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12
夯实每一环节,迎战中考2012年中考总复习正紧张进行,为使2012年我校中考语文成绩与2011年相比,取得大的进步,有较大的突破,我校九年级四位语文老师经过深入研究,吸取兄弟学校往年复习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出今年的复习策略,详细情况汇报如下:第一部分:整体介绍:1、复习方式:四轮复习,第一轮通教材,夯实基础知识;第二轮,教给学生做题方法,答题技巧,总结规律,提高学生做题能力,第三轮,模拟试题,查漏补缺,第四轮,考前一周,回归课本,巩固基础。重点是第一、第二轮复习,做扎实,训练到位。2、时间分配:第一轮约共用9周,从2月13日到4月15日。具体为:七上4课时,七下6课时,八上10课时,八下12课时,九上6课时,九下6课时,共计约44课时,约用9周时间。第二轮从4.16日到5.28日约用6周,具体为:积累与运用部分中,病句信息提炼与概括,表格及图文转换,字词系统复习,文学常识系统复习,名著系统复习,各用1课时,共约用5课时。记叙文专题用约6课时,说明文专题约用5课时,议论文专题约用5课时,文言文专题约用3课时,诗词专题约用4课时,作文系统复习用1课时,共约用29课时。第三轮,模拟演习从5.29日到6.17日,共约用3周,第四轮,考前一周,回归课本,巩固基础。3、备课方式:集体研讨,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复习每一项内容,每一册教材,每一个专题,我们四个都先坐在一起讨论,确定重点内容,教给学生哪些方法,选取哪些习题训练,讨论之后,分工整理,打印教案,共同使用。例如,第一轮复习中现代文的复习,每一种文体,我们都是先讨论,梳理这种文体有哪些考点,哪些是常考考点,哪些是必考考点。每一个考点从课内找哪些习题进行训练,都事先商讨。课标规定的每一篇文言文都事先讨论,这篇文言文重点掌握哪些实词解释,重点掌握哪几个句子的翻译,哪几个名句的默写,内容探究上设置哪几个问题,都事先商讨。还有每二轮复习准备复习哪几专题,哪个专题选用哪些习题训练,也都事先商讨好。商讨后,分工整理,打印教案,每人一份,共同使用。第二部分:全面、深入、细致、扎实地搞好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2.13—4.15)一、研究、确定第一轮复习重点。仔细研究近几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一张试卷上考书本的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字音(2分),词形(2分),古诗文名句(8分),文言文阅读(10分),诗词阅读(4分),重要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2分),课本上推荐的名著阅读(4)分,共32分左右。文言文还常考课标规定的16篇,古诗词常考课标规定的34首。那么第一遍复习教材时就着重抓以上七点,夯实每一项,把基础知识牢牢掌握住。具体操作:每册按单元归纳整理知识点,把每册课标规定的文言文,古诗词合理分配到每一单元复习中,根据每单元知识点的多少,可恰当安排课时。可一单元一课时,也可以一课时复习两单元。每课时可按这样模式安排:1、背默古诗词,赏析名句。2、复习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积累重要实词,包括实词解释、通假字、一词多义,(2)重要句子翻译,(3)名句默写,(4)课文内容探究。对于每一篇文言文老师都要深入研究,哪些实词重要,哪些句子翻译重要,哪些问题可能会出现,老师都要烂熟于心,把这一课可能出现的考点提前想出来,提前训练。3、默写这一单元重要字词。包括字音和词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这一单元重要字词的音和形归纳整理,先让大家掌握,课堂上默写检查。(可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字词积累本,上边专门默写每册每单元字词,每册课标规定古诗文,分单元、分册整理)4、重要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经典名篇,我们要掌握作者、朝代、国别、作品出处、课文主要内容、文章主旨等。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如铭,说,唐宋八大家,李白、杜甫的诗风格,诗分律诗和绝句,律诗每两句的名称,宋词分哪两大派别,代表人物各是谁,诗和词的区别等等,都要让学生了解。5、推荐名著复习。我们采用先了解故事梗概,主要内容,然后重点掌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经典情节,与人物相关故事等等。明确了每一课时的模式,结构内容,可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共同研究后,分工负责。崔瑞华负责整理七年级上、下册,陈旭耀负责整理八年级上、下册,黄俊豪负责整理九年级上下册。李明星老师负责名著整理。各自整理之后,打印成册,资源共享。二、利用课内文段,分散突破现代文常考考点。现代文的复习,我们做为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我们改变了往年分到每一单元中的做法,而是按照教研室马老师的提议,打破教材顺序,按文体进行复习。详细如下:记叙文考点及课内习题举例。七年级上下册大部分记叙文,我们就在七年级下册复习记叙文的考点及应对方法。我们整理出记叙文的十三个考点及应对方法,每个考点都找了大量课内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分四课时完成。这十三个考点是:①简要概括全文内容要素法:时间+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摘句法:中心句、标题联合法:把每段主要内容联合到一起(可抓每段中心句或关键词)②、标题作用:(1)是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向前发展(2)概括了全文内容,(3)点出了主旨(4)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引起起读者的阅读兴趣。(5)反映了人物情感变化③找线索(1)时间(2)地点的转换(3)某人(4)某事(5)某物(6)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7)某人的见闻感受具体方法:找标题,或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某个物,或抒情议论句④记叙的顺序与人称顺序倒序插叙第一人称(我)第三人称(他)⑤归纳中心思想什么是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告诉我们的道理,或抒发的情感等。方法:(1)找中心句(2)找标题(3)找叙事后的抒情议论句格式:通过……表现(赞扬)……品质(精神)通过……抒发了……情感通过……揭示了……道理⑥词语的理解或含义(或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方法:(1)、从修辞手法入手答题格式: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抒发感情(揭示道理)(2)、从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入手。答题格式:词+写出了……的情态+表达了……感情。(3)从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动词:该词具体准确地写出了……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或人物的……心理。)形容词:该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或人物的……心理。)⑦句子的作用及含义作用(在结构方面)若在开头:(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揭示文章中心(3)引起下文(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5)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或为下文作铺垫若在中间:(1)承上启下(过渡)(2)为后文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若在结尾:(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3)照应前文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作用:(在内容上)在开头常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代环境背景;在中间或结尾常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意,深化中心。句子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结合主题、结合具体内容⑧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重点考察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常考画线句用何描写,有什么作用:(1)人物描写答题规范:该句运用了……描写,写出了……人物的……性格(或提示了……的什么心理)(2)环境描写答题规范:①该句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情。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⑨情感体验:包括理解某句表达的情感或揣摩人物心理或补写人作心理(补写人物心理要把自己想象成当事人)⑩语句赏析或品味语言(1)抓修辞及表达效果(要和具体内容联系到一起)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拟人:生动形象……排比:加强语气和气势,表达强烈感情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给人以美感反复:强调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2)抓富有表现力的词(3)抓抒发的感情(4)抓蕴含的哲理(5)抓细节描写(一般是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用:或揭示了人物什么性格,或揭示了人物什么心理)⑾表现手法(或写作技巧或写作方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对比衬托烘托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对比以小见大渲染烘托直抒胸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⑿结构特色(过渡照应伏笔统领点题铺垫设置悬念等)⒀谈启示、感悟、理解、认识等开放性试题(1)先点明自己的观点(2)要有自己理由做到有理有据(3)要和文章主题结合到一起,要不惜笔墨记叙文课内习题举例(1)记叙文标题的含义:《走一步,再走一步》首先是指那次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爬下悬崖的过程,其次还指人生面临挫折时,要把它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具体解决。《爸爸的花落了》含义表层含义指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指爸爸的去世。(2)记叙文标题作用:《爸爸的花落了》标题的作用是: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文章以花开花落为线索;形式新颖,吸引读者《羚羊木雕》标题作用是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作用:概括了全文内容。《皇帝的新装》标题作用:是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向前发展《我的叔叔于勒》标题作用: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作用:简要概括了全文内容(3)概括文章的内容:《走一步,再走一步》:我8岁时冒险攀上悬崖而不敢下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我终于安全爬下了悬崖,并且有了巨大的成就感。《羚木雕》:爸爸送给我一只羚木雕,我把它送给了好朋友万芳,后来在父母的逼迫之下,我又向万芳要了回来,我很伤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标题(4)插叙作用:《羚木雕》中“16段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21段昨天,万芳到我家玩。”这几段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这几段是插叙,插入介绍了我和万芳之间深厚的友谊,写出了我送木雕的原因,和自己不愿要回的原因,也是自己伤心的原因。(5)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紫藤萝瀑布》推挤用拟人手法,把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儿的生机勃勃和烂漫的情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中钻.出来,嫩嫩地...,绿绿地...。《春》”钻.具体准确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动态,嫩嫩地...,绿绿地...生动形象地描出了小草刚出土时的状态,这些词表达了作者对刚出土小草的喜爱。(6)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紫藤萝瀑布》中文章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写“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有什么含义和作用?含义:“停下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作用: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写到“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地地方。”有什么含义和作用?含义: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取得最后胜利。作用:点出本文中心,升华主题。(7)人物描写及其作用《社戏》中第10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有什么作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在爱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参考答案:心理描写:写出了作者被允许去看戏时的无比高兴和轻松的心情。动作描写:一系列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孩子们麻利的动作和熟练的驾船技巧,确切地表达了孩子们看戏时迫切和兴奋的心情。(8)精彩语段赏析《紫藤萝瀑布》A、“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含苞欲放的情状,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B、从未见过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藤萝长得非常茂盛,生命力极强。《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
本文标题: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4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