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2011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题(4)
2011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题(4)1.城镇体系规划包括的类型有()。A.全国B.省(自治区)C.跨行政区域D.镇域E.市域2.影响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因素不仅多样复杂,而且具有不同的层次,下列属于因子层的有()。A.土地区位B.交通通达度C.供水设施D.大气污染E.用地潜力3.在自然环境的调查中,不能涉及到的方面是()。A.自然地理环境B.自然气象因素C.自然位置环境D.自然生态环境4.某城市只有一个盛行风时,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则工业用地和居住区应分别位于()方向。A.最大风频之上风向;最大风频之下风向B.最小风频之下风向;最小风频之上风向C.最大风频之下风向;最大风频之上风向D.最小风频之上风向;最小风频之下风向5.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组成。A.燃气气源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B.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C.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D.燃气气源勘察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6.城市交通调查时,居民调查对象是指()。A.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B.城市建成区内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C.年满18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D.年满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7.经济基础理论认为,()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A.第一、二类产业B.第三、四类产业C.基础产业D.服务性产业8.由于城市需占有较大地域,且为了便于城市建设与运营,多数选址在()或低丘山冈.盆地等地方。A.平原、湖泊B.平原、丘陵C.平原、河谷D.丘陵、湖泊9.城市化水平是指()。A.城市数量的多少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城镇规模的大小D.工业化程度的高低10.城市是()的产物。A.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B.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C.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11.与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相比,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更强调()。A.微观环境因素的影响B.中观环境因素的影响C.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方面D.现状环境因素的影响12.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有()。A.山海关B.凤凰县C.青岛D.梅州E.杭州13.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A.1:10000~1:2000B.1:10000~1:5000C.1:2000~1:1000D.1:1000~1:50014.能够适应“钟摆式”的交通流的道路横断面类型是()。A.一块板B.两块板C.三块板D.四块板15.铁路站场分为()。A.会让站、越行站、区域站、两边站、编组站B.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C.会让站、区域站、两边站、编组站、中间站D.会让站、越行站、两边站、编组站、中间站16.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城市正经历着社会演化的进程,主要是()趋势日益明显。A.人口老龄化B.家庭集中化C.家庭核心化D.生活农村化E.生活闲暇化17.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包括()。A.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B.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C.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D.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E.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18.城市历史是指()。A.城市发展变化的历史B.城市的发展沿革,即城市在行政建设上的演变过程、地址变迁等C.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等D.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特征19.确定城市性质的常用方法是()。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综合平衡、线性回归B.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C.定性分析、区域分配、综合平衡、线性回归D.定性分析、线性回归、综合平衡、定量分析20.消防站应与医院、小学、托幼及人流集中的建筑保持()m以上距离。A.30B.50C.70D.100
本文标题:2011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题(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6955 .html