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时作业
1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CuSO4溶液和Cu(OH)2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分散质粒子都不能通过滤纸B.都比较稳定,密封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C.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D.加入盐酸都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溶解解析: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通过滤纸;CuSO4溶液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CuSO4溶液中加入盐酸不会产生沉淀。答案:B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可能有9种方式解析:溶液全部是分散系,且一定是混合物。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可以判断出组合方式有9种。答案:D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与溶液有明显不同的外观特征,胶体呈胶状B.胶体不稳定,静止后容易产生沉淀C.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滤液与原来胶体的组成是不同的D.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解析:胶体与溶液的主要特征都是均一、透明、稳定的,A、B错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所以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时,胶体的所有组成都会透过滤纸,滤液应与胶体的组成是一致的,C错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在于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D正确。答案:D4.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等五种胶体,按甲和丙、乙和丁、丙和丁、乙和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聚沉现象。则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是()A.甲和乙B.丙和乙C.甲和丁D.丙和Fe(OH)3胶体解析:因为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正电荷,所以乙带负电荷,则丁带正电荷,丙带负电荷,甲带正电荷。答案:B2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利用电泳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B.用滤纸过滤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C.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以净化胶体D.向Fe(OH)3胶体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以除去胶体中的Cl-解析:没有颜色的胶体、溶液,做电泳实验没有现象,无法区别;胶体微粒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用半透膜除去其中的离子或分子;在胶体溶液中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凝聚,无法除去Cl-。答案:C6.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不产生沉淀,滴入一定量后有沉淀产生,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mol·L-1H2SO4溶液B.2mol·L-1NaOH溶液C.2mol·L-1MgSO4溶液D.硅酸溶胶解析:本题是一道与胶体的稳定性及胶体聚沉条件有关的题目,解题时需多向思维。Fe(OH)3胶体粒子因吸附Fe3+而带正电。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这是胶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原因之一。Fe(OH)3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沉淀,所加电解质的量要达到一定的值,考虑到H2SO4的酸性和Fe(OH)3的碱性,A项符合题意。选项B,OH-不断与Fe3+发生反应,只能是不断产生沉淀而不能溶解。加入MgSO4,只能促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外加电解质)。加入带相反电荷(负电)的硅胶粒子,中和Fe(OH)3胶粒所带正电,也是使之聚沉。答案:A7.用下列方法制备胶体:①0.5mol/L的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的硫酸混合振荡;②把1mol/L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1mol/LNaOH溶液滴到1mol/LFeCl3溶液中,可行的是()A.①②B.①③C.②D.①②③解析:胶体制备时对溶液浓度、反应时的操作、滴加试剂的顺序都有严格的要求。①中H2SO4溶液浓度太大,只会生成BaSO4沉淀,得不到BaSO4胶体。②中是制备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可行。③中NaOH与FeCl3浓度都太大,生成Fe(OH)3的量太多,得到Fe(OH)3沉淀。故选C。答案:C8.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的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解析:这是一个渗析实验,如果半透膜完好无损,则只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透过半透膜,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烧杯中的液体可以检验出硫酸根离子,检验不出淀粉的存在,即加入碘水不变蓝,可以证明半透膜无3损。答案:B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在1L2mol·L-1Fe(OH)3胶体中,含有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2NAC.在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稀硫酸将有沉淀产生D.淀粉胶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适量AgNO3溶液除去解析:氯化钠溶液和水都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A项的前提是分散系,水不能称为分散系,A错误;在1L2mol·L-1Fe(OH)3胶体中,含Fe(OH)3粒子共2mol,而Fe(OH)3胶体粒子是由几个或几十个Fe(OH)3形成的聚集体,所以该胶体中含有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2mol,B错误;在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消失,原因是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当加入少量电解质H2SO4时,胶体先聚沉,随着H2SO4的加入发生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6H2O,最终沉淀消失,C正确;胶体中的离子可通过渗析操作除去,D项的操作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D错误。答案:C10.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①鸡蛋清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蔗糖溶液⑤FeCl3溶液⑥肥皂水A.④⑤B.③④C.②④⑥D.①③④解析:水、蔗糖溶液和FeCl3是非胶体且水不是分散系,鸡蛋清、淀粉液、肥皂水有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答案:A11.(双选题)某胶体遇盐卤(MgCl2)或石膏水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硫酸钠溶液不易发生聚沉。由所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胶体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B.遇BaCl2溶液,此胶体可以发生聚沉C.此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D.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解析:溶液中的离子所带的电荷越高,越容易把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中和,使胶体发生聚沉。氯化镁溶液中是Mg2+、Cl-,Na2SO4溶液中是Na+、SO2-4,可以判断是阳离子使胶体发生聚沉,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加入正电荷较高的阳离子,容易使胶体发生聚沉。答案:BD12.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因是()A.胶体的电泳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4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胶体的聚沉解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其胶体粒子带电荷,往伤口上撒盐会使血液发生聚沉。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3分)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红褐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1)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____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2)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________。解析:该题考查胶体的制备、性质、提纯等内容。答案:(1)逐渐变深Fe(OH)3胶粒带正电荷电泳(2)形成红褐色沉淀电解质(NH4)2SO4电离出的SO2-4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电荷,使Fe(OH)3胶体聚沉(3)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形成黄色溶液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随着H2SO4的加入,H2SO4与Fe(OH)3发生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6H2O,使沉淀溶解(4)渗析14.(13分)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2)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成________色,停止加热,制得的分散系为________。(3)向(2)中烧杯中的分散系中逐滴滴入过量盐酸,会再出现一系列变化: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呈棕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Fe3+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分散系。(2)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先聚沉,后沉淀溶解。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1)FeCl3+3NaOH===Fe(OH)3↓+3NaCl复分解(2)红褐氢氧化铁胶体(3)①盐酸电离出来的离子所带的电荷与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发生了电性中和,破坏了胶体的介稳性,从而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沉降下来。5②Fe(OH)3+3HCl===FeCl3+3H2O15.(13分)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2)欲在树林中观察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是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2)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答案:(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是溶液,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2)清晨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16.(13分)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利用了胶体的________的性质。(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解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
本文标题: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时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9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