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2007华中科技大学学习资料参考
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考试题目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5=20分)(1)城市土地使用城市土地使用:就是人们根据城市土地资源特有属性和城市活动功能的要求,对城市土地进行的开发、使用、改善和保护活动的总称。(2)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绿地率指标是以控制其下限为准。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亭榭、水池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通过绿地率的控制可以保证城市的绿化和开放空间,为人们提供休憩和交流的场所。(3)旧城更新旧城更新:为了使旧城恢复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调整原有的结构模式,补偿物质缺损,调整人口分布,以达到改善环境、振兴经济、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的活动。一般包括有三种含义:①再开发或改建(redevelopment);②整治(rehabilitation);③保护(conservation)。整治是将比较完整的城市剔除其不适应的方面,开拓空间,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环境质量,如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对于旧城历史地段,则予“保护”;对于质量低劣者可根据其不同规模进行“再开发”。(4)外部性(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城市物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包括积极(如交通、绿化等)与消极(如污染)两类(5)“五线规划”城市规划五线分红线、蓝线、黄线、紫线、绿线。道路红线是规划的城市道路用地的边界线。反映了规划的道路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用地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用地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一般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城市蓝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限。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三、简述题(每题10分×6分=60分)1、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区规划含义:是城市局部地段的综合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深入和具体化,它着重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术性问题。(2)基本任务: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居住人口分布。(二)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三)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四)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五)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停车场规模与布局。(3)分区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4)编制要求:编制城市分区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出指导性要求。(5)编制主体:城市人民政府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以制定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6)期限: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并不得违背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2、影响容积率指标值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容积率的三个特点:①容积率的高低一般与建筑密度、建筑层数成正比关系。建筑密度越大(小)、建筑层数越多(少)、容积率越高(低);②容积率一般与区位条件成正相关。区位条件越好,如市中心、中心商贸区、通达性好的沿街地段,容积率高;区位条件较差的地区,如城市边缘地区、一般地段,容积率一般较低。③容积率的高低一般与建设用地使用性质的经营强度成正比关系。经营程度越强,如商业金融用地,容积率一般较高,反之越低。·由此可见,影响容积率赋值的主要因素,(1)区位及其环境条件;(2)用地使用性质;(3)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3、我国旧城更新中的主要矛盾及其产生的根源(2007、2002)(1)主要矛盾1)旧城历史遗留问题的延伸与发展①土地配置低效益日益突出一是反映在布局混乱上,工厂、机关、仓库、居住、文物古迹混杂布局。二是用地集约化程度低,用地构成比例不合理。②住宅拥挤和房屋破旧仍十分严重。③基础设施滞后与不足与日俱增,给排水、道路交通、环保环卫等领域。④历史风貌和景观特色丧失有所加重,如武汉展览馆、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2)旧城改建中面临的新问题近几年,在原有城市结构进行整体变革和原有城市土地进行大规模转换的过程中,许多新问题已初见端倪。①从全国来看,一些城市改造规模过大,带来不少隐患。大规模拆建使原有的社会组织结构迅速解体,中心区居民大量外迁,给居民就业、上学、交通带来一系列困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在经济实力有限的条件下,大规模拆建也造成居民回迁安置周期长、建成慢、甚至出现“粗制滥造”现象。②居住搬迁不当带来社区解体----文化心理失衡、社区结构衰落③开发过密带来居住环境恶化为经济利益驱使,绿地减少,日照通风标准不能满足。④容量过高带来基础设施超负荷只注意片面提高容积率,相应城市供电、供水、通讯、供气、排水等设施没有进行扩容改造,形成“瓶颈”。⑤更“新”多,保护少,使城市特色丧失在城市现代化的同时,许多历史文化古迹被轻易拆除。⑥政策、法规不健全政府干预和调控手段不先进,力度不够。经济利益唯上,使得应该改造的地方未得到改造,而条件尚可的地方反而被拆掉了(武展馆)政府决策成了开发商决策。⑦旧城改建规划研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编(规划)归编、管归管、建归建(2)问题产生根源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发展片面地重生产、轻生活、忽视商贸、金融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造成旧城功能不适应新发展要求的根本原因。2)传统管理的条块分割,单位所有制模式严重影响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善和系统化。3)经济利益唯上旧城优越的区位价值,为获取高额经济利益,开发商在改造中,不遗余力地追求高密度、高容量、忽视环境生态,侵占公益性设施用地,以牺牲城市的整体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取得本单位经济上的回报——中心区改造不留余地,将难以适应城市未来的结构性变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4)社会经济结构突然的变化旧城功能、结构发生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但相应的改建配套法规、政策尚不健全。5)规划编制方法滞后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前,纯“物质规划”显得苍白无力,以总规——分区——详规的分阶段编制程序,难以适应旧城更新的复杂性和特殊性。6)观念与认识问题城市发展是个连续过程,旧城更新也是一个长期、持久、永不间断的过程,旧城改建必然存在着保护、修复、改造、更新的多项内容,并常常综合在一起,如果片面将旧城更新理解为拆“旧”建“新”,陶醉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必然会忽视城市原有文脉、风貌及社会结构的保护,急功近利,大拆大建。4、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是指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乡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对于在城市、镇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用地提供规划条件,确定建设用地定点位置,面积、范围,审核建设工程总平面,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进行各项行政管理并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工作的总称。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核心内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是实施城乡规划,核心是保证城市、镇的土地利用严格按照城乡规划科学安排、精心使用,做到珍惜用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包括:(1)核定土地使用性质为保证各类建设工程都能遵循土地使用性质相容性的原则,互不干扰,各得其所,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控制土地使用性质,选择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址。(2)核定土地开发强度通过核定建筑容积率和建设密度两个指标来核定土地开发强度,确保建设项目的建筑高度、日照间距、绿地率等指标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护公共利益,防止过度开发。(3)确定建设用地范围。主要是通过审核建设工程设计总平面图确定建设用地范围,应根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认,并附有土地使用规划要求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来确定的(4)核定土地使用其他规划管理要求除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使用强度外,还应根据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提出其他规划要求,如是否有规划道路穿越,是否设置绿化隔离带等。另外对临时用地,应提出使用期限和控制建设的要求。(5)调整城市用地布局。《城市规划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规划作出的调整用地决定。”5.城市历史地段(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内容。1.原则: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遵循保护遗产,继承文化,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突出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维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持功能的延续性,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正确处理更新改造和保护的关系。2.编制主体: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3.保护规划的内容:①街区历史文化价值概述;②保护原则和详细确定保护内容;③确定保护范围,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限,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④确定保护范围内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环境要素的分类保护整治要求;⑤改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案;⑥保持地区活力、延续传统文化的方案;⑦有效实施保护规划的政策措施。4.成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纸。6.简述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趋势。(一)、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单向:否定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成果的作用。封闭:否定该系统外的环境对系统的作用复合:要求有多条思维途径,这里包括反馈思维、平行思维发散:要考虑系统外因素的作用。(二)、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要求把城市规划工作的对象确定为动态过程,城市规划工作的成果是一种动态过程的控制和引导方法,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手段也是一种动态过程。(三)、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刚性的规划思想方法特征即缺乏多种选择性。造成刚性规划思想方法的原因之一是机械的社会观,之二是把规划与设计混为一谈,以设计工作的思想方法代替规划工作的思想方法。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表现为规模的必要弹性、时效期的必要弹性、用地形态上的必要弹性。(四)、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规划决不是在实际城市发展中起指令性控制作用的中心枢纽。引导性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控制论思想,它强调各系统发挥自身的选择性,强调规划在城市发展进程的引导性控制作用,城市规划是向各系统提供正确的发展选择的引导者。四、论述题(20分)试述当代中国城市规划中应关注的城市社会问题,为什么?五、分析题(20分)XX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方案如下图所示,请指出其不足。
本文标题:2007华中科技大学学习资料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11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