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1党代会报告(定稿)
1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创新实干加快发展为打造最佳“宜居城区”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台州市黄岩区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陈伟义(2011年1月7日)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台州市黄岩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建议意见。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三届八次党代会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全面谋划“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部署2011年任务,审议通过《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关于制定黄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动员全区上下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创新实干,加快发展,为打造最佳“宜居城区”而努力奋斗。一、认真总结去年工作,切实增强推进黄岩新一轮发展的信心和决心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十二五”谋划之年,也是黄岩爬坡过坎、克难奋进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区委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2实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市委“四大战略”,凝心聚力,克难奋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0%;实现财政总收入32.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分别增长14.8%和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06元,分别增长10.0%。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把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面上工作的突破口,集中开展重点工程“百日会战”和“土地征迁突击月”活动,盯住64项重点工作,特别是15个重点督查项目不放松,落实责任,倒排时间,全力攻坚,形成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态势,全年共征用土地5000多亩,完成农转用报批3314亩。新前城市新区、王林洋岛、澄江二期、江北区块、江口轻化投资区、双浦公元二期等一批重点区块征迁取得突破性进展;永宁江两岸景观带、内环线、黄岩博物馆、汽摩城改造提升等重点工程和项目启动建设;永宁江大道、动物园、百丈休闲山庄、鉴洋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为黄岩新一轮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培育特色产业,模具新城一期10家企业进场施工,模具博览中心启动建设,16家企业与贝因美集团建立产业协作生产基地,太阳能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获得“中国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称号。加大工业投入,完成制造业投资25亿元,永高塑料管道、双鸽太阳能硅片等十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进展顺利。加快企业上市,永高股份通过3上市辅导,公元太阳能、新东方油墨、济民药业完成上市股改。强化自主创新,新增13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6个浙江名牌,通过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验收,专利授权量位居省、市前列。提升开放水平,继续安排1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拓展市场,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台州(黄岩)国际电动车及零配件展览会。狠抓要素保障,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开展违法用地集中整治,拆除违章建筑11.3万平方米;完善政银企合作平台,引进证券机构3家。深化生态区创建活动,推进节能降耗,重点对规模以下企业开展全面排查、综合整治,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发展现代服务业,出台土地收储政策意见,一批服务业项目动工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富有成效。拉大城市框架,82省道延伸线山头姜至康山段建成通车,劳动南路延伸段、二环西路延伸段等道路加快建设,黄长复线、82省道复线江口段开工建设。加快重点区块建设,商业街区1平方公里范围基本建成,委羽山新区B、C区块启动建设,江北片外迁安置房建设和企业拆迁工作有序推进,新前城市新区和王林洋岛区块基本完成土地丈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供水、排污、环卫、电力等一体化工程加快实施。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和“名果振兴计划”,建成6个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基地,荣获“中国茭白之乡”称号,黄岩蜜橘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橘”,新增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区外农业”产值达到24亿元;4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十百工程”和农房改造有序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森林村庄”建设全面启动。加大西部扶贫开发力度,15万亩西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布袋山景区、大寺基休闲山庄等景点加快建设。成功创建4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市级生态乡镇和54个市级生态村。民生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重视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增就业65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65.2%,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健全。实施“黄岩文化研究工程”,出版王棻《中外和战议》、《周炳琳文集》等历史文化丛书。推进农民学习会馆建设,做法得到省、市领导肯定。推动教育均衡发展,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到98%以上。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11%,台一医急诊内科综合大楼基本建成,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第十四届省运会我区金牌总数跃升全市第一。深化“平安黄岩”建设,刑事发案稳中有降,圆满完成“世博安保、亚运安保”任务,信访秩序进一步规范,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防台防汛和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以“两制”为抓手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5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橘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探索推行“六诺工作法”,得到省、市领导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展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锻炼,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高。深化人才工作,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新增1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深化党务公开,探索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完善党代会常任制。开展党建薄弱村转化工作,完成村级组织换届试点工作。深化“治庸提效”行动,开展“两服务两促进”活动,完善“廉能监测指数”制度,推进惩防体系评估工作试点,尤其对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开展集中督查,使机关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125件,其中大要案9件,涉及乡科级干部7名。高度重视民主法治建设,人大、政协职能不断强化,政府依法执政能力和司法机关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工、青、妇、科协、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较好发挥。人口计生、广电、新闻、气象、档案、党史、保密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取得新进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慈善、老龄、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得到新加强。同志们,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区上下6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向所有为黄岩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和驻黄部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低、小、散格局尚未根本改变,推进转型升级面临挑战;二是城市功能形象不够完善,新农村建设与西部扶贫开发任重道远,城乡区域一体发展压力很大;三是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滞后,现有财力远远滞后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多样化公共需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四是基层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党的建设仍需加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二、全面谋划新一轮发展,准确把握黄岩“十二五”期间的总体部署和战略重点刚刚过去的“十一五”,黄岩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我们经历了国内外环境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遭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重大挑战,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过去的五年,是黄岩凝心聚力、克难奋进的五年。我们致力于打基础、增后劲,攻坚克难,爬坡过坎,拖欠群众1万多套安置房、156家企业已缴款未供地、江口轻化投资区农居点搬迁等一批重大积累7性问题开始破解,有些已经得到基本解决,新前城市新区、江北区块、澄江二期工业区块等一批重点区块征迁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们推进新一轮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过去的五年,是黄岩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五年。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预计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底的123.7亿元增加到236.0亿元,年均增长11.8%;财政总收入从17.2亿元增加到32.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8.3亿元增加到16.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6%、14.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74亿元增加到320亿元,年均增长13.0%。过去的五年,是黄岩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五年。我们深入实施“东部提升、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大力推进“八网八区”建设,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共进,城区框架从35平方公里扩大到39.9平方公里,商业街区、委羽山新区等重点区块初显形象,甬台温铁路台州客站、黄岩中学新校区、新水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82省道延伸线、北院线、104国道东复线等骨架道路建成通车,新农村建设和西部扶贫开发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过去的五年,是黄岩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五年。我们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改善民生“八大工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997元增加到259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560元增加到11106元,就业、教育、社保、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我区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8府评为“平安区”,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过去的五年,是黄岩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干部队伍执行力切实增强的五年。我们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保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深化“治庸提效”行动,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全区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局面不断形成和巩固,党政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告别“十一五”,迈入“十二五”,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这是黄岩加快发展的黄金期。通过“十一五”期间的爬坡过坎、聚能蓄势,制约黄岩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得到最大限度的消除和减少。今日黄岩,有凝心聚力、克难奋进打下的扎实基础,有人心思定、人心思发展形成的良好氛围,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万亩以上的存量建设用地,未来几年,我们必将迎来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的黄金发展期。这是黄岩创新转型的攻坚期。后危机时代,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国内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主导,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海洋经济蓬勃发展。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以工业为主转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上来,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创新驱动、内需拉动,才能在区域竞争与合作中把握先机、9赢得主动。这是黄岩统筹协调的关键期。“十二五”时期,黄岩将处于人均GDP由5000美元向1万美元跨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加快转型,体制加快转轨,利益格局加快调整,对我们推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提出了更大挑战。我们必须统筹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良性发展机制。总之,“十二五”时期,是黄岩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头,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抓住这五年,我们就会开创一个新局面,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赶超进位;错过这五年,我们就将失去一个时代,与先进发达地区差距越拉越大。我们再也等不起,我们更加慢不得。全区上下必须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大手笔发展、大力度推进,充分发挥黄岩人的聪明才智,大干“十二五”,再创新辉煌。“十二五”时期,黄岩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市委“四大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城区”目标,以加快发展、转型发
本文标题:2011党代会报告(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5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