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71练第24练梳理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
1梳理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1.(2015·衡阳八中四次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都是同步分裂的C.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2.(2015·北京44中期中)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B.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2015·北京东城三次适应训练)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4.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在细胞里被利用的速率绘成曲线如图所示。已知蚕豆有丝分裂周期大约为20h。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2A.b点时,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B.d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C.ce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D.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h5.(2015·聊城模拟)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细胞结构之间的距离变化关系示意图(图中a为细胞的半径)。图中能够正确表示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的位置变化曲线是()6.下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细胞周期时长为14h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C.Ⅱ段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7.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8.(2013·山东,4)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3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吡罗红结合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9.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核DNA处于题图所示的()A.Ⅰ阶段B.Ⅱ阶段C.Ⅲ阶段D.Ⅳ阶段10.下图是某细胞进行增殖时可观察到的几个时期,用L~P表示,下面叙述正确的()①L期有8条染色体②P期紧接在L期之后③P期与M期细胞内核DNA数相等④P期有8条染色单体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③11.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__发出星射线。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____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_________期。(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期细胞,两个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期细胞。(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4分裂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G1SG2M时长(h)3.47.92.21.815.3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12.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___________。(2)图乙为细胞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________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段。(5)请根据图甲画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曲线,并绘出图乙上一个时期的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13.如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据图回答:(1)图甲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体组,所处时期位于图乙的________段中,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____________。(2)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处于图乙中________段,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图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3)图丙对应图乙中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处于此分裂时期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形成的方式不同。(4)若图甲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a和b四个基因,则图甲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分裂后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5答案解析1.D[成熟的生殖细胞不能继续增殖,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机体内不同细胞的有丝分裂不一定同步,B错误;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错误。]2.B[从图示看出,乙→甲为间期,甲→乙为分裂期,则DNA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甲→乙时期;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活动旺盛,而高尔基体活动旺盛发生在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中。]3.C[甲到乙染色体经过了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A错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因为此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B错误;如果表示减数分裂丙到戊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正确;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数是相同的,D错误。]4.B[b点时UdR被大量利用,说明此时细胞大量合成RNA,A项正确;d点到e点,TdR仍被利用,说明该阶段仍合成DNA,e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B项错误;基因突变最容易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即ce段,C项正确;如图分裂间期超过14h,结合题干中“细胞周期大约为20h”,则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h,D项正确。]5.C[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分开的两条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最后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是细胞半径的两倍,C表示正确。]6.C[从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细胞周期时长为20h,A项错误;Ⅰ段表示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B项错误;Ⅱ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细胞内可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C项正确;Ⅲ段表示DNA复制前的间期,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DNA复制的Ⅰ段,D项错误。]7.C[①→②过程是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A项错误;低温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B项错误;⑤→⑥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C项正确;DNA解旋酶催化的是DNA双螺旋的解旋,不是催化的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D项错误。]8.C[A项中盐酸解离根尖后必须要经漂洗后才能使用龙胆紫染色剂,因为龙胆紫染色剂为碱性染料,不漂洗会干扰染色;B项中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使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甲基绿结合;C项中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盐酸浓度过高(过酸)会破坏蛋白质-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项中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活细胞中线粒体的染色剂,盐酸会杀死细胞,故不需要用盐酸处理。]9.C[HIV使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从而使DNA复制后不能进入分裂期,即HIV的感染使T淋巴细胞核DNA处于Ⅲ阶段。]610.D[染色体数与着丝点数一致,L期有4条染色体;P期着丝点分裂,不存在染色单体。]11.(1)G1→S→G2→M(2)中心体后前、中(3)G1G2和MS(4)7.4解析(1)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2)动物细胞由两极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染色单体在间期形成、在前期出现、在后期消失。(3)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峰值是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第二个峰值是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量。(4)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G2+M+G1=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12.(1)a~h(2)有丝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3)6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4)e~fc~e(5)见下图解析据图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确定相应区段对应的时期⇒据图乙图像和图丙数量关系⇒确定相应时期并与甲图区段对应⇒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及数量变化。首先注意图甲的纵坐标是核DNA的数目,根据分裂前后数目的变化,可以判断这个分裂是有丝分裂。图中的a~c为间期,c~d为前期,d~e为中期,e~f为后期,在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图乙细胞是着丝点分裂,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因为2号和6号是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的,所以2号和6号完全一样。绘曲线图时要注意纵坐标含义及数值(1或2),下降的时期是后期不是末期;绘中期图像时要注意同源染色体及着丝点的位置。13.(1)44EF线粒体(2)DNA的复制BCCD(3)CD纺锤体(4)AAaaBBbb100%解析(1)图甲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位于图乙的EF段中,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均加倍,图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由于细胞分裂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甲中m处线粒体较多。(2)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DNA的复制,此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对应图乙中BC段。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对应图乙中CD段。(3)图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之比为1∶2∶2,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对应图乙中的CD段。此时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4)图甲中移向
本文标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71练第24练梳理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3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