雪缓解春旱】(3)分布: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①时间:冬春季节;②空间: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外各地都有。(4)预防措施:加强预报,及早防护,加强科研,培育耐寒品种(5)为什么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及西藏、云贵高原寒潮不易侵入?①寒潮在南侵过程中,受沿途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区,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少。②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所以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③青藏高原则因海拔特别高而使寒潮不易侵入。三、常见的海洋灾害1.风暴潮、(1)成因:①台风;②寒潮;③潮汐;④喇叭口构造的河口(钱塘江、孟加拉湾);⑤地势低平。(2)危害:①淹没沿海低地;②威胁海上生产。2.海啸(1)成因:①海底地震;②海底火山。(2)危害:①淹没沿海低地;②威胁海上生产。四、常见的生物灾害1.鼠灾:解鼠灾的种类、危害及特点2.虫灾(1)表格归纳我国危害最重的三种农作物害虫(2)蝗灾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农作物虫害①生活习性:繁殖能力强,食性又杂;②气候条件:旱涝灾害频繁,为蝗虫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便利条件;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提供了多样生存环境。③农业类型多样:我国作物种类和耕作栽培方式的地域差异也为不同的种类的蝗虫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使得蝗灾的种类和危害形式也趋于多样,从而增加了蝗灾防治的复杂性。(3)水、旱、蝗虫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农业危害,蝗灾的发生、分布与旱涝关系密切五、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的成因与分布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貌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对点练习】5第一讲自然灾害复习讲义一、自然灾害共性的一些因素1.(10年福建卷文综第40题)[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8分)【答案】(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二、从灾种看自然灾害一、常见的地质灾害2.(2010·课标全国文综)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图156毁。3.(2011新课标文综,43)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黄土砂岩花岗岩建筑物600m3000道路人工切坡N图11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4分)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3分)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3分)4.(2011年安徽文综,选编)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
本文标题:1第一讲自然灾害复习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8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