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地理训练题(七)
1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地理训练题(七)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2.有关三大经济地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省区(暂不包括港澳台)都属东部经济地带()B.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最快,发展水平最高C.近年来东西部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D.自然差异是导致东西部经济差异的主导因素3.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4.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是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2009年10月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同时倡议西部开发加强国际合作。据此回答12—13题。5.下列省份中属于西部大开发省份,但不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A.新、青B.川、滇C.内蒙古、桂D.鲁、陕6.我国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注意了很多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注意改善生态环境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③借助沿边贸易优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基地④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⑤利用草场的资源优势,加强牧区建设,发展好畜牧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⑤7.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地貌和土壤B气候和地形C.水源和气候D.植被和土壤8.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低于发达国家D.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最大根据下表完成9~10题。方案实施前方案实施后丘陵为主,土壤贫瘠修建大坝,引水入乡,丘陵变岛屿粮食种植为主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砍伐林木严重,水土流失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繁茂文化生活贫乏“渔村一日”的旅游项目十分火爆外出打工者众多七家乡镇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为会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人均年收入超过2000元9.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A、淡水养殖业B、林业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10.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B、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C、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同时湿地也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11~12题。1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A、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从防洪入手B、田纳西河因冬季河水结冰,航运价值不大C、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但是利用率不高D、田纳西河流域防洪设施的建设使当地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14田纳西河流域非常重视田纳西河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水力资源的利用率约为()A、90%B、80%C、70%D、60%15.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发展成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2A.河套平原B.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D.成都平原16.关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于绿洲内部草原中B.分布于草原牧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C.分布在旱农业区内部D.分布在河流上游17.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B.深居内陆,地形阻挡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18.在草原区,利用现代技术掘井扩大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掘井愈多,愈有利于草地生态保护B.水井周围的草地,获得最充足的水源而长势最茂盛C.机井数量不断增多,经济效益也就不断增长D.牲畜增长愈快,水井无限制增加,草地最终将毁灭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9~20题。1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2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读下图,回答21-22题。21.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酸化D.水资源遭受污染22.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23.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A.石化工业B.钢铁工业C.制糖工业D.纺织工业2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25.为了加强三个经济地带的互补与合作,应从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①劳动密集型②资金密集型③资源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④26.由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有()①我国水利工程可以完全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和治理②我国江河众多,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③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给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造成了障碍④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部分经验我们可以借鉴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27.关于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少B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交通线路数量密集D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28.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表现出()A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B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C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D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某学生利用暑假在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一段文字描述: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欠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回答29-30题。29.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农村景观?A.松辽平原B.黄淮平原C.珠江三角洲D.江汉平原30.该地易出现荒欠的原因是A.生长季太短B.冬季风太强C.降水变率太大D.土壤盐度太高第Ⅱ卷综合题3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材料一: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整个工程横贯中国东西部,沿线经过新疆等十个省市。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是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材料二:西气东输工程路线图。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各题:(1)天然气作为矿物能源,比其它矿物能源所具有的优点是2)“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管道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双选)A.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费低B.损耗大,但连续性强C.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只适合在白天运输D.运量大(3)“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______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4)“西气东输”管道向北弯曲经过陕北靖边,其主要目的是______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C.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D.绕过地形复杂区域,便于施工(5)西气东输的西段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_____A.弘扬爱国主义热情B.属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C.地形比较平坦D.劳动力资源丰富(6)“西气东输”管道____次跨越黄河,_____次跨越长江。(7)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经的地区,自然带依次变化,这主要反映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________地带性。(8)“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的有利影响是:改变东部以____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减轻东部地区_______运输(运输方式)的压力;天然气作为原料,可促进东部地区________工业的发展。(9)“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还将缓解沿线地区因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在控制__________和__________方面起到积极作用。32.阅读材料及图8、图9,完成下列各题。(共12分)材料: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图9),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以后,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10),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1)根据图9,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二级支流,根据图9中河流的流向,判断流域地势特点。(3)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分析其原因。(4)田纳西河确定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实行梯级开发,建造水电站。除防洪外,水资源综合开发还具备哪些效益。33.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4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变化:生态问题:(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自然原因:人为原因:(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BCBCBC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aACBBD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DDBDCDB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31.1)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矿产,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大量排放含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4分)(2)东高西低(2分)(3)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河流水量丰富;地势落差较大。(4分)(4)航运发电灌溉旅游养殖(2分)32.(1)CD(2)AD(3)C(4)C(5)C(6)31(7)经度(8)煤炭铁路化学(9)水土流失荒漠化33.(1)变化: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少洞庭湖调蓄功
本文标题: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地理训练题(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9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