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20327碧河少数民族村寨规划书
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碧河村规划书(送审稿)中共芷江侗族自治县碧涌镇碧河村支部委员会芷江侗族自治县碧涌镇碧河村村民委员会二○一二年三月碧涌镇基本概况碧涌镇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边陲湘黔两省五县市(芷江县、洪江市、新晃县、会同县、贵州天柱县)十乡镇交界处,扼两省一县四乡镇交通咽喉,自古有“两省通衢”之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湘黔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留存下了许多人文和自然景观,碧涌八景依然存在,有保存完好的碧河桥,著名的狮子口、燕子岩等。因神话传说而引人入胜的有茂坛、进宝冲两处;因建筑古迹而闻名的有:碧河侗寨;因革命业绩而令人神往的有:燕子岩战壕、七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有芷江林海之称。“碧水绕山城,鸡鸣两省闻”,碧涌的边贸历史由此而兴。碧涌不愧为融绿色、神话、红色为一体的边贸重镇。现在,碧涌不论从版图面积、区域位置、边贸历史、自然资源和市场规模等方面,都远远优越于周边乡镇,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优势,是理所当然的边贸中心。碧涌西距芷江县城42公里,东距贵州天柱县城38公里,是芷江、洪江通往贵州的西南大门,省际边贸往来的重要窗口,随着芷江至贵州天柱省道公路立项全线改造升级,碧涌镇承担着芷江面向贵州展示形象的历史使命,是芷江与贵州天柱实现经济、文化对接交流的重要通道和连接点,随着托口电站的建成,碧涌将会成为芷江、洪江、天柱旅游的新驿站,在芷江经济发展上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战略地位。碧涌是一个以侗族为主,汉、侗、苗等多种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乡镇,是芷江四大镇之一芷江侗族自治县由来的发源地,又是芷江西南片物流、人流集居中心镇。全镇共辖14个行政村及1个居民委员会,161个组,4387户,1.6万余人,其中侗族人口占98%以上,全镇总区域面积93平方公里,其中集镇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45亩,林地面积162000亩,人均稻田0.9亩。主要以盛产烤烟、桐油、茶油、杨梅、苹果梨、林木等闻名,是全县侗族最典型最集中的少数民族镇,这里侗族民俗浓郁,侗族文化丰富,民间艺人达200余人,以唱酒歌,山歌而有名。碧河特色村寨简介碧河村位于碧涌镇东南部,距集镇2公里,全村7个组,共858人,侗族少数民族858人,占总人口的100%,人平均纯收入2298元。寨子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侗族风貌,四周碧山巍峨,古树茂密,原始植被保存得相当完好;保留着芷江最大的侗寨吊脚楼群落,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前后院落相通,户户相连;碧河穿寨而过,干净透澈、毫无瑕疵;一座修建于清代的石墩风雨桥将南北侗寨巧妙连接,形成小桥流水人家,构筑成美丽的侗乡世外桃源。这里不仅是吊脚楼之乡,而且有名的是歌舞之村,是芷江侗族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百姓热情好客,善歌善舞,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现有各类民间艺人100多名。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一堂,举行各类民族文娱活动,歌类尤其出名,有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等;要进入侗寨,客人首先得喝上三杯“拦门酒”,并和侗乡阿妹对唱山歌;碧河酒歌队多次赴外地参加侗族歌舞比赛,名声享誉湘黔地区。村寨主导产业是茶油和竹鼠,现有油茶林900亩,年产约22.5吨鲜茶籽,榨油1125公斤;特色养殖业“竹鼠”,现有378只,预计年收入6万元;其他民族特色产业如侗乡手工业(布鞋、鞋垫、刺绣、银器、斗笠等)、烤烟、土曲米酒、金秋梨也在稳步发展,逐步壮大。未来的几年,碧河村寨将抓住“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建设和托口电站开工建设蓄水的契机,对现有的侗族原生态自然风貌和特色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建设好碧河侗寨农家乐;利用蓄水之后水位上升,开发集垂钓、游船、休闲、饮食于一体的水上旅游;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发好“竹老鼠”、“碧水小河鱼”、“金秋梨”“土曲米酒”等特色食品;大力建设好碧河侗乡文化艺术团,着力打造文化艺术“十个一队伍”;利用区域优势,抢抓建设机遇,发展特色产业。把碧河打造成芷江侗族特色旅游第一寨,湘黔边界民俗展示第一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规划作为“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县级新农村试点村”,碧河村在进行项目规划时,坚持工作开展“四原则”即:坚持以科学规划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总体思路,准确找准自身定位;以保护传承侗文化遗产为指导,强调文化创新力度;以体现碧河特色文化品牌为手段,加大不同文化的整合力度;以和谐安定为目标,重点突出边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1、碧河村村级道路建设2009年托口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碧河村即是该工程的移民村也是淹没村。托电环库公路从托口出发,途经我村洋溪塘组穿过,目前该公路正在建设当中,计划把托电环库公路“芷天”公路出口段的村级道路进行维修和硬化,涉及路宽6米,长3公里。该路修建成功后将同环库公路、集镇改道公路一起,在碧河村形成两横一纵的交通网络。2、碧河村村部及文化大楼设施建设碧河村距集镇2公里,是“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县级“新农村试点村”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侗族特色文化和非物质物化遗产,侗族大歌、原生态侗戏、各种独具特色的侗族演奏乐应有尽有。碧河村老村部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平房,由于年久失修,目前,已经丧失办公功能,阻碍了我村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村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多方面争取,具有侗民族特色的新村部、文化大楼和村民活动中心于2011年开始修建。工程完成后,将对我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极大的挖掘和保护作用。3、洋溪塘、台田组院落清洁工程洋溪塘和台田两组居住集中,位于碧河村中心,碧山青翠,碧水环绕,总区域面积50余亩,这里有着最大侗族吊脚楼群落,有着最迷人的神话传说,慕名而来游玩的客人和采风专家络绎不绝。该院落共有92户,378人。目前,该组院落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的生产、生活垃圾直接倾倒于河中,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院落的整体形象。计划在该组启动院落清洁工程,在院内统一修建排污管道,对厨房、厕所进行改造,并安置水泥树桩垃圾桶60个、废弃物分类回收箱2个、建成大型化粪池5个。4、碧河村侗文化寨门“迎客寨门”是碧河村在民族特色旅游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建筑。目前,碧河村有寨无门,制约了旅游发展,计划邀请专业设计师在进宝冲院落路口修建一座侗文化寨门,寨门两边修建拦门酒仪式台,两边雕刻侗族敬酒、饮酒仪式画面,台上安置四套石伞、石桌、石椅,寨门下用鹅卵石铺成花草图案,喜迎八方来客。5、碧河村侗族歌舞广场今年五月份,托口电站将槛车蓄水,洋溪塘组码头随即修建,为了更好的弘扬侗族文化,活跃节日氛围,计划在洋溪塘组现有的空坪处修建一个侗族歌舞广场,同洋溪塘风雨桥一起辉映碧河山水,营造衣服自然和谐的画面,该广场占地1亩,建成后,在盛大节假日侗族人民将在次举行歌舞和篝火表演。6、侗族风雨桥建设风雨桥是侗族文化的象征。计划在洋溪塘溪水上修建一座侗族风雨桥,涉及桥宽6米,长120米,桥身全部用古料构建,盖青瓦、雕耕种图案。风雨桥建成后,将成为湘西南边境的标志性建筑。7、防洪堤建设托口水电蓄水后,目前村部、洋溪塘、台田组前的稻田将淹没,现有的田坎、石墩将失去保护作用。如果不修建新的防洪堤,河水的侵蚀会给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为谢,计划在这几处修建防洪堤,经测量,需修建1米宽的防洪堤1110米。
本文标题:20120327碧河少数民族村寨规划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7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