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2届高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型
12012届高三生物实验题型训练1.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实验名称兔的水盐代谢调节(一)材料与方法(1)家兔12只,2.5kg/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每组4只。(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1.5%NaCl溶液,乙组滴注0.9%NaCl溶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200mI,0.5h滴完。(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h内兔的尿液量。(二)结果与分析(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2)原因:(三)讨论(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为什么?(2)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组兔最有必要作何实验处理?为什么?2.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⑴实验方案:①实验材料:②培养条件:③测定指标:。⑵实验结果测试:。3.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一、研究目的: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二、饲料:21、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3、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三、实验分组:实验组号小鼠数量(只)饲料饲养时间(天)110基础饲料21210试验饲料1(含6A动物蛋白)21310试验饲料2(含12A动物蛋白)21410试验饲料3(含18A动物蛋白)21510试验饲料4(含24A动物蛋白)21610ⅠⅡ备注: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原因是;Ⅱ应该为,原因是;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4.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预处理方法室温、保湿(甲)4℃、保湿(乙)4℃、水浸种(丙)4℃、干燥(丁)种子萌发实验条件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种子萌发率(%)0100980(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和。(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实验步骤: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预测结果:得出结论:35.(2011年安徽卷)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组号CO2吸收量/μmol·m-2·s-1叶绿素含量/mg·g-1A10.663.07B13.043.02C15.913.05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1)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步骤②。(2)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3)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释放量计算。6.面对去冬今春我国西南部分地霉菌可以与植物区严重旱情,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摩西球囊菌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能提高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材料用具: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霉菌菌种,栽培土(经灭菌处理的田间土与河沙混合,体积比9:1),大小一致的花盆。方法步骤:⑴每个花盆中放置栽培土3㎏,并将花盆平均分成A、B两组⑵A组各花盆中,B组各花盆中。⑶将等数量的幼苗移栽于各花盆中,置于条件下培养;⑷6周后,处理10d,每天观察、记录并统计。结果预期与分析7.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⑴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手术应切除______________。⑶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他们单独作用之和。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4⑷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⑸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制剂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_____________,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其周围血液中__________的浓度变化来确定。8.(08江苏生物)31.(8分)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________组、__________组和__________组的结果。(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____。(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___________。(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和。(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9.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_______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10.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酸,能专一催化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r-氨基丁酸和1mol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38一1和图38一2。图38-1产物CO: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38-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注:酶浓度固定)(注:反应物浓度过量)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38一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酸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38一1中分别5画出理想条件下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酸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38-2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11.研究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如图所示)。第二步:实验结果12.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各举一例)。(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3)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为。(4)画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13.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7一1表37一1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动物类群数(类)2023375058动物个体总数(个)36566575019832490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涂抹14C标记氨基酸溶液6(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过度污染的农田会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3)从表37一1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②(4)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群落)阶段。2012届高三生物实验题型训练参考答案答案:1.(二)(1)丙组尿量最多,乙组其次,甲组尿量最少(2分)。(2)甲组血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变,尿量较甲组多;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最多(2分)。(三)(1)不能(1分)。只用1只兔不能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结果不准确(1分)。(2)用这组兔作空白对照,不滴注任何液体(1分),可以使甲、乙、丙三组兔的尿量有更好的比较基准。立意:考查考生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应用水盐代谢相关知识分析、解释所预测的实验结果;对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并对后续实验进行科学的预设。2.⑴实验方案:①实验材料:选出180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6组,每组30粒,在培养皿中培养。(2
本文标题:2012届高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9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