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0《高校师德修养》教学大纲
1原理篇内容提要:本篇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作介绍,分为三讲内容。包括对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等概念的界定,职业道德的形成及其特点,教师职业角色特征积极内在价值和道德责任,并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内容和要求作进一步阐述。第一讲职业道德与大学精神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及作用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道德具有三大功能:即自律功能、教化功能和调节功能。3.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称,是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调节本职业集团内部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集团及其个人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善恶的标准,对该行业人员具有特殊的约束力。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5.职业道德的作用第一,职业道德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第二,职业道德对提高从业者道德水平具有促进作用第三,职业道德对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具有示范作用二.职业道德形成及其特点1.职业道德的形成A,原始社会后期——职业道德的萌芽阶段B,奴隶社会——职业道德的形成阶段C,封建社会——职业道德的初步发展阶段D,资本主义——职业道德的迅速发展阶段E,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2.职业道德的特征行业性与特定性、稳定性与连续性、灵活性与多样性、规范性与实践性三.大学精神的内涵大学以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为定位;大学以倡导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人文精神为理念;学术自由精神;独立自治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拓创新精神;2理性批判的精神。四.高校职能与大学使命大学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是高校师德的重要思想和制度基础。1、高级专门人才培养;2、知识创新;3、技术创新;4、服务社会;5、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进步第二讲教师职业与道德要求一.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1.多种角色:高校教师在职业分工中扮演着社会代言人、文化传播者、学生引路者2.特点:劳动必然具有劳动手段的主体性与教育活动的示范性;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教育影响的滞后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二.教师职业的价值内涵1.教师职业的存在状态: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2.教师职业的价值内涵:教师职业充盈着自由的快乐;教师职业内含着创造的幸福三.教师职业的道德责任1.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高校教师应努力成为学者和专家,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成为美的体现者和创造者。2.教师职业的道德责任:“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书育人,依法从教”、“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道德责任。第三讲高校教师与师德建设1.大学的特征:“高深性”、“专门性”、“前沿性”2.高校师德建设的目的:积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实现高校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一.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1.从内涵上表现为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技能、职业人格等;2.从外延上既包括由大学职能衍生出来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在学术活动中的道德、在社会服务中的道德;也包括由教育活动衍生出来的教师对待职业的道德、对待学生的道德、对待同侪的道德、对待自己的道德。二.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1.高校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要坚持创新教育理念;坚定学术取向;自觉道德修养2.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坚持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坚持学术与人格相统一的道德责任观。3【问题】高校教师应怎样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第二,要懂教育规律。要懂教育就要学习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德育学等方面的知识。第三,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问题】教师职业良心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1、职业良心调控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一系列专业精神,如“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既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因为教师具备这些专业精神,人们才把教师看成是有高尚人格的群体。因此,教师的职业良心便成了调控教师行为的调节器。应该说,教师的职业良心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信念和要求。作为教师,要时时处处用职业良心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2、职业良心评判教师的行为。教师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往往会在心里作一番自我评价,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学生的不利处境是因自己的不良行为造成的,教师就会感到内疚和惭愧,受到良心的谴责。正是这种良心的谴责完善着教师的道德素养。因此,人们常常把良心形象地比喻为“内心道德法庭”。教师的职业良心成为教师道德思想和道德情操的极其重要的精神支柱。3、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道德觉悟的综合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教育是一种以人来影响人、以人来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欲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样的人。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身教对学生的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德育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行为表现。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德,立德先立心。教师的道德品格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教师的职业良心又是道德的灵魂。那么请问:我们能不重视教师的职业良心吗?高校教师培养和增强教师职业良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这是前提)第二,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这是基础)第三,要有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这是关键)【问题】高校教师应该树立哪些优良的职业作风?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教师职业作风之一。高校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其次,要求教师要讲真话,办实事,做到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坚持真理,就是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播真理,还要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为学生树立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的榜样。第二,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工作积极,就是要求教师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负责。第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忠诚坦白,就是指教师为人要忠实、诚恳,敢于讲真话,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平等待人,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发扬民主,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民主的作风。团结互助,一方面是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4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一方面,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团结与互助。从本质上看,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团结互助的关系。【问题】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否合理?解答: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合理的。这是因为:1、教育劳动同其他的生产劳动相比,具有很多的特殊性,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教师加工出来的“劳动产品”是具备了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思想觉悟的人。他们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他们对社会的各方面能够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其作用面之广,影响度之深是社会上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产品无法相提并论的。2、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3、教师的职能是传授知识,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社会的优秀人才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这种特殊责任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具有比其他职业更高尚的道德水准。因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修养不仅体现为个人,而且影响着社会的下一代,影响着社会的未来。所以,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阶级,对教师道德要求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较高的水准之上。综上所述,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合理的。规范篇本篇主要对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道德规范进行详细的阐述,共分为三讲。第四讲高校教学工作的道德规范一.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1.高校教师的教学本身是一项道德;2.其内在地包含着道德内容;3.它是提升师生人生境界;4.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的主要途径。二.教学工作的道德要求要发挥教师教学中的道德作用,要求教师在1.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要合乎道德要求;2.教学内容必须符合道德标准;3.教学过程的推进必须遵循道德原则;4.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依照道德规范;5.教学效果的实现必须具有道德价值等。三.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必然要求高校教师要积极践行师德要求,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就是要增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1.对学生的爱与责任,2.保证教育的公正与职业良心,3.平等与尊重学生,4.要具有宽容与节制之品质。【案例】大学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打劫银行企划书”5据2008年3月20日《信息时报》报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文秘专业的何老师,在3月上旬的一堂基础写作课中,同学们学习了撰写企业计划书的理论,随即就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写一份打劫银行的企划书。要求学生制定“打劫银行”计划,7分钟完成打劫。这一作业引起了较大的社会争议。但是何老师表示:这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用过的教育手法,目的是锻炼文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力,而学生们则普遍反应作业题有创意,能从中得到启发。由于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判断力,不会轻易盲从和模仿,因此并不存在道德方面的问题。【点评】老师要求学生制定“打劫银行”计划,并在课堂进行讨论,这显然够恐怖的。或许教师是出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也相信学生是成年人,不会轻易盲从和和模仿,但教师却恰恰失掉了一个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育人”。如果在学生心里种暴力“种子”,将学生引向了犯罪,哪怕是培养出具有最出色思维能力的学生,被其用在犯罪上,那对社会不仅没有丝毫益处,反而是个祸害。退一步说,如果“打劫银行”计划可以,那下一步,学生是否需要制订“绑架人质”的计划书?是否需要制订“贩卖毒品”的计划书?学校可能要改名了,变成犯罪教唆学校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力,出发点没错,但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难道只有让学生制订“打劫银行”计划这一条路?教师为何不从正义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思维?如果指导学生制订一份“反打劫银行”计划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道德,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样两全齐美的方式,教师为何不用?让人奇怪的是,这位教师如此指导学生制定“打劫银行”计划书的理由竟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用过的教育手法。暂且不说哈佛大学商学院是否真的用过,即便是用过,也不能成为我们使用的理由,毕竟国情不同,学生也不同;同时,这位教师竟然表示,制订“打劫银行”计划书不存在道德方面的问题,策划犯罪的事情,怎么会没有道德方面的问题。这岂不是在教唆学生犯罪?也许那么多的学生不可能都真的都去“打劫银行”,但却不能保证以后不会有学生由此种下“暴力”种子。让人担忧的是,学生们普遍反应作业题有创意,有的学生还日夜在“创意”这份“打劫银行”计划书,人都有犯罪的欲望,只是因为法律的严惩而却步。教师在课堂和学生“共谋”打劫,哪里有育人的影子?说到底,教师之所以让学生制定“打劫银行”计划书,无非是在借教育创新的名号,做些教育“喙头”的事,其本质已失掉了教师为人师表的“教育良心”。育人永远是教育的第一位,失去了育人的目的,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失去意义的,其危害性同样也是不可估量的。教育无论如何不能因为这种所谓的“创新”而走向极端。这些年来大学里发生的种种丑闻,包括出卖学历学位证书、让女生为官员陪舞、教授诱奸考研女生等等,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而这次大学教师让学生制作“打劫银行”计划,甚至比堕落本身更恶劣,因为这无疑会给学生造成这样一种暗示:只要你做得有效率,打劫就
本文标题:2010《高校师德修养》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3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