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2014年第一学期高二级地理晚练三(含答案)
第1页共6页高二级第一学期地理晚练三2013.10.28一、单选题1.荒漠化的实质是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2.土地荒漠化包括①土地沙漠化②石质荒漠化③次生盐渍化④土地污染⑤水土流失⑥沙尘暴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3.荒漠化严重地区的分布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许多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B.沙漠地区——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C.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遭破坏D.灌溉农业区——土壤盐碱化、气候变干4.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5.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在风沙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建设的大型林业生态工程是A.“三北”防护林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C.东南沿海海防林D.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林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如次生盐渍化)。读图,回答6~7题。6.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7.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完成8~11题。8.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第2页共6页9.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10.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⑤⑥11.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12~13题。12.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13.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4~15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14.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15.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第3页共6页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读以下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6~17题。16.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17.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A.沙尘暴频度减少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8~20题。18.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A.冬季B.秋季C.春季D.夏季19.现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20.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太阳辐射强B.热量充足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图例井沙地草地甲井沙地草地井乙井沙地草地水井第4页共6页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综合题(共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和相关示意图,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01年4月7日,吉林白城北郊岭下镇发生了一次强沙尘暴,据电视台介绍这次沙尘暴从早上7点10分开始到晚上7点才结束,涉及内蒙古的中部、东部,黑龙江南部和吉林大部。(1)近两年象这样受沙尘暴影响的还有__________、陕西、山西等,其根源是这些省市区位于强劲的__________风的下风向。(2)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区。(3)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要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地沙漠名称是__________,B地沙漠所在区的外围是四大牧区之一的__________区。(5)我国沙漠地区不断扩大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农田防线示意图”中沙丘上空的风向画上箭头。(7)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而言,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移已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生态效益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图中沙生植物为与环境相适应表现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农田防线示意图”所表现的地区应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划)地区。第5页共6页(9)最近我国决定提高自来水价格,其根本原因是为了增强人们的_________意识,而计划建设的跨流域调水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解决_____________流域的水资源紧张。(13)试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用相应的字母填入下列结构框图中。(每空只能填一项)(A)土地盐渍化(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D)绿洲沼泽化(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高二级第一学期地理晚练三2013.10.28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二、综合题21.(共20分)(1)河北西北(每空1分,共2分)(2)干旱半干旱(每空0.5分,共1分)(3)降水少、温差大、太阳辐射强(1分)低(0.5分)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其影响显著(1分)(4)塔克拉玛干内蒙古牧(每空1分,共2分)(5)①过度放牧、过度垦殖(1分)②滥砍滥伐(1分)(6)自东向西吹(1分)(7)营造防护林(1分)育草封沙工程防沙(1分)减弱风沙危害(1分)(8)叶片短小呈针刺状,根系发达(1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分)(9)节水(1分)南水北调(1分)海河(华北地区)(1分)(13)(每空0.5分,共1.5分)第6页共6页(C)(A)(E)
本文标题:2013-2014年第一学期高二级地理晚练三(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9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