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历史)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复习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复习作者:李卫东文章来源:转载自《中国历史课程网》[复习指要]1.准确掌握并分析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正确认识各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突出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观点。2.正确认识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战争冲突是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暂时的,不存在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但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3.正确认识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和民族融合的概况,使学生明确民族融合是古代历史发展的现象,是进步的。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民族融合的规律。4.掌握我国古代人口迁移和民族构成的演变过程,正确认识政治、经济与人口迁移的关系。5.准确掌握并分析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成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闭关政策及其影响。[知识归纳分析]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展概况、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民族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还包括古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关史实,以及侵略与被侵略的斗争等。1.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民族构成的演变经历了五个时期:(1)先秦时期:这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的时期。其内容包括华夏族的产生、华夏族与蛮夷戎狄的混融。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境内各民族被包容进来,“秦人”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代名词。(2)秦汉时期: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稳定,民族界限比较清晰。“汉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也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时期。周边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4)宋辽夏金时期:民族构成变动的步伐相对缓慢。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5)元明清时期:元朝以后,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固定下来。虽然元朝曾把女真、契丹称为“汉人”,但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元朝建立以后,民分四等,实行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明朝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民族关系颇为紧张,清兵入关初满汉民族矛盾尖锐。2.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1)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中原汉族成为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周边少数民族成为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游牧民族。(2)由于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一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各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育、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交换物资的贸易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产生。(3)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需要而发动的。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政策,用“剿”和“抚”两种手段进行征服。3.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融合,是历史上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①上古神话中黄帝蚩尤的传说与华夏族的形成,实际上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大融合。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③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充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其中北魏更为突出。④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⑤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⑥清朝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高度。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⑦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民族融合是受经济规律支配的。落后民族在先进地区建立政权,终要适应相对发展的经济基础,引起本民族的改造,为被统治民族所同化。4.古代人口迁移古代人口流向有两类:一是由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二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1)第一种流动的主体是少数民族。①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黄河流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特点是人口迁移往往伴随着武装入侵进行。②情况:战国到东汉时的匈奴,西晋后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唐初的突厥,五代至宋的契丹,宋元时的女真、蒙古,明代蒙古瓦刺与满洲都先后南下中原。(2)第二种流动:①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是政治中心,成为争夺政权和异族入侵的主要目标,造成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终于导致北人南迁。②情况: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唐朝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使北方战乱不绝,致使北民南迁,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后期。北宋靖康之乱使黄河流域居民大量迁入东南地区。(3)人口迁移具有重大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传播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中原人口过于集中的情况,人口渐趋合理分布;北人南下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之一。5.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①秦朝征服越族后,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对珠江流域进行管辖。②两汉在西北设西域都护;在云贵川设郡县。③唐朝在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在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④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台湾),在边疆设云南、辽阳、岭北等行省。⑤明朝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⑥清设将军、办事大臣管辖边疆,在台湾设台湾府。6.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发展概况①匈奴:我国北部蒙古高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奴隶制政权,秦汉时与中原政权处于和或战的状态。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北匈奴雄踞北方,并控制西域。后经东汉的反击,匈奴或降于鲜卑、或南投汉朝.大漠南北不见踪迹。西晋时,居住于山西中、南部。304年,贵族刘渊建汉,后灭西晋。十六国时,建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②越族:散布于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派兵攻打越族,设置郡县,移民。汉武帝时,继续建立郡县,加强同越族的联系和管辖。三国时的山越人与汉人共同开发江南。③羯族:西晋时内迁,后建后赵。④氐族和羌族:西晋时内迁,居西北及北部。十六国时,氐族建前秦、后凉、成汉。后一度统一黄河流域。淝水之战后,统治瓦解,羌族在十六国时建后秦。其一支党项族在北宋时建立西夏,后被蒙古所灭。⑤鲜卑和契丹:十六国时,鲜卑建前蒸、后燕、西秦、南凉、南燕五个政权。其拓跋部建北魏,后分裂为东西魏。契丹是鲜卑族的一支,唐末开始农耕和定居。后建立契丹国,改为辽,与北宋对立,后被金所灭。⑥突厥:六世纪中期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后控制兴安岭至里海广大地区,隋时分裂。唐时,大败东突厥,唐在其旧地设都督府。后西突厥也受唐管辖。⑦回纥:维吾尔族的祖先。8世纪强大起来。唐时,其首领接受册封,改名为回鹘。9世纪,其政权瓦解,大部西行迁入甘肃、新疆。⑧南诏: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唐时分布于云南西北洱海一带,称六诏。后由南诏统一。唐玄宗时被册封。五代十国时,南诏改名为大理,统治云南、四川等地。南宋末年,被蒙古所灭。⑨吐蕃:藏族的祖先。7世纪时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唐时,与唐和亲会盟。⑩蒙古:北方古老民族。12世纪时,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政权,先后灭吐蕃、畏兀尔、金,建立元朝,灭南宋后统一全国。后被明所灭,入北方大漠,分裂为鞑靼和瓦刺两部。明末清初,又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清军人关后,先后臣服清。康熙时,准噶尔部发生过叛乱。乾隆时.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满族:其祖先是靺鞨,7世纪时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8世纪时,唐设黑水都督府,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五代时,黑水发展为女真。北宋时建立金,后与南宋对峙。1234年被蒙古所灭。明时,居于辽东的建州女真强大起来,统一各部,于1616年建立金。后皇太极称帝改称清。1644年灭明入关统一全国。7.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①西汉:我国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欧洲。②东汉:我国铸铜、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名马等特产运到中国;我国铸铜、制铁技术传到日本。③唐朝: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波斯的胡椒等输入我国,我国的瓷器等输入波斯;纺织等技术传人大食。④北宋:越南占城稻传人我国。⑤明朝: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人我国;我国的丝绸、瓷器深受西洋各国欢迎。8.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1)西汉:印度的佛教传到我国。(2)唐朝:我国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大食、北非和欧洲;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高丽乐、中亚舞蹈、西亚宗教传人我国。(3)南来:我国指南针传到阿拉伯、欧洲等。(4)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欧洲。(5)明朝:《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流传国外,欧洲水利技术传人我国。9.睦邻友好,友谊长存(1)东汉:日本倭奴国王、大秦王派使臣来我国;甘英出使大豢未果。(2)唐朝:日本、大食、天竺派使者来华;我国派使臣去天竺。(3)元朝:亚洲、东欧、非洲等地区派使者访问大都。(4)明朝:郑和访问亚非许多国家,亚非一些国家国王和使臣访问我国。10.西方殖民者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明清时期,我国开始遭到殖民者侵略。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滑军入关时,沙俄乘机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中国爱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率军取得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都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重点问题辨析]1.对古代“汉法“与“旧俗”之争的认识(1)“汉法”是指中国内地的封建剥削方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旧俗”是指边疆少数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古代鲜卑、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均采取了接受“汉法”的措施。“汉法”与“旧俗”之争的结果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现。(2)西晋时陆续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原来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少数民族逐渐学会先进的农耕技术,成为农业居民。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后,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契丹族首领阿保机接受汉族封建文化,任用汉族读书人制定典章制度。党项族仿照汉族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党项族仿照汉族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金世宗进行改革推行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蒙古族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贵族攻占中原地区初期,把游牧生产推广到中原,后来才”退牧还耕”,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要求改变其保守落后的“旧俗”,这势必会促进蒙古族封建化速度,使元朝统治取得汉族地主阶级支持。建立清朝的满洲族,入关后在经济上逐步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和恢复农业生产。在政治上完全沿袭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我国古代落后民族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大都是非强制性的。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属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中国古代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的“1日俗’被中原农业民族的“汉法”所替代,证明了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外,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大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道,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材料2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材料3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材料4楚材又请遗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大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
本文标题:(历史)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3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