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2年中考模拟压轴命题意见
关于《2012年中考压轴模拟卷》命题的意见各位老师:现将2012年中考模拟冲刺卷命题的意见发给你们,请认真阅读,抓紧准备,按时完成,确保质量。对此“意见”有不明之处或建议请尽快与我联系。1、编制模拟题3套: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思品和历史(7科5卷)。对试题(卷)的要求:对2012年备考要起到导向作用。与2012年中考试卷的各项技术指标完全一致。体现2012年各科中考命题要求的变化(题型、考点、命题指向、解答要求等)。各科每卷要覆盖核心知识的主要考点,三卷要覆盖所有考点的95%以上。难易度:难度分布: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和难题分值比约为4:3:2:1,试题总体难度值控制在0.65左右.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除与省中考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致外,对新题型、新的作答要求、开放性问题不仅说明怎样给分,给几分,还要具体说明怎样的解答(典型错误或问题)不给分,或适当扣分,不能总是“酌情给分”或“酌情扣分”。题图请按标准做好,不再另制图。不用陈题,不用已在其他模拟卷上用过的或者网络下载的题严格把握《关于做好2012年全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的命题要求:“考试范围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学内容和要求。试题要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体现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科学素养的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要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稳定整卷难度和保持适当的区分度的前提下,控制试卷长度,给考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使不同生活背景学生的能力在学业考试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2、其他此题不可再用他处。注意保密。交题时间:为了保障三套试题的协调性、对考点的覆盖率等。除政史之外其它科将三套试题同时编命,于3月18日前交稿进行审核。思品和历史试卷因需要兼顾热点时事政治部分,交题时间为:第一套3月18日前,第二套4月10日前,第三套4月30日前。请各位老师把握好时间,不得延误。试题电子稿请发邮箱wanganqin22@163.com附关于做好2012年全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各市(区)教育局、石油普教管理中心: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切实发挥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对巩固和扩大课程改革成果的重要作用,现就我省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及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坚持把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不断强化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与巩固,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依据各科课程标准命题,普通高中招生按照单列计划、单独招生的办法进行。高中招生工作要切实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招生录取唯一标准的做法,按照学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进行录取,进一步推进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二、考试科目设置和考试方式1.全省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共7科5卷。各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分别为:语文120分,时间为150分钟;数学120分,时间为120分钟;英语120分(其中听力25分),时间为120分钟;物理与化学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时间为12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100分(思想品德60分,历史40分),时间为10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仍实行开卷笔试,其他科目均为闭卷笔试。语文为一卷制,其他科目为两卷制。除省考科目外,对其他非省考科目的考试或考查,要按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和省教育厅有关工作要求,随教学进度安排进行。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初中教学质量的监控。2.2012年陕西省统一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时间为6月23日至24日。各科具体考试时间如下:英语听力试题播放采用以广播为主,磁带为辅的办法进行。在规定时间内,由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AM693、FM106.6同时向全省播放英语听力试题。各地要在拟设考点的学校提前试收上述两个频率的节目。若收听效果不好,可用磁带播放。磁带播放时间要与广播同步,从8:20开始先播送提示语,接着播送正式听力试题。各县(区)务必在考前与当地广播电台、广播站联系,调试接收和播放设备,做好转播工作。3.学业考试以分数阅卷、以等级方式呈现。考试成绩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必要时,各等级下可设若干个二级等级(不宜过多),以便于高中招生时的实际操作。学业考试的C等级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其他各等级的划分标准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高中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业成绩达到C等级以上(含C等级)为毕业要求。4.继续实施体育与健康考试,具体办法按照省教育厅《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陕教体〔2007〕4号)执行。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以50分计分(平时成绩占15分,测试成绩占35分),以等级方式(A、B、C、D)呈现。统一测试时间为九年级第二学期下半学期。5.继续开展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加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具体办法按照陕教基〔2005〕81号文件执行。6.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计算器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基〔2006〕50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0年春季中小学学具及制作材料目录)的通知》(陕教基〔2009〕47号)精神,允许考生携带规定型号的科学计算器进入数学、物理与化学考场。三、考试范围及命题要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范围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学内容和要求。试题要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体现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科学素养的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要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稳定整卷难度和保持适当的区分度的前提下,调整试卷结构,控制试卷长度,给考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使不同生活背景学生的能力在学业考试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四、综合素质评价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按照《陕西省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执行,评价结果记入《陕西省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见《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陕教基〔2009〕55号)附件1和附件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若六个维度均达到C级以上(含C级)方达到毕业要求并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任意两个维度达到B级以上(含B级)方具备标准化以上高中录取资格。凡初中阶段获“阳光体育奖章”的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运动与健康”维度可评为A级。各市(区)教育局要加强对初中毕业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领导,尤其在高中学校招生录取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挂钩方面,要制定科学、具体的实施办法。五、高中招生录取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按照《陕西省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见陕教基〔2009〕55号附件2)执行。高中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包括: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实验操作考核结果等。要将上述各项依据纳入《高中新生录取档案袋》。为了促进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各地在制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和组织招生中,要实行将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化高中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向薄弱初中分配的办法,2012年的分配比例必须达到30%以上。鼓励各市(区)在中招录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上报省教育厅。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特长生的范围包括:三年来在体育运动会、艺术活动、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或电脑机器人比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考生。各市(区)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办法及录取批次。对于综合素质和学业考试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可实行保送生制度,保送生所占比例不得超过毕业生总数的1%。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缓解升学竞争的压力,促进生源有序流动,各普通高中均不得提前自行组织招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中招工作的管理,制定规范生源有序流动的政策措施,对违反规定,恶意抢挖生源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六、分工和职责1.命题、制卷。省教科所负责编制《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组织人员命题,并负责全省考试试题及答案的印制和分发等工作。各市(区)要在考生报名结束后,及时将各类考生人数等情况报省教科所,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派员持市(区)教育局介绍信领取试题和答案。命题费和试卷费按每生5元的标准交纳。由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负责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的命题工作。2.考试、阅卷和招生。由省考试管理中心负责指导各市(区)的考务工作,各市(区)负责组织实施考试和阅卷工作。各市(区)须按要求组织阅卷骨干人员和质量监测人员参加省级培训,同时做好对全体阅卷人员的二级培训。阅卷人员应以初中骨干教师为主,教研部门应参与阅卷并负责阅卷质量监测和试卷的分析评价工作。要对中考各科试题质量和学生答卷情况进行认真、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并报送有关数据和评价材料。各市(区)教育局负责普通高中、职业中学的录取工作。普通中专招生录取工作由省考试管理中心统一安排,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加强对我省中考中招工作的研究,不断提高试题质量和考务管理水平。七、加强对中考各项工作的领导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中考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做好考试管理、教研等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要结合本市(区)实际制定好中考实施方案及考务工作细则。要严肃考试纪律,认真做好考生报名、考试、阅卷、录取、试卷分析与评价等工作。要高度重视安全保密工作,切实落实安全保密措施,确保中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考试结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学业考试成绩给地区、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不得向社会、单位和个人公布、提供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原始分数。八、有关要求1.各地要从七年级开始实施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认真做好每学期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再进行毕业年级的汇总和整合。要扎实推进,总结经验,不断完善。2.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要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切实杜绝将学业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招生唯一依据的做法,逐步改变部分地区招生中实施的“等级加分数”的录取做法。3.要保证阅卷工作切实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准确把握评分标准,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和考试的信度、效度。做好阅卷质量监测和考试情况的分析评价工作。各市(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实施网上阅卷,促进阅卷工作的公平与公正。4.要建立初中学生人数的有效监控制度。对初中阶段每学期的在校学生人数,尤其是毕业年级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要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控和督查。各类特长生、保送生均须参加全省统一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对剥夺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权力的现象,要制定有力措施加以制止。各市(区)在中考报名结束后,填写《陕西省2012年初中毕业生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于2012年4月10日前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各市(区)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考务工作细则,特别是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中录取挂钩的具体办法、优质高中向薄弱初中招生计划分配方案,于2012年2月底前报省教育厅。在考试、录取、评价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上报。
本文标题:2012年中考模拟压轴命题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3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