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选择题(共45分,其中第1—15题每题1分,第16—30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代表该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纸中相对应的位置内)1.“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歌词中“泥板上的文字”是指[1分]A甲骨文字B楔形文字C拉丁文字D玛雅文字2.“自14世纪以来,在意大利生活中就占有如此强有力地位的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是被当作文化的源泉和基础,生存的目的和理想”。这段话描述的是[1分]A文艺复兴运动B启蒙运动兴起C宗教改革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3.《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其中“巴厘满”即[1分]A内阁B首相C议会D法院4.一个幽灵在欧洲的上空徘徊……无产阶级子这场革命当中,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全世界无产阶级者联合起来!”这段文字当出自[1分]A马克思和恩格斯B欧文与傅里叶C圣西门和傅里叶D欧文与圣西门5.科恩说:“普鲁士在19世纪60年代的胜利,为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他强调的是”19世纪60年代的胜利”[1分]A推动了德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强化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C促使德国走向强盛大国之列D给德国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6.右图中在一战前夕缔结“三国协约的是[1分]A①、②、④B①、②、⑥C③、④、⑤D③、⑤、⑥7.”在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吏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1分]A商品经济的繁荣B变法运动的开展C农民起义的冲击D选官制度的改革8.西方学者科利思这样评价一部著作:它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部著作当是[1分]A《大唐西域记》B《马可•波罗行记》C《海国图志》D《哥伦布航海日志》10.菲利浦•约瑟夫在《列强对华外交》中写道:它揭开了(英国)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锁国的破产……。”它“当指[1分]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11.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这个”特大新闻“是指[1分]A华北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12.《青年杂志》创刊号的一篇文章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1分]A弘扬中华传统文化B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C传播共产主义学说D发起布什维克革命13.”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尚显威风“歌词所咏的历史事件发生于[1分]A北伐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战争14.观察下图,它出现的年代是.[1分]A土地革命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文化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5.我国粮食产量有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1分]A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以下每题2分16.”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散,听牧师讲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2分]A中世纪庄园B西周诸侯国C古希腊城邦D印度种姓制17.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美国人逐渐得出了一个共识:如果不对政府动一次大手术,各州的联合就难以持久。为此,他们[2分]A发表《独立宣言》B发动独立战争C制定《联邦宪法》D进行南北战争18.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也增多了”。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2分]A工厂制度的诞生B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C社会立法的改进D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19.一位美国参议员在19世纪60年代说:“黑人从此在我们中间占有了一个新的地位”。出现这一变化的契机是[2分]A南方种植园经济没落B北方工业的迅速发展C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张D《解放宣言》的颁布20.观察右图,该书在中国出版不久即被日本大量印行。这反映了当时日本朝野[2分]A继续以学习中国的文化为主流B开始重视欧洲近代文明的发展C只有借助中国才可能了解世界D正在以中国的洋务运动为榜样21.列宁说:“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这肯定了这场改革[2分]A彻底废除了农奴制度B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C激发了社会主义革命D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22.右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幅宣传画,其主题是[2分]A联合反对法西斯B建立轴心国集团C坚守“中立主义D建立“国际联盟”23.“这场战争与过去的战争不同,不仅是占领了一片土地,亦将其社会制度加诸其上。每人都在其军力可及之处,建立其制度,绝对没有例外”。这一现象导致了[2分]A联合国的成立B民族解放浪潮C欧洲联盟形成D美苏进入冷战24.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2分]A大大削减了宰相的决策权力B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D确保相权与皇权并驾齐驱25.右图为清代金瓶掣签仪式所用的金奔巴瓶。作为文物,其最大的史料价值在于.[2分]A反映了中外交流最新成果B印证了清朝皇帝皈依佛教C代表了手工业的最高水平D见证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6.晚清某文献记载太平天国行军“至长沙则湘东之奸民皆从之,至武昌则湖北之奸民皆从之”。这种说法足以说明[2分]A太平天国军纪严明B清政府已土崩瓦解C太平军是乌合之众D作者的立场与态度27.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段话中,他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是[2分]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B把主观的设想作为历史证据C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释历史D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28.胡适曾提到自己名字的来历:有一天早晨,我请我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说“就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字好不好?”我很高兴,就用“适之”二字。这个情况可以反映当时[2分]A“进化论”的影响B民族主义大行其道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D社会风气趋于保守29.期刊名字反映了时代气息。某一时期,中国出现许多期刊:《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新气象》、《救国》、《自由》、《平民教育》、《新妇女》等。这个时期应是[2分]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30.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在[2分]A1949年B1952年C1956年D1979年二、简释题(共40分)31.观察《世界古代区域文明示意图》,写出与下列内容提示相关的字母标号。(1)古代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位于…………………………………………………(G)(2)右图展示了两个不同地区的文明成就。图1所示成果属B地区;图2所示成果属D地区。(3)种姓制度盛行于F地区;(4)伊斯兰教诞生于E地区。[每空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周代学术之大兴,不在西周盛世,而在东迁之后之春秋末叶与战国时代。……封建制度既就崩溃,贵族之社会组织与生活亦同时发生变化。士族与庶人之界限逐渐消失,贵族原有从政掌学之特权亦普及于平民。……社会蜕化之际,不仅争乱频仍,民生困苦,……深思远虑之士,对此巨变之原因与影响,自不免加以疑问批评,而提出抗议或补救之方。……然社会环境仅为思想萌育之条件,苟无天资卓绝之思想家如孔、孟、庄、韩诸人适生此特殊之环境中,何能造成吾国学术史上此重要之“黄金时代”?——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1)材料中的“周代学术之大兴”指的是什么?(2分)(2)从材料看,作者认为出现学术史上这一“黄金时代”的原因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4分)(3)材料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视角分析文化现象?(4分)[10分]参考答案:(1)百家争鸣。(2分)(2)封邦建国制崩溃,学术逐渐向平民普及;(2分)战乱频繁,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方案。(2分)(3)文化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2分)思想家对文化的创造贡献。(2分)33.观察下面这幅抗战时期的宣传画并回答问题。(1)简要指出该宣传画创作的历史背景及主题(2分)(2)该宣传画的作者对抗战持什么态度?简要说明判断依据。(2分)(3)如要核实该画所反映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方法?(至少写出3个,3分)[7分]参考答案:(1)八一三事变后,淞沪会战开始,全国掀起了全民抗战热潮;(1分)其主题意在表达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坚强决心。(大意正确即可,1分)(2)支持全民族抗战。(1分)宣传画中有“全民抗战”的口号,紧握的拳头表明作者对抗战的支持。(1分)(3)查找档案资料;查阅当事人的回忆录;考察抗战博物馆、展览馆;查考史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等;比对同时期相关的宣传报道。(任写3条即可,每条1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1)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是如何开创“全球化”的?(2分)(2)英国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2分)(3)在第三阶段,美国和苏联为主导全球化,在欧洲展开了哪些方面的争夺?(6分)(4)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3分)[13分]参考答案:(1)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开始了大殖民,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2)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2分)(3)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苏联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2分)军事上:美国主导下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2分)1948年春夏之交,美苏之间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2分)(4)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欧美国家主导了全球化的进程,从中获取了巨大利益;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造成了这些国家的贫困,但客观上也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言之成理即可。每点1分,共3分)35.观察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两幅漫画中,西方人笔下的中国分别有着怎样的形象?(4分)(2)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3)谈谈你对不同时期西方人笔下不同的中国形象的看法。(25分)要求:①自拟论题;②联系中外史实、史论结合地说明和论证。[35分]参考答案:(1)18世纪初:中国是世界的“巨人”;20世纪初:中国是即将分崩离析的“僵尸”。(4分)(2)18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康乾盛世后期,经济文化仍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初的中国经历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列强侵略,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日趋衰微;而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政治变革,向全球殖民扩张。(大意正确即可,6分)(3)要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史实典型。主题可参考以下角度:●西方人对中国的形象与中国国力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人对中国的形象是随着其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而不断发生变化。●西方人对中国的形象部分反映了中国的实际处境,但也有对中国的误解。☆内容须结合世界史和中国史展开,世界史可涉及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及西方向全球殖民扩张的内容;中国史要求涉及中国近代遭受屈辱(及抗争、探索)的内容。☆本小题评分可从标题和论述两方面考虑:(25分)标题:2分,以简短、明确,完整反映文章主题为标准;论述:23分,按如下4个层次给分:①第一层次:没有结合具体史实只泛泛而谈
本文标题:2011历史会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6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