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2010级体育心理学复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禁止盗版章以寒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现象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20世纪50年代后。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社会促进现象。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10.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12.1979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13.应用运动心理学可进一步分为临床应用心理学和教育运动心理学。14.教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正常行为和超长行为。15.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异常行为。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C)A.相同的B.认知的C.不同的D.基础的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A)A.体育教育教学B.竞技运动和比赛C.体育锻炼D.娱乐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C)A.情感和意志B.个性和意志C.心理和行为D.认知和个性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D)A.一种B.两种C.三种D.多种5.学习体育心理学是的需要。(A)A.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B.体育实践工作C.体育科学研究D.运动训练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A)A.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B.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C.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D.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7.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D)A.1901B.1896C.1905D.18988.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C)A.ScriptureB.AnshelC.GriffithD.Wann9.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B)A.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B.20世纪80年代前和80年代后C.20世纪90年代前和90年代后D.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10.在中国,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B)A.吴文忠B.马约翰C.肖国忠D.马启伟11.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归于心理因素。(A)A.70%B.80%C.90%D.60%四、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这三门学科自成体系已初见端倪,也是发展方向。(√)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心理现象。(×)3.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恶化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4.Pargman认为,运动心理学是通过运用人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和原则试图解释、预测或改变与运动相关的行为。(√)版权所有,禁止盗版章以寒5.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6.一个人学过体育心理学,就可以说明自己一定在体育教学或指导运动队方面取得成功。(×)7.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认知活动。(×)8.Tripkett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9.自行车选手在与他人比赛时速度会更快,这被称作“社会促进”现象。(√)10.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期间,处于发展时期。(×)11.运动心理学家被描述为三种类型: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12.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体育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3.未来的运动心理学将继续强化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即教育运动心理学和临床运动心理学。(×)14.目前的趋势是体育心理学研究者们已开始重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结合使用。(√)第二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它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起点。2.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它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3.成就目标定向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的数量标准,而是个体内心所追求的成就取向。4.学习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5.成绩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6.追求学习目标的个体认为智力是可以培养、发展的,因而力求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能力。7.研究通常认为学习目标是适应性的,它与一系列积极的认知、动机、情感和行为中介变量以及积极的结果联系在一起,而成绩目标则是非适应性的,它与一些消极的结果相联系。8.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由父母、同学、老师所组成的环境因素和动机气氛是促使个体采取某目标定向的主要原因。9.具体、明确、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是可以用语言加以描述_和可用文字加以记录的目标,即可以用次数、米数、秒数等可测定的量来确定的数字目标。10.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结合最理想的是使用“阶梯型”目标设置。11.技术动作完成目标是指学生要完成的技术动作的标准,如在网球发球向前挥拍时,要伸直手臂。12.结果目标是指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最终是否能获胜上,如在比赛中要击败对手。13.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_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14.团队目标设置的环节有目标确定环节、目标分解环节、目标执行_环节、目标检查环节。二、单选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理论属于_____________理论。(A)A动机理论B归因理论C本能理论D认知理论2.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能力的目标定向是属于_______。(B)A成绩目标定向B学习目标定向C自我目标定向D结果目标定向3.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是属于____。(A)A成绩目标定向B学习目标定向C掌握目标定向D结果目标定向4.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认为__________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因而力求搜集与能力有关的证据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有利评价,避免消极评价。(A)A智力或能力B性格或气质C性格或能力D智力或气质5.学习目标定向是_____________。(A)A适应性的B主观的C非适应性的D非主观的6.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由父母、同学、老师所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是促使个体采取某种目标定向的主要原因。(A)A环境因素和动机气氛B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C动机气氛和家庭环境D课堂环境和学校环境7.在体育领域,无论家长、教练员和队员强调比赛获胜还是技术掌握,会在一个运动集体版权所有,禁止盗版章以寒中造成不同的心理气氛,这被称为______________。(B)A课堂气氛B动机气氛C教学气氛D目标气氛8.“目标设置理论”是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_______于1967年率先提出了的一种激励理论。(B)A温伯克B洛克C拉瑟姆D马腾斯9.为了保证目标既有难度又有可能实现,可将学生______作为参考,并在必要时修正目标以适应情况的变化。(B)A最近的能力水平B最近的比赛名次C入学以来的成绩D在班里的排名三、判断正误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2、成就目标定向是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它是个体具体要达到的行为数量标准。(×)3、在目标定向理论的早期,研究者大多把目标定向分成两种目标倾向。(√)4、成绩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5、学习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6、追求学习目标的个体认为,智力是可以培养、可以发展的。(√)7、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认为,智力或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8、对于一个年轻的运动员来说,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都高是最好的结合。(√)9、目标设置理论的提出主要是依据“有意识的目标影响人的行为”这一假设。(√)10、在进行目标设置时,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在班级排名情况掌握是设置成功目标的重要依据。(×)11、目标最好是学生需要经过较大努力才能达到的。(√)12、“在这次测验中罚球命中率达到70%”是结果目标。(×)13、一般而言,长期目标比短期目标有效,对人的行动更最容易产生推动作用。(×)14、对运动员或学生的阶段性反馈应以积极肯定为主,并指出其今后努力提高与改进的方向。(√)15、团队目标是评价团队各项工作成绩大小、质量高低的尺度。(√)第三章运动兴趣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运动兴趣的效能高低主要表现为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大小以及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2.有趣是人们对于新事物或有趣现象的直接兴趣,是在感知中由于兴奋性增强形成的一种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属于始发状态的低层次兴趣,是由事物的新异刺激而引起的好奇心。3.乐趣是继发状态的中层次兴趣。4.运动兴趣的效能是指: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产生的效果。5.“有趣”不断地发展积累,由量变引起质变,由被动的、观赏性的兴趣转化为主动参与的兴趣,由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发展成为比较稳定的热爱倾向,其动力效应大大增强,从而形成乐趣。6.志趣和乐趣是乐趣与志向的结合,是推动人实现远大理想目标的迷恋性的、最稳定的动力倾向,是学生获得好成绩的最宝贵的心理动力。7.学生运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一般都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的过程。8.精神需要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运动兴趣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兴趣的性质。(C)A.广泛性B.有效性C.倾向性D.稳定性2.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即。(A)A.物质兴趣B.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间接兴趣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版权所有,禁止盗版章以寒方面的兴趣,即。(B)A.物质兴趣B.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间接兴趣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D)A.广泛兴趣B.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间接兴趣5.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C)A.乐趣B.广泛兴趣C.有趣D.直接兴趣6.运动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为基础。(A)A.运动需要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技术基础7.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开始。(C)A.乐趣B.直接兴趣C.有趣D.物质兴趣8.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D)A.运动兴趣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运动需要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A)A.中心兴趣B.核心兴趣C.重点兴趣D.唯一兴趣10.学生对一切新知识和新技能都感到新鲜,但没有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练习中,这种兴趣是。(B)A.乐趣B.有趣C.直接兴趣D.物质兴趣三、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2.运动兴趣可
本文标题:2010级体育心理学复习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2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