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五)肾脏风湿及免疫性疾病检验
(五)肾脏、风湿及免疫性疾病检验英文简称中文名称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肾脏疾病检验Urea、BUN血尿素儿童:1.8~6.3mmol/L;成人:2.3~7.8mmol/L1.增高:⑴生理性升高:高蛋白饮食。⑵肾前因素或全身性疾病:如急性大出血造成低血压和休克、脱水症(呕吐、幽门梗阻、长期服泻等),或循环功能衰竭引起尿量显著减少,甚至尿闭症,使血中尿素氮升高;严重的急性传染病累及肾功能、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蛋白分解代谢过甚,也可使BUN升高。⑶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中毒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症及肾结核晚期等。⑷肾后因素: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膀胱肿瘤等使尿路梗阻,因尿液排出障碍而使BUN上升。2.降低:⑴生理性降低:妊娠。⑵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等。Cr血清肌酐儿童:27~62μmol/L;成人男性:44~133μmol/L;女性:50~105μmol/L通常情况下人体内形成的肌酐量是恒定的,肌酐在体内不能重复利用,并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排出,因此血液循环中的肌酐含量完全依赖于肾的排泄速度。测定肌酐主要用来评价肾功能状态。1.增高:⑴严重肾功能损害或尿液排泄障碍:如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潴留、尿毒症等。⑵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⑶其他: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治疗、Ⅱ-Ⅲ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等。2.降低:常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白血病、多尿等。CCR内生肌酐清除率1.3~1.7ml·s-1/1.73m2(80~120ml/min/1.73m2)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1.当患者CCR低于80ml/min时,表示肾功能有损伤。2.当患者CCR低于50~80ml/min时,表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3.当患者CCR低于25ml/min时,表示肾功能衰竭期。4.当患者CCR低于10ml/min时,为尿毒症终末期。UA血尿酸儿童:0.12~0.32mmol/L;成人男:0.118~0.420mmol/L;女:0.15~0.35mmol/L1.增高:常见于痛风、子痫、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重症肝病、铅及氯仿中毒等。2.降低:常见于恶性贫血、乳糜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CystatinC胱抑素0.59~1.03mmol/L1.不受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2.监测肾小球滤过率不用考虑炎症、药物及饮食影响,比内生肌酐清除率更准确、直接。3.其他同内生肌酐清除率。mAlb尿微量白蛋白成人:2~20mg∕L;儿童:1.7~22.9mg∕L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NAG尿NAG酶10.3~10.9U/L1.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肾脏损害升高,早于肾功能的改变。2.对药物毒性反应强烈,用药后升高,提示有肾脏损害。3.尿中浓度升高反映肾病综合症、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等的发生发展。4.肾移植后,排异反应的敏感、可靠指标。β2-mβ2-微球蛋白尿:0.03~0.14mg/L血:1.28~1.95mg/L1.近端肾小管损伤,尿β2-m升高。2.肾小球虑过功能下降,血中β2-m升高3.恶性肿瘤和各种炎症时血尿β2-m均升高。体液免疫学检验IgG、IgA、IgM血清免疫球蛋白G、A、M检验见表3增高:⑴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血清中各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增高,常见于①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细菌感染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时血IgG可升高,宫内感染时,脐血或新生儿血清中IgM含量可增高;②慢性肝病、肝硬化、淋巴瘤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IgG、IgA升高较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M增高为主。⑵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某种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而其他种类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多为IgG型、其次为IgA型)、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和良性单株丙球血症等。降低:⑴常见于各类先天性体液免疫缺陷病(三种免疫球蛋白全缺或缺1~2种)、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如剥脱性皮炎、肠淋巴管扩张症、肾病综合征、淋巴网状系统肿瘤、中毒性骨髓疾病等)、联合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⑵单一IgA降低常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⑶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体液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成人低。IgE血清免疫球蛋白E检验0~100IU/ml(速率散射比浊法)增高:⑴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药物及食物过敏等IgE常升高。⑵部分与IgE有关的非过敏性疾病也可升高,如IgE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⑶急慢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有时也可见血清IgE升高。降低: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CSFIgG、IgA、IgM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A、M检验IgG5~61mg/LIgA0~15mg/LIgM0~19mg/L(速率散射比浊法)CSFIgM升高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感染的指标;多发性硬化症及血脑屏障功能发生损害的疾病(如急性脑血管病、脑血栓等)CSF中IgG升高,SLE脑病的CSF中IgG、IgA正常,IgM升高。血清M蛋白检验阴性(蛋白电泳法,免疫比浊法或免疫电泳法)血清中检测到异常增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见于:⑴多发性骨髓瘤:以IgG型最常见,其次为IgA型;IgD和IgE型罕见。多发性骨髓瘤中约50%的患者尿中有本周蛋白(BJP)即免疫球蛋白轻链(κ或λ)存在。⑵巨球蛋白血症:血液中存在大量的单克隆IgM。⑶重链病:其M蛋白的实质为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合成异常增多。现已发现有α重链病、γ重链病和μ重链病等。⑷轻链病:出现单克隆游离轻链(κ或λ)。⑸半分子病:由免疫球蛋白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构成的半个Ig分子的单克隆蛋白片段异常增生而导致的疾病,现已发现有IgA类和IgG类半分子病。⑹恶性淋巴瘤:血液中可发现有M蛋白。⑺良性M蛋白血症:是指血清或尿中存在单一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原因不明,长期观察未发现骨髓瘤或巨球蛋白血症证据。老年人中发现良性M蛋白血症者较多,应注意与多发性骨髓瘤相鉴别。血清总补体CH50检验50~100U/ml主要反映补体九种成分(C1~C9)的综合水平。CH50活性增高:常见于急性炎症、急性组织损伤、某些恶性肿瘤及妊娠等。CH50活性降低:常见于各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肝病、肝硬化、Graves病、艾滋病、严重烧伤、冷球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和遗传性补体成分缺乏症等。血清补体C3检验900~1800mg/L(BNProSpec)880~2010mg/L(IMMAGE)(速率散射比浊法)增高:补体C3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如皮肌炎、关节炎、心肌梗死等)、传染病早期(如伤寒、风湿热急性期等)、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移植物排斥反应时增高。降低:更有意义,见于:①补体合成能力降低,如慢性肝病、肝硬化、肝坏死;②补体合成原料不足,如营养不良(多见于儿童);③补体消耗或丢失太多,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基底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疟疾、冷球蛋白血症、白血病化疗后、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后、大失血、大面积烧伤等;④先天性补体缺乏,如遗传性C3缺乏症。血清补体C4检验100~400mg/L(BNProSpec)160~470mg/L(IMMAGE)(速率散射比浊法)基本与C3相似,其含量降低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IgA肾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遗传性C4缺乏症、遗传性IgA缺乏症等。C1q血清补体C1q检验0.197±0.04g/L(单向免疫扩散法)基本与C3相似,其含量降低还见于活动性混合结缔组织病、重度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ESR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男:0~15mm/h;女:0~20mm/h儿童较成人略低,老年人随年龄增长略有增快。1.增快:(1)生理性:妇女月经期、中晚期妊娠至产后1个月及60岁以上高龄者,可因生理性贫血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而血沉加快。婴幼儿血沉也常轻度增快。(2)病理性:结核病和风湿病的活动期,恶性肿瘤,胶原性疾病,铅中毒等。在各种血沉增快的病例中,往往器质性疾病高于功能性疾病,炎性疾病高于肿瘤,恶性肿瘤高于良性肿瘤。(3)观察结核、风湿病、内脏慢性出血等病理变化,以及中医进行活血化淤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血沉增快表示病情活动或复发,病情稳定或好转时,血沉逐渐恢复正常。2.减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酸中毒、支气管哮喘等。细胞免疫学检验淋巴细胞亚群检验免疫荧光法FACS:CD3﹢T细胞:61%~85%;CD4﹢T细胞:28%~58%;CD8﹢T细胞:19%~48%;CD4﹢/CD8﹢细胞比值:1.66±0.31.T淋巴细胞总数变化的意义:CD3﹢分子表达于所有成熟T淋巴细胞的表面,是总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CD3﹢T淋巴细胞升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以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等。CD3﹢T淋巴细胞降低:主要见于免疫缺陷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以及联合免疫缺陷病等。亦可见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流感等),采用放疗、化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时。2.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⑴CD4分子是辅助、诱导T细胞的标志:CD4﹢T细胞下降,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AIDS、巨细胞病毒感染、严重创伤、全身麻醉、大手术、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征、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等。而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CD4﹢T淋巴细胞则T升高。(2)CD8分子是抑制、杀伤性T细胞的标志:CD8﹢细胞下降,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Sjögren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膜型肾小球肾炎等。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慢性乙型肝炎,CD8﹢T细胞常升高。(3)CD4﹢/CD8﹢细胞比值,更能反映免疫调节的变化。比值下降:常见于AIDS(显著降低)、瘤型麻风病、恶性肿瘤进行期和复发时,也见于部分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血吸虫病等。比值升高:则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jögren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膜型肾小球肾炎以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等,若移植后CD4﹢/CD8﹢的比值较移植前明显增加,则预示可能发生排斥反应。CDC淋巴细胞毒检验死细胞占0%~10%为阴性淋巴细胞毒试验用于器官移植前判断受者对供者有无预存抗体。在器官移植前检验受者是否具有抗供者抗原的预形成抗体(由于多次输血、妊娠和二次移植前),如有细胞毒抗体,能引起受体的超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失败。因此,在移植前检验受者血清中有无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是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必需的试验。HLA-B27组织相容性抗原B27检验免疫荧光法FACS:HLA-B27为阴性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发生高度相关,其阳性可提示AS。SmIg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测定免疫荧光法:SmIg﹢细胞总数:均值21%(16%~28%)SmIgG﹢细胞:均值7.1%(4%~13%)SmIgM﹢细胞:均值8.9%(7%~13%)SmIgA﹢细胞:均值2.2%(1%~4%)SmIgD﹢细胞:均值6.2%(5%~8%)SmIgE﹢细胞:均值0.9%(0%~l.5%(1)SmIg﹢细胞增高:常与B细胞恶性增
本文标题:(五)肾脏风湿及免疫性疾病检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3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